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车用柴油机曲轴扭振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研究了曲轴的扭转振动。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出有无扭振减振器时曲轴自由端扭振特性。并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比,两者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理论基础及测试方法,通过搭建柴油机扭转振动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材料的曲轴对发动机扭振的影响,证实了安装合金钢材料曲轴的发动机扭振更小,并开发使用不同类型的曲轴扭转减振器来降低了发动机扭振。  相似文献   

3.
车用柴油机曲轴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将有限元法(FEM)和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相结合,对车用柴油机曲轴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并以一直列6缸4冲程柴油机为例,建立曲轴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出各主轴承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载荷变化情况,分析了曲轴在安装和运行状态下的扭转振动,将计算与实测扭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研究了扭转振动减振器振动对曲轴弯曲、纵向振动的影响;实验测量了有无扭振减振器时的曲轴自由端的弯曲和纵向振动,其与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某一新设计出的直列六缸机的曲轴进行一维轴系扭振计算,为其确定出合适的减振器参数,即减振器惯性轮的惯量、连接刚度和阻尼。在此过程中,研究这些参数对轴系固有频率、临界转速、曲轴前端扭振振幅等扭振性能的影响。计算后发现曲轴的扭转刚度过小,造成合成扭振振幅值偏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CAE方法对某发动机轴系进行扭振分析,分别对不同的曲轴减振皮带轮参数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分析结果曲轴扭转角度、振幅等指标来评价减振器的效果,最后选择出一组较佳的曲轴减振器进行减振皮带轮(简称TVD)扭振试验并最终优选出最佳的减振器参数和减振器的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4102非道路柴油机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精确的建模,确定了主要的载荷工况,分别对曲轴及连杆在增压前后两种情况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及强度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增压后零部件的薄弱部位,提出了适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轴系扭振减振器的有限元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骞  郝志勇 《农业机械学报》2000,31(5):91-93,96
分别采用双扭摆模型法、多质量模型法和有限元模型法对一台N485型柴油机轴系扭振减振器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内燃机扭振减振器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法及其通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并通过计算分析对3种方法设计的扭振减振器效果作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应用AVL Excite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SMF和DMF曲轴系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某发动机搭载SMF和DMF曲轴系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对比两种飞轮下发动机曲轴系统扭振及强度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搭载DMF曲轴系较SMF曲轴系扭振振幅减小,低速曲轴转速不均匀率增大,高速转速不均匀率减小,曲柄臂圆角安全系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控制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的产生原因,扭振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扭振利用的进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CY4102BZQ型柴油机机体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Pro/E三维软件和I-DEAS有限元软件 ,建立了CY4 1 0 2BZQ型柴油机机体的有限元模型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确定了机体的最大应力部位。同时对机体进行了预紧和爆发两种工况的应力试验 ,表明计算和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验证了模型的精确程度 ,为机体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燃机曲轴扭振连续分布模型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的连续体模型和计算方法。首先构建了内燃机曲轴的连续分布当量阶梯轴模型 ,根据轴段以及集中质量的动能表达式 ,由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整个轴系的运动方程 ,构造了能同时用于某单一谐次或整个轴系合成振动分析的矢量矩阵。计算结果表明 ,用能量法来分析扭振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在各主要谐次都保持相当的一致。  相似文献   

13.
高速柴油机曲轴扭/弯/纵三维振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开发的轴系扭 /弯 /纵三维振动测试装置 ,对典型的直列 6缸车用柴油机进行了轴系扭 /弯 /纵三维振动的测试研究。通过对轴系振动的测试结果进行幅频特性分析以及相干函数分析 ,从试验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轴系扭 /弯 /纵三维振动的相互影响的特点。同时 ,研究了轴系的三维振动与机体裙部振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扭振减振器对内燃机前端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建立了柔性曲轴振动分析模型,仿真得出了有扭转减振器时,带轮纵向振动情况,分析了扭转减振器对带轮纵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应用的内燃机曲轴扭振减振器大多数是减振器和曲轴V带轮二合为一的产品。许多研究和设计着眼点都集中在解决内燃机轴系的扭振问题上,而忽略了由于橡胶减振层的原因导致V带轮径向跳动严重超差和动平衡质量下降,使高速运转的内燃机附加了一个振动源。经过整合研究和结构创新,在减振器上加了中心定位轴承后,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