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草原自1999年来发生了严重蝗灾。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和恢复草原生产力,我们先后示范、推广以牧鸡为主的生物灭蝗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灭蝗,初步形成了空中(飞灭)与地面(牧鸡,各种喷播机)立体交错灭蝗和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防治草原蝗虫的新布局。为干旱草原蝗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奶牛之乡——安达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黑龙江省中西部。全市奶牛存栏 95 540头,拥有草原 251万亩。由于今年气候变化,长期干旱致使草原蝗灾比较严重,发生面积在 70万亩左右,严重制约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在草原蝗虫发生严重地段进行了牧鸡灭蝗工作,实践证明,牧鸡灭蝗投入低、效益高,灭蝗效果显著。 1蝗灾情况   根据往年蝗虫危害牧草的程度, 5月初对全市的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进行了挖虫卵的调查,从挖虫卵的情况看,该市任民、升平、中本镇的 3.5万亩草原虫卵较多,每平方米平均有 400~ 500粒虫卵, 6月初对三个…  相似文献   

3.
《水禽世界》2006,(4):48-48
盛夏时节的新疆草原上,一支支由牧鸡、牧鸭和粉红椋鸟等组成的“动物灭蝗部队”,正在当地的灭蝗战役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方法对牧鸡灭蝗的草地进行监测,分别测定植物地上生物量、牧鸡体重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牧鸡灭蝗草地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对照样地;随着活动强度增加,牧鸡体重的增长受到了影响;牧鸡节约了饲料支出,减低了饲养成本,牧鸡为绿色食品;经产草量测定。牧鸡灭蝗减少牧草损失,提高牧草产量,促进草原生态恢复.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2003年夏季苏尼特右旗暴发历史罕见的大面积高密度蝗虫灾害,发生面积达91.7万hm^2,成灾面积达41.13万hm^2。在自治区、锡盟两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主要采取了机械作业、飞机作业及牧鸡灭蝗等多种方法,灭效达到95%以上。其中:飞机灭蝗面积达7.0万hm^2;机械作业面积达4.2万hm^2;牧鸡灭蝗面积达到0.16万hm^2。在总结以往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草原蝗害防治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璐 《畜牧兽医杂志》2014,(3):45+47-45,47
草原是我市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草原虫害防治工作事关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为切实做好嘉峪关市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草原虫害防治领导机构,在常规化学药物防治的基础上,2011~2012年连续开展生态环保的“牧鸡灭蝗”防治新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灭蝗的工作中去,以生态灭蝗为目标,在保护草原、果园、林场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一举多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牧鸡灭蝗是一项绿色植保兼顾发展循环经济的生物灭蝗好措施,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是今后草地防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肃南县草地牧鸡灭蝗工作实际,简要分析了其在肃南县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草原牧鸡不仅能提高草原利用效率,防控草原虫害,而且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本试验认真总结了草原牧鸡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牧鸡养殖是一种与现代化笼齐不同,完全回归自然,实施野外放牧的饲养方式。本文通过对草原生态牧鸡采取适宜的技术手段和运用综合措施的养殖方法提高草原牧鸡养殖效益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河县推广牧鸡灭蝗技术,不仅有效遏制了草原蝗灾的危害和蔓延,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草地牧鸡灭蝗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是草地的主要害虫.据调查,河北省坝上草原区已发现的土蝗种类就有42种,优势土蝗种有大垫尖翅蝗Epacrromius tergestinus,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亚洲小车蝗Oasiaticus,笨蝗Haplotorpis brunneriana,轮纹痂蝗Bryodema tubercu等;飞蝗主要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和亚洲飞蝗Lmigratoria2种.河北省平均每年受蝗虫危害的草地面积达3333万hm2以上,平均虫口密度105头/m2,严重地段可达900~1 050头/m2.蝗虫将牧草吃光啃死,使草场植被盖度下降,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加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每年为灭蝗不仅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药物灭蝗,而且造成草地严重污染.张北县畜牧局草原工作站2002年开始,在草地保护项目中积极推广牧鸡灭蝗技术,收到良好效果,成为草地植保的一项有效途径.[JP2]其方法是调教驯养家鸡,在蝗虫发生的草场放牧鸡群,采食草地上的蝗虫,不但达到灭蝗的目的,而且鸡肉品质鲜美细嫩,风味独特,市场前景很好.同时牧鸡灭蝗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灭蝗相比,具有"灭效高、见效快、成本低、无公害"等优点,是控制草原沙化、退化、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甘肃省肃南县高山草地上研究黄羽和麻羽2个品种不同鸡龄的牧鸡对蝗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距鸡舍距离和放养天数的增加,灭蝗效果分别减弱和加强,85日龄的麻羽鸡1 000只鸡群、75日龄的麻羽鸡500只鸡群、65日龄的黄羽鸡500只鸡群在放养25d后,对面积为3.14×104 m2的各试验样地内蝗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77%和67%。单只麻羽鸡在蝗虫充足的情况下22min内可取食蝗虫101头,同时,牧鸡对草原其他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是全面落实牧区发展新政的关键一年,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测预警能力、推进专业化防治、提升防治技术水平等措施,推动了全国草原鼠虫害防治及牧鸡治蝗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推进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辽西北暖性灌草丛类天然草原开展了牧鸡治蝗试验,通过对草原蝗虫防治效果、日捕食量、牧鸡日增重、牧草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初步探索辽西北草原区牧鸡治蝗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牧区人口增长大幅增长,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导致40%以上天然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制约着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呼伦贝尔市地理气候特点,针对如何持续健康的发展草原畜牧业,提出几点建议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疆畜牧业》2013,(11):1-1
k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非主要牧区省的36个牧区半牧区县,覆盖了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这是建国以来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项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两年多来,各项政策任务进展顺利,实施成效显著,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草原畜牧业特点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疆草地资源丰富多样,生产潜力巨大,但季节不平衡严重牧业经营方式落后,限制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的发挥的特点,提出了改善目前状况的主要对策;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商品生产,走牧区产业化的道路;发展农区畜牧业,形成牧区繁殖农区生产体系,扩大定居游牧生产范围,实行半牧半养的高效草原畜牧业。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居世界第二位。为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草原畜牧业和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3年国务院决定启动退牧还草工程。两年来,退牧还草工程共安排草原围栏任务0.13亿公顷,总投资33.6亿元,  相似文献   

19.
畜牧     
《饲料广角》2011,(17):9-11
8月23—25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深入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和达拉特旗.就落实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和强牧惠牧政策进行督导调研。高鸿宾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牧区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细化实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将草原新政策落实到草场.兑现到牧户.  相似文献   

20.
草原是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牧区、半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由于人们长期超载过牧,对草原进行掠夺式的利用,草原质量下降十分严重,出现了大面积严重的"三化"现象,产草量和载畜量都明显下降,草原生态环境恶劣。草原生态的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建设的不和谐。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黑龙江省主要牧区从1996年起实施了草原承包,2000年实施了草原禁牧,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