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为探讨氮、磷、钾、锌肥的合理配施在碳酸盐渍水稻土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在施用纯N 150 kg/hm2、P2O552.5 kg/hm2、K2O120 kg/hm2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锌肥在碳酸盐渍水稻土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增施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提高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经济收益,其中水稻配方施肥中以施纯N 150 kg/hm2、P2O552.5 kg/hm2、K2O120 kg/hm2、Zn 15 kg/hm2处理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贵州主要高产稻田为例,进一步探究高产稻田区水稻施肥的效应。研究选取了3个主要稻田区,通过进一步分析和具体比较发现,采用第3种方案的主要高产稻田区效果最好,第三种方案使用的氮、钾、锌的含量与前两者相同,即纯氮量为255kg/hm2、钾量300kg/hm2、锌量21kg/hm2。但相较于其他的两个主要高产稻区,第3高产稻区的长势最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更为可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为天9号的最佳氮、磷、钾、锌施肥配比。[方法]以为天9号为供试品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为天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肥是影响为天9号产量和米质的最大控制因素,最佳施肥组合为N2P3K3Zn3,即氮、磷、钾、锌肥用量分别为195、150、150、15 kg/hm2,可获得9 750 kg/hm2以上的高产。[结论]为天9号高产优质的施肥原则为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微量补充锌肥。  相似文献   

4.
江山市水稻配方施肥对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江山市水稻种植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二优培9为供试品种,氮、磷、钾肥各设4个水平、18个组合处理,检测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因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以施氮肥180.0 kg/hm2的组合处理平均产量最高,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没有氮明显,钾肥的施用量越高产量越高。产量最高的组合处理为氮(N)180.0kg/hm2、磷(P2O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产量为9 271.5 kg/hm2。[结论]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最佳施肥配方推荐量为:氮(N)180.0 kg/hm2、磷(P2O5)52.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  相似文献   

5.
陇西河流域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了在雅安市雨城区陇西河流域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水稻的平衡施肥模式,探讨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函数,以便探索出一套高产的平衡施肥模式,从而为水稻生产中的施肥管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以处理7(N 210kg/hm2,P2O5315kg/hm2,K2O 150kg/hm2)的水稻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中,受氮、磷、钾肥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千粒重、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氮磷钾肥配施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氮,其次是钾,磷最小。获得水稻产量≥5 500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纯氮用量238.25~286.75kg/hm2,纯磷用量100.91~214.09kg/hm2,纯钾用量41.13~92.20kg/hm2。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庆山  杜立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7-5539
[目的]探讨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方法]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水稻单产≥9750 kg/hm2的最优施肥组合为:氮(N)242.0~283.4 kg/hm2,磷(P2O5)117.2~149.4 kg/hm2,钾(K2O)183.9~237.6 kg/hm2,概率≥95%。[结论]采用最优施肥方案,水稻单产可达10159.5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895.5 kg/hm2,增产9.67%,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水稻“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落实农业部、财政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掌握水稻施肥规律,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洛连村进行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生产条件下,不同施肥组合对水稻产量影响较明显,氮、磷、钾最佳施肥组合为N150kg/hm2、P60kg/hm2、K120kg/hm2。  相似文献   

8.
水稻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建立水稻施肥的数学模型,为水稻的肥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对水稻品种黔南优2058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肥的影响相当。氮磷、氮钾、磷钾存在互作效应,合理配施氮磷钾,可提高水稻产量,但超过最佳施肥水平,水稻产量下降。氮磷钾互作效应在0~1时增产效果明显。经模拟寻优,在该试验条件下,黔南优2058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216.75~263.85 kg/hm2,磷肥92.55~118.20 kg/hm2,钾肥151.35~202.20kg/hm2,这时水稻产量高于8 796.00 kg/hm2的可能性为95%。[结论]以该研究建立的优化施肥方案为参考,结合不同产区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9.
博乐市玉米“3417”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指导玉米科学施肥,在博乐市进行玉米"3417"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田土壤供氮量为211.5 kg/hm2,供磷量为100.8kg/hm2,供钾量为253.8 kg/hm2,属中肥力水平;该试验田最佳施肥方法为基肥、追肥结合,基肥施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的全部,尿素总量的20%,65%、15%的氮肥分别作追肥进行使用;在当地最优施肥量基础上,施锌肥22.5 kg/hm2,玉米产量为13 333.3 kg/hm2;施锰肥30 kg/hm2,产量为13 500.0 kg/hm2,施硫肥30 kg/hm2,产量为12 666.7 kg/hm2,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优化泰宁县水稻施肥方案。[方法]在水稻上开展"3414"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肥施肥效应。[结果]氮、磷、钾3种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钾磷。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表明,当水稻获得最高产8 949.0 kg/hm2时,氮肥用量为216.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0∶0.42∶0.56;当获得最高经济产量8 913.0 kg/hm2时,氮肥用量为198.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0∶0.45∶0.48。[结论]该研究可以用来指导当地水稻施肥。  相似文献   

11.
施磷对苏打盐碱土区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吉林省中西部水稻主产区水稻合理施用磷肥问题,通过连续2年(2014—2015)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P2O5)量(0,40,80,120,160 kg/hm~2)条件下水稻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磷量为40~120 kg/hm~2时,水稻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肥用量增加至160 kg/hm~2时水稻产量下降。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磷量(x)拟合,得出2014年和2015年最佳施磷量分别为111.3 kg/hm~2和102.3 kg/hm~2,施用磷肥可显著增加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提高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养分向子粒的转运,施磷量为40~120 kg/hm~2时抽穗期各养分积累量与子粒转运量呈正相关,当磷肥用量增加至160 kg/hm~2,氮、磷、钾养分向子粒转运出现负效应。相关分析表明,除返青期外,水稻其他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并且氮、磷、钾吸收与产量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其中灌浆期氮、磷、钾的吸收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综合考虑施磷水稻的产量、养分吸收及稻株氮、磷、钾吸收与产量关系间的表现,适宜磷肥用量应控制在102.3~111.3 kg/hm~2范围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抚州地区水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抚州地区中潴乌潮沙泥田水稻土样进行了养分状况综合评价,确定限制作物生长的养分因互及最佳施肥技术。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高梁作为指示作物时,土壤中主要缺N,P,K,S,Zn,Ca,盆栽中不施用这些元素相对产量只有45%,68%,79%,72%,70%,87%;水稻作为指示作物时,土壤中主要缺N,P,K,S,Zn,盆栽不施用这些元素相对产量只有42%,79%,58%,74%,9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肥对水稻的生产有极显的影响,每公顷施59-98kg纯K,比对照增产306-417kg,增产率为4.5%-6.1%,增产显。S肥和Zn肥的试验则表明,在施用先进量N,P,K肥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kgS肥比不施S肥处理,产量增加153kg,增产率为2.13%;每公顷施用6kg纯Zn比不施Zn肥的处理,产量增加127.5kg,增产率为1.78%;S肥和Zn肥综合施用增产显,增产达372kg/hm^2,增产率达5.19%。  相似文献   

13.
在赤壁市双季稻区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双季稻产量及产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添加有机物料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添加有机物料的土壤培肥处理的稻谷产量都有所增加,早稻产量增加最高达833.40 kg/hm~2,增产15.55%,最低增加475.05 kg/hm~2,增产8.87%;晚稻产量增加最高达733.35 kg/hm~2,增产10.72%,最低增加375.00 kg/hm~2,增产5.48%。化肥配合畜禽粪便处理显著增加了稻谷的有效穗与穗粒数,提高了水稻子粒与秸秆中的N、P、K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主要高产稻田区水稻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3个主要水稻高产稻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条件下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水稻超高产稻田区,处理3效果最好,即施用氮(纯氮)量为255 kg/hm2、钾量300 kg/hm2、锌量21 kg/hm2条件下水稻经济性状良好,产量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不增加或有减少。施钾量和施锌量在合理施氮条件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于2011~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161.1 kg/hm2、磷(P2O5)76.8~78.1 kg/hm2、钾(K2O)119.4~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72.6 kg/hm2、磷77.0~99.5 kg/hm2、钾159.5~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0.53)∶(0.82~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0.58)∶(0.93~0.94)。  相似文献   

16.
苏北潮盐土地区水稻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2011年水稻"3414"磷钾二因素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苏北潮盐土地区在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施用磷、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增加用量后会使其当季利用率降低。推荐本地区(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分别为45 kg/hm2和22.5 kg/hm2,全部一次性基施。  相似文献   

17.
程冬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3-12874,12908
[目的]探讨安徽省贵池区杂交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以期获得最佳产量.[方法] 2014年4~9月,通过在贵池区涓桥镇实施“3414”田间试验,经过“3414”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理论氮、磷、钾大田最佳施肥量.[结果]最佳产量:8 531.3 kg/m2;最佳施肥量:N 203.1kg/hm2、P2O529.3 kg/hm2、K2O 125.0 kg/hm2(由三元二次方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得出:N最佳产量8 674.1kg/hm2,最佳施肥量214.7 kg/hm2;P2O5最佳产量8 741.3 kg/hm2,最佳施肥量45.0 kg/hm2;K2O最佳产量8 596.9 kg/hm2,最佳施肥量73.8 kg/hm2.[结论]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建议杂交中稻施肥量为N 195 kg/hm2、P2O537.5 kg/hm2、K2O 75 kg/hm2.  相似文献   

18.
新乡市高产水稻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基础肥力底施有机肥4.5万kg/hm2条件下,对新乡市高产水稻田的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进行了研究。通过施肥试验测得的参数,建立了以水稻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因子效应模型y=9 388.13+251.46x1+1 597.98x2+81.81x3-375.99x12+30.46x1x2-51.92x22+475.41x1x3-808.31x2x3+178.19x32,并依此计算出高产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3 kg/hm2、P2O597.5 kg/hm2、K2O 109.8 kg/hm2,最佳产量为10 861 kg/hm2。并对单因素效应及两因素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地力低、养分不平衡、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弱等问题;【方法】本试验通过玉米几种主要肥料量级试验,通过数学模型得出施肥量与玉米产量关系,并确定各种肥料的最佳施肥量;【结果】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N、P、K及微肥S、Zn施用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结论】利用该模式,结合肥料和玉米产量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土地整理后玉米产量最大化的N、P、K及微肥S、Zn施用量,即N:198.02kg/hm2;P2O5:107.36kg/hm2;K2O:75.32kg/hm2;S:48.72kg/hm2;Zn:38.3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