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树的趣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天一到,绿满大地,人们又要观赏到柳树那婀娜多姿的风采了,这里有几段关于柳树的趣闻,或许能增添你赏柳树的兴致和撰文的材料吧。插柳游春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坟头上以示追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柳树送别我国古代折柳枝送别亲友的习俗,有人说源于《诗经》中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犦的名句,也有人说因为犤柳犦和犤留犦读音相同,不过据文字…  相似文献   

2.
柳文化集趣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宣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插柳。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有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折柳。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诗文…  相似文献   

3.
柳文化集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插柳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折柳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  相似文献   

4.
柳文化集趣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管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清柳我国古代有在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来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ti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幅图,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进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折柳折柳蹭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在诗文…  相似文献   

5.
贺知章的彬     
一棵唐朝的柳树,栽插在世人心中.那随风飘荡的柳枝,莫不是历史的钟摆。时光流逝.柳枝常绿,就像脍炙人口的唐代绝句,被春风反复吟咏。柳枝顺时,历史显露出繁荣和安详;柳枝乱时,江南塞北都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这是一棵会思考的柳树,是诗人不曾拈断的胡须,它历经千年的凄风苦雨.仍把美丽的春天赞颂。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清明到。 清明节,也是绿化的好时节。在祭奠中,如果我们能种上几棵“思念树”,既表达了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又履行了每年每人植树的义务,不仅传承了“绿色理念”,而且让清明祭奠变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明,苍山脚下不再点燃香火张时胜自古以来,清明时节,扫墓的人们总是要在死者的坟前点上几住香,燃起几摞“纸钱”,以示对亡者的哀悼和敬仰之情。然而,今年清明,广大白族群众移风易俗,苍山脚下数十个坟场,不再点燃香火,为护林防火开创了新局面。1994年4月1...  相似文献   

8.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在二十四节气中,演变成民间节日的只有清明,这和寒食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史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处于仲春与季春之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9.
说柳     
说柳伍荔霞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到这样真切的体会,是在童年。那年春,在门前的土坝上播了几颗向日葵籽,担心土松鸡来刨,便折些树枝作围。正好看见地上有根别人扔的柳枝,拇指大小,皮还青,便截了枝尺来长的,去叶,也作围枝插下。嘿,没待向日葵长出真叶,柳枝也发芽了...  相似文献   

10.
流沙上的无叶柽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未,我国流沙中一直没有沙生柽柳种类分布的记成。1959年4月,中科院开始了全国沙漠综合考察,在塔里米东部塔里木河下游的英苏塔所南塔克拉玛干流动沙区考察时,在流动沙丘顶总遇到了一种与其它柽柳在生境上,形态上大不相同的柽柳林,这种柽柳枝干细长而柔软,它不仅生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梨花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国华北地区的节令,而去冬今春由于遭遇了几十年来曾未有过的低温天气,在我的家乡霞口一代却是“清明过后梨花”。正值清明谷雨之交,梨园里盛开了铺天盖地的梨花,真是横无际涯,如同纷纷扬扬的雪花,填满了田野梨园,整个大地浸透着温婉恬静的芬芳。  相似文献   

12.
齐放 《湖南林业》2005,(6):31-31
《春之歌》 花材:风信子、玫瑰、肾蕨、染色蓝柳枝、满天星。花器:柳编椭圆篮 赏析:背景的蓝柳枝像犀利的闪电,划破夜空。伴随着春雷的鼓声,蛰伏了一冬的风信子花醒来了,她舒展腰肢,绽放出明亮的笑靥,在春风中翩翩起舞。风信子叶片卷成大小不等的圆圈儿,像欢快的音符在花丛中雀跃。下方满天星覆盖的花蕾,似抖落去霜雪的寒意,与春天应声唱和。背后3支肾蕨,像远方的树林,郁郁葱葱,同时也增加了花体的纵深感。  相似文献   

13.
贺知章的柳     
一棵唐朝的柳树,栽插在世人心中,那随风飘荡的柳枝,莫不是历史的钟摆。时光流逝,柳枝常绿,就像脍炙人口的唐代绝句,被春风反复吟咏。柳枝顺时,历史显露出繁荣和安详;柳枝乱时,江南塞北都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这是一棵会思考的柳树,是诗人不曾拈断的胡须,它历经千年的凄风苦雨,仍把美丽的春天赞颂。  相似文献   

14.
<正>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天气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15°时,斗指乙,这年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就来到了。每年的清明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交节,公元2023年的清明是在4月5日09时07分。清明,清,清澈洁净,万物以水为净,可见此时降雨较多,后世也有诸多古诗可以论证。明,明朗明净,在雨水的滋润下,在春的回归中,清明标志着生机盎然的图景即将呈现在这片土地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相似文献   

15.
柳枝、椿木巧治牛羊肚胀 夏秋,牛羊常因过度放牧,采食、饮水过多引起肚胀。这时可用直径3cm、长40cm左右(羊用直径2cm、长20cm)的鲜臭椿树或柳枝,含在牛或羊嘴里,两头用绳子拴在角脖子上,拉着遛、走,促进其排泄,反复多走,不出三四个小时基本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在秘鲁有一种模样类似乌鸦的鸟,叫卡西亚。它喜欢吃甜柳枝的叶子,吃的时候,成群的鸟儿衔着嫩柳枝飞聚到一起,用嘴巴在地上掘个小洞,把嫩柳枝插进洞里,然后慢慢地吃起来。甜柳树生命力很强,“卡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对清明上河园植物种类组成及各景点植物群落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清明上河园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存在着植物群落单调机械、景观效果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建议在进行植物景观改造时深化历史文化主题,在坚持景观植物配置科学性的基础上,增加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尽可能丰富植物配植形式,营造灵活多样的植物空间,使清明上河园的植物景观朝着景观主题丰富化,植物空间结构多样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印象黄山     
两亿年的慢慢时光,雕琢了黄山这座奇山不凡的身世。黄山值得一登,再登。2002年登过黄山,12年后的今年清明小长假,再次登黄山,一来上次没有尽兴,二来极具浪漫色彩的情人谷没有到访。都说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但我想人生应尽可能避免留下遗憾。于是这次又去了,因此有了三大观感。一、观人选择清明这样的节点游黄山,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第一次,我误判了形势,原以为如今的大气候,旅游业不会太最气,即便清明人也不会太多。然清晨从汤口小镇登黄山,发现大事不妙,弱智了。  相似文献   

19.
记忆中的清明,总是飘着一丝香烛纸钱的余馨,那生我养我的家乡小镇,清明就是一场盛大的祭典:在那古老的族谱,那香火缭绕的坟地,那荡起的秋千和那飘飞的风筝……  相似文献   

20.
插枝生极为什么能成活?原来这些易生根的树种,枝条在脱离母体之前已有生根的准备。每当风和日丽,阳春三月,树液开始流动,观察柳枝上有许多微小突起点,这些小灾点是将要发育成极的报原基,10厘米长一小节就有7-15个。根原基在正常的情况下生长缓慢,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