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母猪子宫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猪产后发病率明显增高,有的猪场发病率高达40%~60%以上。子宫炎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时间长则变成慢性或隐性子宫炎,严重影响母猪的发情配种受孕(纯种母猪尤为突出);在屡配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母猪子宫炎在集 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 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 猪产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有 的养猪场发病率高达40%~60%。子宫炎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严重影响母猪的发情配种受孕(纯种母猪尤为突出)。 (一)病因 母猪长期单栏饲养,缺乏运动,加之高  相似文献   

3.
<正>母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1周内出现高热、不进食、卧地不起、不哺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分为3种类型:子宫炎型、乳房炎型、便秘型。近年来,母猪产后热病例增多,尤以夏天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母猪产后热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发病类型1.1子宫炎型1.1.1发病原因:(1)分娩较大胎儿的过程中产道剧烈扩张、摩擦,使产道损伤、污染。(2)胎衣碎片  相似文献   

4.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尤其在夏天高温季节,发病率明显增高。病猪发情不正常或延迟发情、屡配不孕,患病时间长易转成慢性或隐性子宫炎。它是困扰许多猪场,尤其是大型规模化猪场的常见母猪生殖器官疾病,对生产危害极大。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猪子宫炎一般是指难产、子宫脱出或者胎衣不下等原因导致的子宫感染,是规模化养猪场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一些规模化猪场发病率高达55%。母猪子宫炎不仅会影响母猪的产后泌乳与生长发育;还会影响母猪的发情,降低其繁殖能力和猪场经济效益。此外,该病还易引发肠道疾病。因此,研究猪子宫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猪子宫炎的发病原因1.1病原菌感染病原菌感染是导致母猪子宫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母猪子宫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母猪产后发病畜明显增加。子宫炎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时间长就会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母猪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猪产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有的场发病率高达40%。60%。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时间长则变成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母猪的发情配种受孕(纯种母猪尤为突出)。在屡配不孕的淘汰母猪中,约有半数是因为子宫炎所导致。该病使养猪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该病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母猪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猪产后发病率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子宫炎是一种较普遍的疾病。慢性或隐性子宫炎是影响母猪不孕的主要因素。在屡配不孕的母猪中,有50%由于患此病而被淘汰。该病在纯种母猪中的发生尤为突出。母猪在产仔过程中阴道受到污染是造成产后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母猪来说,在分娩过程中,子宫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产后子宫或阴道都会出现短暂的炎症过程。如果母猪仅在产后10 d内,阴道有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0.
子宫炎、阴道炎是一种母猪常见的生殖道疾病 ,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原因是母猪分娩时胎儿排出后 ,胎衣滞留或胎衣脱落不全 ;也有因胎儿个体大 ,分娩时出血过多和损伤子宫内膜而造成子宫复原不全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 ,母猪体耗较多 ,产力不足 ,产后卫生不良 ,导致细菌感染发病率明显上升 ,比其它季节提高 2 0 %以上。患子宫炎、阴道炎的母猪产后会引起泌乳减少或无乳 ,使仔猪得不到足够的乳汁 ,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在断奶后母猪还会因子宫炎症而不发情或发情后屡配不上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正常发挥。预防和治疗母…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缺乳常和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同时发生,因此又称无乳综合征。规模猪场哺乳仔猪死亡之中的50%是与母猪无乳综合征有关。此病多发生在夏初,尤其是5~6月份,临床上多见。初产母猪的发病率高于经产母猪。管理状态的好坏,发病率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猪场发病率高达50%,有的猪场却甚少。  相似文献   

12.
浅谈规模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猪产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有的养猪场发病率高达40%~60%。本文针对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母猪子宫内膜内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集约化笼养母猪子宫内膜炎呈多发趋势,产后发病率多在10%左右,本县某猪场2004年发病率达到20%左右,炎热的夏季高达30%.由于子宫炎的困扰,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力,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使整个场的产仔数下降12%.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治理,目前该场子宫炎发病率已降到3%以下.现把该场的一些做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龙海市某集约化猪场,现有斯格母猪500头,长大二元母猪150头,自1998年4月至1999年5月,母猪全部产完第1胎。据统计,母猪产后子宫炎发病率为3556%,以斯格母猪尤为严重。经笔者采取措施治疗发病率降为1538%,现将该场母猪产后子宫炎病因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 病因分析 11 品种原因 斯格母猪四肢、产道不发达,尤其是骨盆腔偏狭窄,致使母猪分娩时间过长,助产时产道粘膜损伤大。导致难产病例多,约占2562%。12 饲养管理原因 ①喂料:产前没有减料,母猪临产前5天和产后5天仍喂每…  相似文献   

15.
母猪无乳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繁殖性疾病,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发病率较高.该病曾称为乳房炎一子宫炎一无乳综合征(MMA).但在生产中多数产后无乳的母猪并不一定发生子宫炎.  相似文献   

16.
母猪无乳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繁殖性疾病,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发病率较高。该病曾称为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但在生产中多数产后无乳的母猪并不一定发生子宫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猪业》2005,(3):50-52
若发生子宫炎,要及时采用长效抗菌素杀灭感染的病原菌;同时还需注射如前列腺素或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排出脓液,使子宫黏膜尽快康复.恢复繁殖能力。但子宫炎比较难治疗,往往急性子宫炎经多次用药后变成慢性子宫炎,需较长时间才能慢慢康复,特别是夏天子宫炎发病率较高,治愈率低,所以强调事先预防,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分娩舍以及母猪产前产后乳房和后躯的消毒。具体作法是,将待产的母猪提前1周赶进产房,并在进入产房前用温水给母猪洗澡、消毒;保持产房干净、干燥,将母猪体表和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降到很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常发生于高温潮湿季节,尤其是每年6~9月份,母猪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的情况,患乳房炎、阴道炎、子宫炎等病。哺乳仔猪因母猪无乳和奶质不良等因素出现低血糖或消化不良而腹泻,其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仔猪下痢、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屡配不孕或妊后流产,增大母猪淘汰率,因而危害极大。在规模化猪场中,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不但产后母猪发生子宫炎,后备母猪也发生子宫炎,严重的猪场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猪场中因子宫炎淘汰的母猪约占年淘汰母猪的50%左右,给养猪生产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养猪生产者要特别注意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子宫炎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母猪产后额哺乳,同时还会影响母猪之后的发情,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了母猪的淘汰率,给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注重研究了母猪子宫炎的病因、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今后养殖场的养殖提供了借鉴。1母猪子宫炎的产生原因1.1细菌性子宫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母猪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难产的现象。为了帮助母猪顺利生产,在助产的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或者是其他的问题,导致母猪的子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