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南美油藤种子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油料植物。目前影响南美油藤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基因、途径及其调控机理尚未清晰。因此,对南美油藤种子的脂质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及重要脂肪酸代谢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提高其种子油产量和改善油脂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其他木本油料植物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南美油藤种子(形成初期、发育初期、中期、后期、成熟期)为研究对象,结合GC-MC代谢组学技术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质代谢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根据种子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出脂质代谢物生物合成与累积的关联酶基因。【结果】脂质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南美油藤种子中高含量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主要在种子成熟阶段合成与累积,是判别南美油藤种子中脂肪酸缓慢累积时期与快速累积阶段的依据。转录组学分析表明,南美油藤种子成熟阶段前后的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累积相关的6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存在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中FAD2-3、FAD7、FATA、KAS2、LACS2、LACS8和SAD酶基因表达与脂肪酸总含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7个酶基因表达对南美油藤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累积有促进作用;FAD2-2、KCS1、KCS10和LACS1酶基因与脂肪酸总含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4个酶基因的表达对南美油藤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累积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南美油藤种子成熟前后脂肪酸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存在显著差异,可依据种子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变化将种子发育过程划分为脂肪酸缓慢累积和快速累积2个时期;南美油藤种子脂肪酸代谢中的6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同一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在脂肪酸的累积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南美油藤种子油产量和改变脂肪酸组分提供备选基因和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营养价值较高。为了规模化推广这一森林特色资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常规方法和GC-MS对其种子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种子、花蕾、嫩梢和嫩叶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种子中营养成分种类多、含量丰富,种源间没有变异,且栽培种子略高于野生种子,所含矿质元素具有K∶Na之值高而Zn∶Cu之值低的特点,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4.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5.1%;花蕾中常规成分的营养价值高于种子、嫩梢和嫩叶;种子油脂含有12种主要脂肪酸,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9.8%~14.9%)、亚油酸(24.0%~45.5%)和亚麻酸(4.1%~7.3%)为主,不同种子之间其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大,2004年栽培种子>2004年野生种子>2003年野生种子。  相似文献   

3.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五味子野生资源极为丰富,尚待开发利用。本文对柞水县南五味子的品种资源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求证,对当地气候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对环境安全因子进行检测,对照《药典》载南五味子生长环境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证明:柞水县南五味子生长环境与《药典》载南五味子相吻合,是南五味子的适生区;柞水南五味子生长地土壤、水、空气含重金属、农药残留符合规定,是南五味子的优生、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4.
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与可利用方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食物被人类利用的食用昆虫具有种类繁多 ,资源数量大 ,繁殖力强 ,可培育等特点。人类利用食用昆虫的历史非常悠久 ,中国和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有食用昆虫的历史 ,而且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现代研究结果表明 ,食用昆虫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成分 ,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昆虫的这些特点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是一种值得人类利用的宝贵资源。根据食用昆虫的特点 ,人类可以以原形昆虫食品、昆虫蛋白食品、昆虫油料产品和昆虫保健食品等方式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祥 《吉林林业科技》2006,35(6):36-39,42
五味子为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其药用、食用价值极高。无论进行林冠下大面积基地栽培,还是全光大面积基地栽培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五味子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栽植技术以及其开发利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在我国东北地区开展基地栽培五味子的可能性、必要性、重要性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圆锥梾木种仁油,分析了种仁油理化指标,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锥梾木种仁出油率为7.0%,折光指数为1.4804,相对密度0.98,酸值(KOH)39.46mg/g,皂化值(KOH)175.94mg/g。经GC-MS分析鉴定,圆锥梾木种仁油检出11种脂肪酸成分,检出率99.70%。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含量占比为7.51%,不饱和脂肪酸7种,含量占比92.19%,未知成分0.3%。  相似文献   

7.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Spicehush (Lindera communis) seed (LCS) oil with methan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The methyl esters of LCS oil were compared with soybean esters to determine biodiesel fuel performance and properties. The fatty acids content in the seed kernel oil (LKO) and coat oil (LCO) were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GC-MS). LKO contains 95.1% saturated acids (capric, lauric, myristic and palmitic) and 2.3% unsaturated acids (oleic). LCO contains 24.6% saturated acids (palmitic and stearic) and 73.6% unsaturated acids (oleic, linoleic and palmitoleic).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cloud point, flash point and cetane index were determined. The methyl esters of LKO had a higher kinematic viscosity and a lower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value, so it has better per- formance in cold weather. The biodiesel of LCS oil has fuel properties within the limits prescribed by American (ASTM D 6751-02) standards, except for a slightly lower flash point of LKO biodiesel than that prescribed by these standards (130°C). Thus, LKO and LCO biodiesel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e used on a large scale as fuel for diesel engines.  相似文献   

8.
樟树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索氏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的樟树种子油油脂的理化常数及油脂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樟树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癸酸和月桂酸,占94%左右,并且超临界CO2萃取的油酸值低,适用于作医药和功能性油脂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栝楼籽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式提取器萃取栝楼籽油,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栝楼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栝楼籽仁油中捡出19种脂肪酸:10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8.019%;9种不饱扣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栝楼酸为主,占总量的91.603%。理化测定结果表明:栝楼籽的出仁率为55.8%,种仁含油率为51.4%,折光指数为1.4831,皂化价为190.2mg KOH/g,碘价为120.9gI2/100g,酸价为1.62mgKOH/g,过氧化值为0.85meq/kg,可见栝楼籽油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10.
李占君  郭兴  徐宜彬  杨逢建 《林业科技》2020,45(3):23-25,62
采用不同提取方式对塔拉籽油提取率、理化指标、脂肪酸构成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在索氏、超声、超临界3种提取方式中,超临界在塔拉籽油的提取率和脱酸方面表现最好,相关理化指标的表现也较好;塔拉籽油脂含有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二十二碳酸等8种脂肪酸,不同提取方式对脂肪酸构成及含量无明显影响,超临界为塔拉籽油最优提取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及变异规律,评估并筛选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方法】以广西乐业、田林、凤山、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后,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种子、种仁和种皮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种子经济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脂肪酸燃料特性因子对各种源进行评估。【结果】1)各种源间的种皮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差异均极显著(P<0. 01),此5个性状在种源间变异系数均值为13. 7%,其中凤山种源除种皮含油率外,千粒质量(210. 02 g)、出仁率(68. 89%)、种子含油率[43. 23 g·(100 g)-1]和种仁含油率[56. 56 g·(100 g)-1]均最高。2)掌叶木籽油含有14种长链脂肪酸,包括6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质量分数高达94. 08%,种源间变异系数仅为0. 53%; 8种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1%)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98. 19%,它们在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均值为7. 21%,其中神经酸平均质量分数(7. 8%)排在已知含有神经酸木本植物第4位。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R=0. 997);除亚麻酸外,主要脂肪酸间均呈较多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脂肪酸按碳链长度22划分为2大类群,群内各组分相互促进,群间反促进;千粒质量与亚麻酸、出仁率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种子含油率与棕榈酸、亚油酸、芥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均呈极显著相关(P <0. 01),相关系数分别为-0. 983、-0. 964、0. 964、-0. 998、-0. 981、0. 995和0. 976;种子经济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种源被分为3组,其中,乐业和独山2个种源聚为一组,田林和环江2个种源聚为一组,凤山种源单独聚为一组。5)掌叶木籽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须分离木焦油酸和神经酸,且不能满足冷滤点-10℃要求,凤山种源各项评估数值均为最优。【结论】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籽油经济利用价值较高,籽油低温流动性较好,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在种源间离散程度和变异幅度均较小,性状稳定;种子经济性状受地理-气候因子影响不显著,在种源间具有随机变异的特点,且广西凤山为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MS和DSC对索氏法、浸提法、超声波协同微波法和水酶法等4种方法提取的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为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浸提法油脂中共有15种脂肪酸,其余3中方法油脂均含有17种脂肪酸,主要成份为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和棕榈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9%左右,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248.47 mg·g-1、243.51 mg·g-1、174.96 mg·g-1,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约占脂肪酸含量的65%,其他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和DHA也有少量存在。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脂的热动力学特性差异明显,油脂的熔点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有一定差异。浸提法提取油脂的性质较差,超声波协同微波法是最适合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提取的方法,得到的油脂品质较好,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辽东地区4种林下经济植物光能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东部地区林下生长的大叶芹、移山参、五味子和穿龙薯蓣4种主要经济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了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在不同遮阴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得出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对光能利用能力最高的遮阴梯度分别为:大叶芹52.5%;移山参77.6%;五味子25.2%;穿龙薯蓣64.5%。  相似文献   

14.
Chen YG  Qin GW  Cao L  Leng Y  Xie YY 《Fitoterapia》2001,72(4):435-437
Three triterpenoid acids, nigranoic acid (1), manwuweizic acid (2), schisandronic acid (3), and other four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Schisandra propinqua. Compounds 1 and 2 showed significant cytotoxic effect against human decidual cells and rat luteal cells in vitro.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藤本植物,是我省的乡土种,发展五味子栽培是山区群众致富的的一条新途径。本文讲述了五味子的人工栽培技术,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和发展五味子栽培、加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乌饭树浆果营养成份分析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乌饭树浆果营养成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乌饭树浆果营养成份丰富,不仅含有糖、有机酸.而且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含量也比一般水果都高.特别是蛋白质生物价、尼克酸的含量甚高、营养价值极高:并提出了开发利用乌饭树的前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7.
葛根含有丰富的淀粉,因富含葛根黄酮而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在分析葛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论述了其栽培管理措施和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具有反式构型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过多摄入导致心血管疾病、记忆力衰退,诱发妇女Ⅱ型糖尿病等。根据国内外研究动态对反式脂肪酸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阐释了反式脂肪酸的结构、性质、食物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并详细介绍了反式脂肪酸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是一种多糖含量很高的木本植物,由于多糖的干扰,其RNA制备比较困难。研究以五味子的叶片为材料,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从五味子中分离总RNA的方法。该方法以CTAB为基本提取试剂,通过酚、仿抽提纯化,最后应用LiCl来沉淀RNA,可以在1h内提取出纯度高的RNA。RNA质量可以满足cDNA文库构建、RT—PCR等多种分子生物学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林蛙、青蛙和蟾蜍输卵管中的脂肪酸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种蛙输卵管中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3种蛙输卵管中均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林蛙与青蛙输卵管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含量基本一致,哈蟆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是青蛙油的1.72倍,是蟾蜍油的1.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