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把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和取食关系划分为3个营养层和不同的功能集团.进而在物种、功能集团和营养层3个水平上对黑龙江寒地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稻田中,生态稳定性较好的是施生物药剂稻田,生态稳定性较差的是施化学药剂稻田.  相似文献   

2.
从物种、功能集团和营养层3个组织层次水平上分析了寒地大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功能集团多样性与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较一致,营养层多样性在时间序列上波动性较小,在3.0以下,可知群落稳定性差,多样性季节变化较大,随丰富度及均匀度的增加,多样性指数也增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及稳定性情况,更好地对烟田害虫进行生态控制,在黑龙江烟区选择大庆、富锦、肇州等地烟田对节肢动物多样性进行定期、定点田间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烟田节肢动物种类共有2纲12目43科64种。同时从物种、营养层、功能团水平上对群落的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烟田中顶位物种的丰盛度变化不大,而中位物种和基位物种的丰盛度变化明显;种的多样性整体变化幅度最大,种均匀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运用群落的组成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3个方面,系统阐述分析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组成结构上,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组成类群均是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蜘蛛目、膜翅目;营养结构中,与CK相比高抗Pb29节肢动物群落中顶位物种中寄生性天敌数量下降其他则无显著变化,中位物种比例上升,基位物种个体数量下降,主要为食叶害虫中目标害虫的减少,功能团组成类似;时间结构中,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变化相似;功能团和各个营养层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均表现出了相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描述生物群落物种之间相互关系的 Lotka-Volterra 模型为基础,运用 Liapunov的稳定性定理和耗散结构的理论探讨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不存在平衡状态下的稳定性,只有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有序化的程度与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然的相关关系,并且受到群落的生境条件、水稻的生育状态、群落中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及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转BADH基因抗逆稻不同株系为试材,亲本中花8号为对照,研究了转BADH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不同株系稻田与对照田相比,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基本相似,但物种发生量不同。不同处理稻田中优势种类变化不大。转基因株系与对照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在结构组成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害虫亚群落引起的,而各转基因株系不论在害虫亚群落还是在天敌亚群落上差异均相对较小。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集中性指数等群落特征指标综合分析表明,不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各项稳定性指数虽然稍有差异,但都表现为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田间系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记述了再生稻田和连作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时间动态,测定了再生稻田和连作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各营养层的优势集中性和主要种类的优势度以及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为再生稻田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田间系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记述了再生稻田和连作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时间动态,测定了再生稻田和连作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各营养层的优势集中性和主要种类的优势度以及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为再生稻田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草田节肢动物的物种构成、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集中度及其时间动态和主要种群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银川地区甘草田优势种为甘草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黄草地螟(Loxostege verticalis Linnaeus)、黄直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ula Redtenbacher)、蚜虫类(Aphids)、盲蝽类(Mirids)等.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各营养层结构特征呈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基位物种营养层的个体数量随时问变化趋势与节肢动物总群落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园林植物天敌,对园林植物害虫进行综合治理,对大庆园林植物节肢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园林植物节肢动物群落顶位物种和中位物种的丰盛度均低于基位物种的丰盛度。营养层在0.20~0.98,种多样性在1.91~3.04,功能团在2.11~3.37,种的均匀度变化不大,在0.81~1.13。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9月对福建省古田县单季稻田周围杂草地生境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稻田周围的杂草地生境贮存着丰富的天敌资源,对稻田害虫天敌种群的保存和发展有重要作用;(2)杂草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和多样性呈现出在水稻生长前期(拨节期前)降低,在水稻生长后期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优质香稻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并以优质常规稻鄂中5号和杂交稻两优培九作为对照,对鄂香1号和武香988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质香稻品种间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基本相同,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总的来看,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群数量和丰度武香988最高,两优培九最低;除鄂香1号外,不同品种样田的群落结构参数变化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逐渐降低,而优势度升高,鄂香1号在水稻生育的后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显示出升高而优势度显示出下降的趋势。群落结构的稳定次序依次是鄂香1号、两优培九、鄂中5号和武香988。  相似文献   

13.
对水稻不同生育期中性昆虫数量、种类以及时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H86CpTI和CK稻田上,中性昆虫消长变化趋于一致,没有显著差异;而中性昆虫与天敌的相关性表现为跟随性,与害虫存在互补性.说明中性昆虫在稻田食物网中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是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和网室以及田间调查评价了转Bt基因水稻材料对二化螟幼虫的抗性,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转Bt基因水稻田间二化螟幼虫发生和危害情况均低于对照稻田,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物种数、优势集中度、香农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5类功能团的优势度与对照稻田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转Bt基因水稻对其靶标害虫具有高抗作用,且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的优势度均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南疆莎车棉田节肢动物有75种,害虫15种,天敌47种,中性节肢动物13种.害虫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在6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时,7月后数量减少;天敌群落7月后种类和数量达高峰,后期起伏较小.节肢动物总体群落多样性指数6月下旬最低,之后逐渐升高;害虫多样性指数变化与之相同.系统聚类法对群落进行聚类和排序,可以将整个节肢动物群落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中期、后期.  相似文献   

16.
利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有害生物控制是生态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比较生态控制茶园和常规化学防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论述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机制及其在害虫控制中的作用。生态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均优于常规茶园,有利于害虫控制。多样性的茶园环境、能量和物质流动及物种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基础。探讨节肢动物群落形成机制及多样性影响害虫的生态学机理,有助于深入理解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的生态过程,为创造多样性的节肢动物群落和害虫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鱼类放养对藕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4年4月至9月,对湖南武冈莲藕种植基地的3种鱼类(鲫鱼、鲤鱼、草鱼)5种放养密度下藕田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藕田共收集节肢动物9目32科61种,当放养鲫鱼、鲤鱼、草鱼分别为2 400、2 400、1 200尾/hm2时,藕田内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共21科44种,未放养鱼类时所得到的种类最少,为39种,节肢动物种类随着放养鱼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处理组中主要害虫亚群落均为莲缢管蚜、斜纹夜蛾和摇蚊类害虫,未放养鱼类时藕田内莲缢管蚜和摇蚊类害虫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放鱼处理,斜纹夜蛾数量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主要天敌亚群落为拟水狼蛛及其他蜘蛛,其中未放养鱼类时拟水狼蛛的数量显著高于鱼类放养处理组,鱼类放养处理组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未放鱼处理组,但优势度指数则相反。群落相似性分析发现,未放鱼处理与鱼类放养处理各组间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18.
对甘蓝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时空序列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种类丰富,发生数量大;在甘蓝生态环境中,节肢动物群落各营养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在同一营养水平上分布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揭示了中性昆虫在群落食物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在综合防治甘蓝害虫时既要保护和利用寄生和捕食性天敌,又要保护和利用中性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