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特性 ,建立了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零惯性量数学模型 ,并将其与优化理论相结合 ,提出了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优化模型。实例计算与方法验证表明 ,该方法能够简单而有效地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该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土壤入渗特性和田面糙率的变异性对沟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杨凌区粘壤土和砂壤土区域进行的大田沟灌试验为基础,在假定各灌水沟内部土壤入渗特性和糙率均一的条件下,重点分析各灌水沟之间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的不同组合对沟灌水流运动过程和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入渗特性的变异性对沟灌水流推进过程和灌水质量指标影响较大,在模拟时必须充分考虑;而田面糙率的变异性对沟灌水流推进过程和灌水质量指标影响较小,可采用田块糙率均值代替各灌水沟的糙率。经实例验证,水流推进过程相对误差为7.28%,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和储水效率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分别为5.74%、6.18%和4.07%,结果表明其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军虎  费良军等 《灌溉排水》2001,20(1):32-34,54
根据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特性,建立了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零惯性量数学模型,并将其与优化理论相结合,提出了确定膜孔灌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优化模型。实例计算与方法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而有效地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该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大田原生盐碱荒地土壤入渗试验数据为样本,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了盐碱土含水率、容重、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全盐量以及pH值与Philip入渗模型参数间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训练样本中吸渗率S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4.05%,稳渗率A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5.49%,90 min累积入渗量I_(90)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4.28%;检验样本中S、A和I_(90)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4.22%、3.58%和4.48%。可以看出,不论训练样本还是检验样本,入渗参数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盐碱土壤Philip入渗模型参数的预测是可行的,可为改良盐碱土壤提供入渗参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能够更好地预测地下水埋深及合理规划、开发地下水资源,简述BP-ANN和GM(1,1)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建模步骤,以长春市体育馆旁长观井(1号井)2002-2010年的地下水埋深资料为基础,分别运用两种方法模拟并预测地下水埋深,并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BP-ANN和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55%和3.45%,其对2011年的地下水埋深预测值分别为13.06、13.27m,两种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均较高,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地下水埋深预测,其中GM(1,1)建模更简单,BP-ANN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土壤入渗特性及田面糙率系数随着耕作、灌水、农作物生长等作用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以泾惠渠灌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灌季条件下土壤入渗模型参数值以及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时间变异程度,并利用WinSRFR4.1软件对灌水过程及灌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土壤入渗参数值以及田面糙率系数均呈现中等变异程度,这种时间变异性对灌水过程及灌水质量均影响显著,在优化灌水技术参数时,应充分考虑这种时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的精度,获得更加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及灰色模型仅含有指数增长趋势的问题,基于2007-2014年农机动力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主成分回归和灰色回归两种预测模型。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模型和灰色回归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57%、0.46%,灰色回归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可以较真实地反映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的变化趋势。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了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未来5年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谷物干燥过程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量纲分析方法推导出谷物干燥过程相似准则.利用实验方法确定了该相似准则的具体函数关系,建立了干燥过程的相似型经验公式.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8%,最小相对误差只有0.7%,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分析一定参数范围内谷物含水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畦面结构变化对地面灌溉效果的影响,在4种不同畦面结构的大田灌溉试验基础上,用WinSRFR3.1模型对平作畦灌、细沟灌、畦作浅沟灌和微垄沟灌的田面土壤特性参数和灌水效果进行估算和模拟,比较了不同灌溉方式由于畦面结构改变引起的田面土壤特性和灌水效果差异,并提出不同畦面结构的适宜畦田规格。研究认为,不同畦面结构的田面糙率系数和土壤入渗特性差异明显,微垄沟灌糙率系数最大而平作畦灌糙率系数最小,平作畦灌入渗速率最快而畦作浅沟灌入渗速率最慢;对长畦田来说,畦作浅沟灌灌水效果最好,微垄沟灌次之,平作畦灌最差;在  相似文献   

10.
运用黑龙江省1980-2011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ARIMA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ARIMA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应用ARIMA(0,2,1)模型进行预测,1980-2011年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7%,可用于今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