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几种钾肥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同氮磷基础上,加工番茄施用等钾量的不同钾肥品种,产量均明显增加,增收903.00~2 563.80元/hm2.以氯化钾效果最好,增产14.58;;氯化钾配施硫肥产量次之,但品质稍优于前者;单施硫酸钾处理增产6.76;,硫酸钾镁肥的产量、品质较硫酸钾处理均有所提高,两个硫酸钾处理产量不及两个氯化钾处理但提高了产品品质,氯化钾配施硫肥和硫酸钾镁肥处理均增加了相对单株果数.  相似文献   

2.
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及专用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茶树专用肥等不同肥料对春茶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茶树专用肥及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茶芽的萌发数、新梢着叶数、茶叶百芽重的增加,提高茶叶产量。与施用45%无机复合肥、腐熟鸡粪处理相比较,茶树专用肥处理分别增产8.4%、20.3%,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增加1.7%、12.8%。同时茶树专用肥、生物有机肥处理的鲜叶内含物与成茶综合品质均高于无机复合肥处理。  相似文献   

3.
进行硫酸钾镁肥在番茄上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上施用硫酸钾镁肥,可明显促进番茄的生长,增加番茄产量,番茄产量比氯化钾处理增加 7.8%,比硫酸钾处理增加4.1%.经济效益比硫酸钾和氯化钾处理分别高出4710元/hm2和8580元/hm2,同时降低番茄果实总酸含量,增加糖酸比.  相似文献   

4.
施用硫酸钾镁肥对玉米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施用硫酸钾镁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配施硫酸钾镁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从而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产量增加7.5%~13.2%。同时,施用硫酸钾镁肥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的利润比对照增加482~755元/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秋季茶树施用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同等氮、磷、钾养分促芽肥的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茶梢芽头密度、百芽重及新梢产量,增强树势,增加新梢长度与展叶数,提高芽梢持嫩性;在重施等量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秋梢促芽肥,有利于提高芽头密度,增加百芽重,提高鲜叶产量。改善鲜叶肉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乌龙茶产区镁肥投入对茶叶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土壤镁素平衡的影响,旨在为茶园科学施用镁肥及提高茶树镁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省乌龙茶代表产区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设置不同镁肥用量试验,两个试验地均以不施镁肥为对照(Mg0),安溪县镁肥(MgO,下同)用量处理为17.5、35.0、52.5和70.0 kg/ha,武夷山市镁肥用量处理为17.5、35.0、70.0和140.0 kg/ha,镁肥用量由低到高均依次记作Mg1、Mg2、Mg3和Mg4,收获期测定茶叶产量、养分吸收量、茶叶品质及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并分析镁肥肥效反应.[结果]施用镁肥可提高茶叶产量及茶芽密度,安溪县春季和秋季茶芽密度增幅分别为2.2%~10.6%和8.5%~19.4%,武夷山市春季和秋季茶芽密度增幅分别为3.6%~15.3%和17.3%~22.9%.施镁对茶多酚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各镁肥处理的春茶游离氨基酸总量也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安溪县秋茶Mg4处理、武夷山市秋茶Mg2处理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下同).施镁可提高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及茶叶纯收益,安溪县春茶和秋茶纯收益分别增加2846~5127和2636~6282元/ha;武夷山市春茶和秋茶纯收益分别增加5676~37659和9171~14347元/ha.施镁后新梢氮、磷、钾浓度及秋茶镁浓度无显著变化,但春茶新梢镁浓度增加,安溪县Mg4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7.8%,武夷山市Mg2处理较对照显著提升7.4%;各镁肥处理的新梢氮、磷、钾和镁带走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两个试验地0~20 cm及武夷山市20~40 cm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均随施镁量增加而增加,且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和镁素盈余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安溪县20~40 cm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变化不显著,土壤交换性镁浓度与镁素盈余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施用镁肥在改善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同时,提高了茶叶产量及茶芽密度,其中以武夷山茶区的增产潜力高于安溪茶区.施肥还可提高新梢氮、磷、钾和镁带走量,以及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和茶叶纯收益,但对茶叶品质(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改善作用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中茶早"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茶树上的施用效果,特开展茶树喷施"中茶早"水溶肥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茶叶生产上施用"中茶早"微量元素水溶肥,既可增加茶叶产量,又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其中,仅喷施"中茶早"微量元素水溶肥的茶树比单喷尿素和清水对照的茶树,新梢发芽密度分别增加18.84%和30.16%,百芽重分别增加2.92%和12.10%,一芽一叶长度分别增加6.06%和16.67%,茶叶产量分别增加9.08%和25.62%。同时,喷施"中茶早"微量元素水溶肥的茶叶开采时间比清水对照提前3 d。  相似文献   

8.
硫酸钾镁肥对棉花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能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改善棉花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棉花产量.不同钾肥品种之间以硫酸钾镁肥增产效果最好.施用硫酸钾镁肥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利润达2154.7元/hm2,产投比2.63∶1.  相似文献   

9.
在茶园进行施用土壤调理剂免深耕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春茶萌芽前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能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改善茶树长势,增加春茶新梢发芽密度和百芽重,促使茶叶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在茶树上进行施用基丁质氨基酸水溶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水溶肥能促进茶树春芽新梢生长和茶芽萌发,增加芽头密度和百芽重,每667 m2用量500 m L处理春茶茶青增产30.6 kg,增产显著,净增收152.0元。  相似文献   

11.
李殿平  王桂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03-10805,10875
[目的]以超级稻东农431(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重点研究了水稻渗落式全程深施肥模式的增产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施肥处理:渗落式全程深施肥(DAF)[施基肥(氮肥和钾肥各50%,磷肥100%)之后进行翻地;追肥分别于幼穗分化前施氮30%,抽穗前施氮10%和钾50%,齐穗期施氮10%;灌水方法为浅、湿、干交替,追肥在晒田干至有裂纹时结合灌水施下,"裂纹渗落,以水带氮"];全层施肥(IAF)[施基肥(氮肥60%,钾肥为50%,磷肥为100%)后耙地;追肥分别于分蘖始期施氮20%,抽穗前施氮15%和钾50%,齐穗期施氮5%];表层施肥(SAF)(耙地后将基肥施入,追肥同全层施肥);不施氮肥(对照CK)(纯氮为0 kg/hm2,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方法同表层施肥)。各处理施纯氮150 kg/hm2,N∶P∶K=4∶2∶1,即尿素262.5 kg/hm2,磷酸二铵163.5 kg/hm2,硫酸钾75.0kg/hm2。[结果]全程深施肥方法中,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较其他施肥方法分别提高了17.18%~23.73%和14.08%~18.96%;最高分蘖临界期较其他施肥方法延长了7 d左右且有效分蘖数达到361个/m2,较其他施肥方法提高了29~39个/m2;从灌浆始期(IS期)至灌浆末期(LS期),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以全程深施肥方法为最高,且呈如下顺序: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区;从拔节期(JS期)至成熟期(RS期),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全程深施肥方法为最高,且呈如下顺序: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区。全程深施肥处理的产量达到11 580.0 kg/hm2,较其他施肥方法提高了2 112.0~2 844.0 kg/hm2。[结论]全程深施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适于在北方寒地稻作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施钾水平对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定位叶片的方法,进行不同钾肥用量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石灰性土壤上烤烟吸钾和土壤供钾的影响及提高石灰性土壤上烤烟含钾量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烟叶含钾量;而当施钾量达一定水平时,只有大幅度增加钾肥施用量,烟叶含钾量才显著增加,但对烟叶产量影响不大。施钾对烟叶含钾量的提高作用在生育后期最为显著。保证生育后期充足的钾素供应对提高烟叶含钾量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解本县水蜜桃园地作物土壤养分,探讨园地土壤养分供应情况。在水蜜桃作物土壤上,共采集土壤样品2635个。调查结果说明,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2.7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是136、37.6、66.7mg/kg、微量元素有效硼的含量为0.16mg/kg、土壤pH值为5.0。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水平的占94.2%、碱解氮含量属于的中等水平是94.2%、有效磷含量达丰富水平的占87.3%,84.3%土壤的速效钾缺乏、微量元素有效硼的缺乏样品达96.21%。所以提高有机质含量和改良土壤酸度与增施钾肥适施硼肥,要作为本县水蜜桃园地土壤改善养分供应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北丰-14为供试品种,采用五因素三水平实施方案,系统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对氮素吸收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大豆各器官N素浓度的变化,除籽粒呈上升趋势外,其它各器官均呈下降趋势,且叶片的氮素含量始终高于茎杆和叶柄;最高吸收速率出现在结荚至鼓粒期,其数值为15.17mg/(株·d)。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海洋类土壤改良剂的作用效果,采用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了虾肽肥、鱼蛋白肥、海藻肥3种海洋类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虾肽肥可于移栽后55 d有效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但对烤烟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施用鱼蛋白肥可显著提升55 d时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水平,显著提高烟株根系活力、中部叶最大叶长、干物质积累量,其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分别较对照提高27.79%、29.84%;施用海藻肥可明显降低75 d时土壤容重,于55 d显著提升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水平,显著提高中部叶最大叶长、干物质积累量,其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分别较对照提高11.75%、20.05%。综上,施用鱼蛋白肥、海藻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有效促进烤烟生长,显著提高烟叶产量。  相似文献   

16.
长期定位施肥对灰漠土磷肥肥效与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通过11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灰漠土中土壤与肥料的供肥能力、磷肥肥效的变化,以及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漠土磷素含量、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1)灰漠土的自然供磷能力为102.3;,呈逐年下降趋势,肥料的供肥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土壤与肥料的供肥能力每年下降和上升3.59;,年度与供肥能力间的关系达显著相关.(2)磷肥平均利用率为25;.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提高,磷肥利用率则降低,高量有机肥不能提高磷肥利用率;连续施肥土壤磷素盈余量达到施肥量的60;,不施磷肥土壤磷素亏缺,平均每年亏缺18kg/hm2.(3)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速效磷变化尤为明显.PK处理土壤速效磷上升了32;,年递增相关性达显著相关;其它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均有所下降,尤其是NPK处理下降指数达32;;增施有机肥处理呈上升趋势,年递增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连续耕作后,CK处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4)灰漠土无机磷以钙磷为主,其中Ca10-P和Ca8-P约占无机磷总量的81.5;,是灰漠土的潜在磷库;而有效性最高的Ca2-P仅占2.3;,是灰漠土中有效磷的主要来源;O-P的有效性最差,很难为作物吸收利用;连续耕作使单施氮肥或氮钾肥处理的Ca2-P、Fe-P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早稻品种“香两优68”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钾肥品种对水稻后期光合功能衰退、叶片和根系衰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钾肥均具有维持水稻功能叶片中较高的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水平,从而延缓水稻功能叶和根系衰老的功能。硫酸钾镁肥具有比氯化钾、硫酸钾更好的延缓衰老的效果,并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分别比硫酸钾和氯化钾增产2.4%和2.8%。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水稻专用控释肥料,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膜厚度和添加抑制剂的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规律和作物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包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要低于常规复合肥处理,8%膜厚度的处理要好于5%膜厚度的处理,添加抑制剂后,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要明显高于常规复合肥;8%膜厚度肥料的养分吸收量要高于5%膜厚度的肥料,能够满足作物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添加抑制剂后肥料氮素吸收量高于不加抑制剂的处理;在施等量纯养分肥料条件下,添加抑制剂和包膜结合对作物产量的提高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春9号强筋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11个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新春9号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两年都是处理2产量最高,处理7第二;从全部11个处理看,施氮素基肥对新春9号有增产效果;从追肥时期看,孕穗期追氮肥对提高产量作用明显;硫酸锌、硫酸钾等肥料和丰优素也有一定增产效果;从经济效益分析,处理7最优,处理2次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氮肥、磷钾肥对棉花秸秆腐解过程的影响,为棉秸秆肥料化、基质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网袋堆制熟腐法,设置棉秸秆自然堆腐、棉秸秆添加氮肥(尿素)堆腐、棉秸秆添加磷钾肥(磷酸二氢钾)堆腐共3个处理,分别在堆腐的前期(0~7 d)、中期(7~14 d)、后期(14~21 d)、末期(21~28 d)取样,测定棉秸秆质量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析棉秸秆累积失重率和阶段失重率,以及3种纤维成分的累积降解率和阶段降解率。【结果】添加氮肥可提高棉秸秆累积失重率,比自然堆腐提高6.7%;添加磷钾肥后,棉花秸秆失重率比自然堆腐降低了6.3%。添加氮肥后棉秸秆的降解速率在堆腐初期与自然堆腐相比有明显下降,之后降解速率加快。自然堆腐和添加磷钾肥处理的降解速率在堆腐初期最快,中期有显著下降,之后缓慢上升。添加氮肥和磷钾肥均能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在堆腐末期,和自然堆腐相比,添加氮肥或磷钾对纤维素的累积降解率分别提高178.29%和47.82%;添加氮肥和磷钾肥对半纤维素的累积降解率基本相同,提高幅度在40.6%左右;添加氮肥和磷钾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提高9.13%和59.6%。纤维素降解最快阶段,添加氮肥是出现在堆腐末期,磷钾肥是出现在堆腐后期,CK是出现在前期和中期。半纤维素降解最快阶段,3种处理都是在堆腐前期。木质素降解最快阶段则都出现在堆腐前期和中期。【结论】添加氮肥和磷钾肥均能促进棉秸秆堆腐的降解程度,氮肥降解程度要高于磷钾肥,氮肥对棉秸秆的降解趋势与CK和磷钾肥有不同之处。氮肥对纤维素降解的促进程度要高于磷钾肥;氮肥和磷钾肥对半纤维素降解的促进程度基本相同;磷钾肥对木质素降解的促进程度要高于氮肥,降解变化过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