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立草为业把生态畜牧业发展成大产业 1.牧区 放牧畜牧业实施以草定畜,遏制草原超载退化,根据草原产草量制定载畜量,减轻草原负担;缩短饲养周期,实施放牧加补饲或全舍饲,肥育非母羔羊和老龄羊,体重达到出栏标准,宰杀出售市场.  相似文献   

2.
草场牧户单元现状的形成与草场管理方式改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草场自然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草场牧户单元的生态化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牧民生产生活与草原环境的关系,尽量减少对草原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体现节约性、适应性的生态特征,继承草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营造适合定牧之后牧民居住的可持续草原人居环境空间,最终实现草原牧区人、草、畜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3.
以甘南州美仁草原为例,通过甘南州草原监测数据及牧户调查问卷资料,对两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甘南州草原平均年降水量、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草原植被盖度、草群平均高度和产草量呈增长趋势,增加了草原可利用面积和草原理论载畜量。甘南州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对改善草原气候、提高草原产草量、增加草原可利用面积和提升草原理论载畜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畜牧产业是苏尼特左旗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地牧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说草原产草量直接影响着全旗畜牧业的发展与前进。草原产草量的监测不仅是草地资源空间动态研究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及载畜平衡监测的重要依据。因为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类及牲畜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植被的生长及草原产草量的结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对草原产草量进行监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各苏木镇产草量检测结果对苏尼特左旗各苏木镇近6 a草场产草量及禁牧以来草场生态恢复进行了简要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草畜平衡遥感监测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草原畜牧业是青海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草畜平衡是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畜牧业高效生产的前提。利用遥感信息与地面调查数据探讨草畜平衡监测评估方法,为青海省草原资源合理化利用和保护、畜牧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建立地面调查可食产草量与NDVI数据间定量关系模型,结合干鲜草折算系数和放牧利用率对不同类型天然草地产草量进行反演;再基于各类牲畜养殖数量的入户调查资料和合理载畜量有关标准,对2017年青海省草畜平衡进行定量评估。【结果】青海省不同草地类型产草量与NDVI呈显著指数函数关系;草地干草总产量为2 774.49万t,其中西宁市、海北州和黄南州干草单产最大,超过1 000 kg/hm~2,西北部荒漠草原区单产最小,在300 kg/hm~2以下;人工草地产草量为补饲来源最主要部分,达1 548.22万t,青稞饲料次之,为917.19万t,再次为秸秆补饲量775.93万t,粮食补饲量最少,为418.91万t。【结论】2017年青海省牧区县合理载畜量为3 378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3 748万羊单位,载畜平衡指标为11%,总体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其中东部和南部地区超载状态严重,西部地区载畜不足,中部地区载畜平衡;半牧区合理载畜量为212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283万羊单位,载畜平衡指标为33%,严重超载。  相似文献   

6.
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原,是保持草丰畜旺维护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草场产草量及营养成份的测定,又是合理利用草原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灵武市产草量、再生草的测定以及对主要牧草物候期、降雨量的观测,掌握灵武市近年来的草场生产力及其动态规律,对今后合理利用草原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关于退牧还草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退牧还草工作情况,本人对我县退牧还草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其情况是:一、草地资源状况1基本情况。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区南部,有草场131.24万亩,可利用草场105万亩,退化草场111.24万亩,其中:轻度退化的有28.73万亩,中度退化的有51.24万亩,重度退化的有31.27万亩。2牲畜超载情况。草原单位面积的产草量为每亩产干草150公斤左右,全县草场载畜能力为23.9万个羊单位,理论载畜量为26.24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46个羊单位。已超载20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场中毒草占10%,杂草占39%左右。2社会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8.
草原畜牧业不仅受到自然条件影响,还受到植物生产、家畜疫病和家畜自身生长发育、四季变迁、风雪、严冬、酷暑的影响。内蒙古地区,近几年降雨量较低,对草原畜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对荒漠草原畜牧业来说,不仅加大了其经营成本,而且对家畜、对牧户生活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冲击着牧民生计,大大提高了牧民因灾致贫的可能性。为了荒漠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并且完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确保"人-草-畜"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户生计的不相容问题,依据牧户减畜损失来制定具有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是实现牧户减畜与补偿对等关系的一种设计理念。以甘肃省玛曲县的草畜平衡为例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考虑牧户减畜损失后,测算得到的理论平均补奖标准为330元/hm~2,而实际的补奖标准为32.7元/hm~2,现行的补奖标准明显偏低;无差别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未考虑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导致占23.36%的未超载牧户,无需减畜便可获得37.88%的补偿金,占46.73%的超载较严重的牧户却只得到29.50%的补偿金,减畜与补偿出现明显的不对等,从而抑制了超载牧户的减畜积极性;而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考虑了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实现了减畜与补偿的对等关系,从而解决了原有政策因偏低的补奖标准造成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志强  宋孝玉  覃琳  刘辉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19):3862-3874
【目的】保护中国高寒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指导草原牧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草畜平衡的角度为制定高寒荒漠草原牧区合理的放牧管理政策及实现牧草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季节性轮牧的特点和牲畜生产节律,考虑了草地资源的时空隔离和牲畜数量的动态变化,对暖季、冷季两个草场放牧时间段进行细化,在现有合理载畜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载畜量最大为目标,以动态草畜平衡为约束条件,以转场时间和出栏率为优化参数,建立了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并选取青海省乌兰县牧区作为高寒荒漠草原季节性牧区的典型代表,利用遗传算法寻优,确定乌兰县牧区丰、平、枯3种降水情景下最优放牧条件,进行草畜平衡优化模拟计算和动态草畜平衡分析,并与优化前进行对比。【结果】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对牧区不同降水情景的模拟结果均较好。以未利用饲草量最低为依据,确定乌兰县牧区丰、平、枯3种降水情景下最优放牧条件分别为11月1日转场,出栏率43.4%、11月3日转场,出栏率38.2%和11月3日转场,出栏率36.7%,最优合理载畜量分别为109.92、96.14和83.64万标准羊单位,较优化前合理载畜量分别提高了11.75%、10.44%和10.43%;优化前后乌兰县牧区丰水年的合理载畜量分别为98.38和109.92万标准羊单位,比枯水年的75.74和83.64万标准羊单位的适宜承载量高30%,可见除牲畜出栏率和转场时间外,降水量也是影响牧区合理载畜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牧区产草过程与牲畜动态需草过程的分析,进行乌兰县牧区平水年动态草畜平衡计算后发现,优化前冷季牧场可利用饲草不能被完全利用,放牧过程存在不合理之处,剩余草量超过6 130万kg,而优化后可利用饲草未充分利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牧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对于乌兰县整个牧区而言,调整放牧转场时间和牲畜出栏率是改良放牧制度的可靠方式;利用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对牧区放牧过程进行优化,可以在保证牧区全年合理载畜量较高的同时,能够实现季节性轮牧区动态草畜平衡。【结论】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对高寒荒漠草原季节性牧区的适用性较好,对轮牧区放牧管理过程调控和草畜平衡优化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可有效调控牧区载畜量,其优化结果可为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提供参考,因此可将该模型用于优化单个牧户或牧场的放牧过程,得到单个牧户或牧场的最优放牧条件,从而制定相应的放牧制度,对单个牧户或牧场的生产实践工作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attle grazing on herbage production and its nutrient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grazing season. The graz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Deyeuxia angustifolia Bog meadow grassland established in 2010 in Sanjiang Plain. Four grazing treatments were light grazing (LG), moderate grazing (MG), heavy grazing (HG), and a non-grazed exclosure (CK) with corresponding stocking rates of 0.6, 1.0, 1.4, and 0 AU·hm2. month-1, selected as three replications. And then found out the optimum carrying capacity after analyzed the nutrition balance between livestock and grassland. Heavy grazing led to a decline in grassland productivity and soil nutrients. The SOM and the TN content in the soil layer of 0-10 cm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il layer of 20-30 cm.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nutrient changes in the soil layer of 20-30 cm. Currently,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reliable carrying capacity in this type of grassland was 1.0 AU·hm-2. month-l. Inclusion of rangeland health monitoring and optimum stocking rate into grassland management model could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land.  相似文献   

12.
在草原牧区,家庭牧场作为取代游牧制度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其对极端气候响应过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极端气候敏感性-影响途径-响应方式"为分析框架,基于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牧民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1980-2009年冬季雪灾、秋季旱灾风险趋于增大,家庭牧场草料储备不足、畜种结构经济驱动型增加了对极端气候的敏感性;2)旱灾、雪灾是影响家庭牧场的主要极端气候类型,其作用介质为牲畜和草场;3)自适应与外力适应是牧户响应极端气候的2种主要形式,其中购买草料是最主要的响应策略;4)通过Probit模型估计显示,极端气候认知、家庭特征、资产状况与牧户间适应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关系。研究认为,家庭牧场对极端气候短期响应的反馈过程主要围绕草、畜2因子展开,基于降水波动的周期性,牧户长期响应形成了家庭牧场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长期历史资料,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探讨1960s以来青海三江源区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地退化主要原因,结果显示:研究区是全球变暖的敏感地区,1961-2010年研究区气温升高、年降水略有下降、湿润程度下降,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和综合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综合模型)模拟的该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均具有上升趋势,近50年来研究区气候变化总体上有利于该区草地生产力改善;研究区家畜年末存栏数60年代剧烈上升,至70年代达到顶峰,家畜年末存栏数与植被NDV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草地实际载畜量过大造成牲畜对草地过度啃食,导致草地退化。研究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的重点应放在减轻载畜压力、控制草地现实载畜量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张祖群 《农学学报》2015,5(3):63-70
文章辨析了草原退化与土地荒漠化2个概念,草原退化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最终演变为土地荒漠化。选取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2个北方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概述其现状,两者均发生生态退化现象。从自然机制上说,自然气候、降水、土壤、植被、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易发生的生物灾害等均是导致其退化的原因。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表现出一致性,例如不合理的开垦土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等。退化机理表现为:自然地理因素决定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人文地理因素进一步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这样导致草原退化,反作用于人类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因此,从草原退化演替规律、定牧的原则、制度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文章认为草原畜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制度,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  相似文献   

15.
放牧是家畜饲养方式之一,是草地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利用方式,但放牧中的家畜家禽通过采食牧草、践踏土壤和牧草以及粪便排泄影响着草地植被和土壤,不同的强度的放牧对地下土壤与地上植被的影响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放牧对地下部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土壤容重、有机碳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植被多样性及草群成分的影响等,旨在为今后家畜放牧行为研究以及放牧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宁夏两省牧区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前后草原状况和牧民生产、生活状况比较,分析了退牧还草政策对牧区草地资源,牧区畜牧生产,牧民生活三个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了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效用。  相似文献   

17.
气候条件是草地生态环境重要且又活跃的因素,受其影响生态系统脆弱的草地生产力、载畜能力日益退化现象严重,因此利用草地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及产草量和载畜能力预测和草地生态质量监测等模型并应用对于准确监测草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制定草畜平衡政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草原超载过牧的牧户异质性,利用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和陈巴尔虎旗3个旗县的320户牧户样本数据,对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下草原超载过牧的牧户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草场经营面积越小,载畜量的草地面积单位越低。中小牧户是草场租入的主体,草场承包面积越小,租入草场的概率越高。大牧户是雇工放牧的主体,草场经营面积越大,雇工放牧的概率越高。在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下,草场面积是影响牧户是否超载和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草原生态保护,实现草畜平衡,在制定和完善一些政策措施时,应该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重点关注草地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和牧户。在草地资源禀赋适中的地区,应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牧户进行草场流转,扩大草场经营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在草地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应该反思围栏的必要性,尝试探索新的草地管理模式,例如集体草场的社区参与式管理。  相似文献   

19.
德钦县草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青  罗胜红  任健  马向丽 《农技服务》2012,29(6):750-751,753
介绍了德钦县草地利用现状,分析了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从草地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等方面提出德钦县草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