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采用当地小板栗育苗的方法:种子催芽后,当胚根3—5cm时,断去1/3-1/2胚根再播种,1年生实生苗和1年生嫁接苗分别长高到30-40cm和70-80cm时随即断茎尖,以控制主根生长和高生长,促发须根和苗茎加粗生长。试验表明:断胚根苗木比不断胚根苗木根系数平均增加209.09%;1年生断茎尖实生苗比不断茎尖实生苗地径平均增粗29.94%,2年  相似文献   

2.
板栗断胚根断茎尖育苗,是将种子催芽后断胚根播种;一年生实生苗和二年生嫁接苗分别长高到30-40cm和70-80cm 随即断茎尖,控制主根生长和高生长,促发须根和苗茎和粗生长。结果表明:断胚根苗木比不断胚根苗木根系平均增加209.09%;一年生断茎尖实生苗比不断茎尖实生苗地际径平均增粗29.94%;二年生出圃苗地际径平均增粗14.51%;断胚根断茎尖苗木比对照苗木根系平均增加211.48%,一年生实  相似文献   

3.
板栗断胚根断茎尖育苗法杨望球,曾云惠板栗深受人们喜爱,有木本粮食和“铁杆庄稼”之称。但因板栗苗期以主根生长为主,起苗时截断过长主根伤口大,造林成活率低。笔者运用植物根系截断愈合生根和断茎尖增粗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断胚根茎尖育苗试验和造林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板粟断胚根断茎尖育苗,是将种子催芽后断胚根播种;一年生实生苗和二年生嫁接苗分别长高到30—40cm和70—80cm随即断茎尖,控制主根生长和高生长,促发须根和苗茎加粗生长。结果表明:断胚根苗木比不断胚根苗木根系平均增加209.09%;一年生断茎尖实生苗比不断茎尖实生苗地际径平均增粗29.94%;二年生出圃苗地际径平均增粗14.51%;断胚根断茎尖苗木比对照(不断胚根不断茎尖)苗木根系平均增加211.48%,一年生实生苗地际径平均增粗30.35%,二年生出圃苗地际径平均增粗19.37%。断茎尖出圃苗分枝率98%,每株平均分枝2.55枝,而不断茎尖的出圃苗有分枝的仅7.3%。造林试验结果证明:断胚根苗木比不断胚根苗木造林成活率提高12—15%。  相似文献   

5.
采用当地小板栗育苗的方法:种子催芽后,当胚根3—5cm时,断去13~1/2胚根再播种,1年生实生苗和1年生嫁接苗分别长高到30~40cm和70~80cm时随即断茎尖,以控制主根生长和高生长,促发须  相似文献   

6.
栓皮栎控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栓皮栎具有幼苗期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地下部分主根生长迅速而侧须根少的特点。为了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需要控制主根长度,促进侧须根生长。控根方法不同,促其侧须根生长的效果不同,对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会有影响,本研究对栓皮栎的几种控根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探讨有利于栓皮栎侧根和须根生长的措施,试图揭示最有利于培育栓皮栎优质苗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深根性播种的实生苗都是主根深扎而侧根须根很少,加之起苗时不能完全保留主根长度,因而减弱了深根性苗木扎根成活的能力,降低了造林成活率。我们经反复试验证明,摘除发芽种子的胚根根尖能大大提高这些实生苗萌发侧、须根的能力,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此法简单、可行,具体操作如下:一、大粒种子类,如核桃,文冠果等,可在播种时,掐掉其发芽种子的胚根根尖,约15  相似文献   

8.
丝栗栲切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丝栗栲切根与不切根育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的发芽率、苗高、地茎、主根、须根及枝、叶等到一系列苗木质量性状差异,表明切根能使丝栗栲苗木明显增高,枝叶增多,使苗木主根变短,侧根和须根发达,但切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苗木的发芽率。研究结果为丝栗栲壮苗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红锥幼苗主根明显发达,侧根和须根很少,是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试验,方法是采用浸种催芽、切断胚根、横摆播种和接种菌根菌,较好地促进了侧根和须根生长,抑制主根、形成发达的根系、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条播切根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属深根性用材树种,常规育苗情况下,苗木主根发达,侧根稀少,裸根苗上山造林成活率低。采用切根育苗技术,在8月初切断主根,抑制主根生长,可控制苗木主根徒长和苗木高生长,防止松苗秋天抽梢,促进侧根与须根生物量成倍增加,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板栗是燕山地区栽培的重要果树树种之一,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措施。1良种壮苗1.1实生苗木的选择选择燕山产区板栗种子繁殖的2 a生实生苗,苗高100 cm,地茎粗1 cm以上,芽体充实饱满,主根长20 cm以上,侧根6条以上且须根较多,无机  相似文献   

12.
断根育苗是为果树早结果早丰产培育高标准、高质量苗木的新措施。它是指在砧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断根处理,适当抑制主根生长,使侧根和须根数量增多,从而提高苗木质量。反之,主根发育深而粗,侧根须根少,影响苗木质量及成活率。断根育苗特别  相似文献   

13.
具有完整发达的根系是壮苗的重要指标之一。油茶系轴状型深根性树种,主根深长、侧须根稀少,植苗造林往往成活率较低。为了促使油茶播种苗侧须根的发生,培育壮苗,以期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73年和1978年在农学院教学苗圃,曾结合教学进行过湿沙催芽断胚根育苗和切根育苗比较试验,1979年在麻江县林科所继续进行研究,现小结于后。  相似文献   

14.
银杏是珍贵稀有树种。在育苗中 ,理想的银杏苗木应该是根系发达 ,分支根级数多 ,须根多 ,并且主要分布于耕作层内 ,以往为促进根系发达 ,采取耕作、施肥、灌溉和激素处理等措施 ,断根、移苗也是传统的有效方法。但是 ,苗木较大时 ,断根、移苗都需要有缓根过程。且银杏又是缓根慢的树种 ,从而大大延缓了苗木生长过程 ,延长了壮苗出圃的时间 ,增加了生产成本。近 2年我们根据国外松芽苗截根移栽技术 ,对银杏催芽种子进行断胚根 ,播种育苗试验 ,通过观察、测量、分析 ,充分证明断胚根是行之有效的促进生根措施 ,是培育壮苗、促进早实、丰产的根…  相似文献   

15.
栓皮栎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地下部分主根生长迅速而侧、须根少,影响移植成活率.采取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并利用控根容器和普通育苗盘等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育苗,研究不同育苗方法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控根育苗技术对苗高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控根容器播种育苗对促发侧、须根的作用明显,其苗高生长优于育苗盘苗,是一种新型的以调控根系生长为核心的快速培育大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容器苗切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催芽切根苗木的主根和高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地径、侧根生长发育、须根数量及根系含水均有显著改善,并避免了苗木的畸形,切根容器苗的规格质量明显优于对照,造林成活率也比对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 华北落叶松育苗在高寒地区是2年出圃,留床期间,苗木生长旺盛,主根发达,侧须根很少,茎高而不粗壮,造林后成活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80年进行了断根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经几年连续试验和生产实践,效果均很好。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我场苗圃地,海拔高1,450米,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90天,气候寒冷、干旱,常年多风。供试苗木为1979年落叶松播种苗,当年苗平均高5厘米,平均地径0.2厘米,每平方米有苗500株。二、试验材料和方法在圃地选择生长正常、有代表性的苗床6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盘根较严重、侧须根少的问题,以不切根(CK)为对照,开展芽苗切根控根试验,研究留根长度和切根比例对江南油杉容器苗生长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茎芽高度≥2 cm时,依据胚根长比例进行切根移栽更有利于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的生长和改善根系质量,且以切根1/2效果最佳,但留根长度不宜超过4 cm。综合根系参数分析结果,与不切根相比,芽苗切根后主根长缩短26.12%~45.25%,根径增加25.33%~41.45%,一级侧根数增加15.51%~70.81%,一级侧根长度的最大增幅为50.00%~69.05%,盘根现象能减少到3.33%。本试验中,对促进生长和改善根系构型效果较好的试验处理为切根1/2和留根2 cm,由于分叉根的大量形成,侧根的萌发面积增加且形态更高级,苗木根系呈现须根化,根系构型更合理。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切根、菌根化容器育苗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切根、菌根化容器育苗效果的试验表明:催芽切根的苗木的主根和高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但地径生长、侧根发育及须根数量均有显著改善,并且避免了畸形根系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容器苗的规格质量;切根茵根化的苗木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优于切根未接种菌根的苗木,幼苗造林成活串和幼林生长发育状况也明显比对照要好。  相似文献   

20.
板栗属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俗称“胡萝卜根”。板栗育苗,特别是培育2~3a生大苗起苗困难,起苗过浅伤根过多,造林成活率低,起苗过深费工费时,且因根系过长造林不方便。在育苗实践中,我们摸索出“控制主根,增加侧根”的断胚根育苗方法,使栗苗从原来育苗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