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罗拉多冷杉引种试验中,催芽处理是播种的技术关键;炼苗也是温室引种的重要环节。科罗拉多冷杉20个家系在温棚内连续10个月高生长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家系间差异极显著,而各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从试验结果看,科罗拉多冷杉20个家系在温室内成功引种,特别是524-9和534-4两个家系高生长突出。  相似文献   

2.
延长光周期对科罗拉多冷杉容器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研究了4种光周期(自然日长、16、19、22 h)对科罗拉多冷杉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光周期处理可以促进封顶后的科罗拉多冷杉苗顶芽绽开,所需平均天数为28、26、22 d;延长光周期能显著促进科罗拉多冷杉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以22 h(夜间补光10 h)效果最好,平均苗高可达10.86 cm,平均地径达0.32 cm,侧芽数、侧枝数平均为8个和7个,全株、地上、地下干重、须根长明显高于对照.两个种源对光周期反应有所差异,总的来说8号种源略好于10号种源.   相似文献   

3.
吴友贵  饶龙兵  陈德良  周荣飞  叶珍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38-12039,12098
[目的]掌握百山祖冷杉种子繁育技术。[方法]分别以2006的2008年采收的百山祖冷杉种子为材料,于2007和2009年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研究了百山祖冷杉的种子繁育技术。[结果]出苗时间为4月初至4月下旬。苗床覆盖狼衣处理出苗最早,搭低棚和撒播在嫁接树下次之,苗床裸露和模拟原生树生境最迟。2007年嫁接树底下的种子发芽率高于苗圃地。2009年的种子发芽率依次为:人工苗圃地直接狼衣覆盖〉人工苗圃无遮阴〉原始林下去除枯枝落叶〉原始林下自然生长。遮阴、裸露、嫁接树底下、模拟原生树生境去除枯枝落叶的当年苗高无差异。苗床遮阴的当年保存率较高,嫁接树底下次之,苗床裸露和模拟原生树生境去除枯枝落叶的最低。[结论]该研究为百山祖冷杉的扩大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章古台沙地针叶树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班克松(Pinus banksiana)、澌上干松(Pinus contorta)、黑云杉(Picea mariana)、白云杉(Picea glauca)、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pai)、辽东冷杉(Abies holophylla Maxim)、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8种针叶树引种到章古台沙地8a后的试验结果、重点对各树种的树高、地径、保存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班克松在生长量(树高、地径)、保存率方面表现最佳、其高生长超过对照(樟子松)74%;在抗虫性方面,以云、冷杉表现最佳,到目前没有发现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5.
张广才岭上部寒温地带生长的原始云冷杉林,经采伐后迹地次生演替成为亚高山禾草草甸。本研究应用新技术5ZP-10型化学灭草专用喷雾器,在草地喷洒灭生性除草剂进行整地和抚育幼林,其结果:灭草效果在95%以上;抚育后的云杉幼林年平均高生产量是人工刀抚282%,落叶松是人工刀抚192%;幼林保存率由10%提高到80%以上,并使草甸化的迹地;恢复云冷杉林的时间大大缩短,为草甸化迹地天然和人工更新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沙冷杉又名沙松、杉松,属松科冷杉属常绿针叶树,大乔木,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之一,由于它的株形挺拔美丽,叶色浓绿,枝叶茂密,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绿化树种。沙冷杉不是鹤北林业局的乡土树种,于2008年引进沙冷杉种子在四方山苗圃进行播种,目前沙冷杉苗木苗高3.2cm、地径2mm、主根长8~10cm、侧根数  相似文献   

7.
郭清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65-166
在沿海沙质土壤开展巨尾桉、刚果12#桉和细叶桉造林试验研究,并以柠檬桉作为对照。研究表明,巨尾桉、刚果12#桉和细叶桉造林成活率82.0%-98.0%,4 a生时保存率64.0%-90.0%;三种桉树生长量超过柠檬桉,其中巨尾桉生长最快,4 a生时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比柠檬桉大78.3%、93.6%和578.1%;三种桉树受风害较轻微,风斜比例为5%-19%,而柠檬桉受风害比例达86.2%。巨尾桉、刚果12#桉和细叶桉可应用于沿海地区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凋落物动态特征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方法】以梵净山冷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凋落物中N、P、K和Mg含量及其年归还量。【结果】冷杉林的年凋落量为5 625.8 kg/hm~2;冷杉林的凋落物主要以落叶、落果、落枝和其他碎屑为组成部分,其中以落叶含量最多,占总凋落量的48.37%,凋落量的月变化模式呈现出10—11月、4—5月达到两个峰值;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大小顺序为:NKPMg;N、P、K、Mg的年归还量分别为:38.83、4.28、14.59和0.09 kg/hm~2;梵净山冷杉凋落物4种组分的养分年归还量中,落叶的养分归还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成分,占总归还量的52.65%。【结论】冷杉凋落量和养分归还量中,梵净山冷杉落叶都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9.
周顺得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65-166,206
桉树是闽南丘陵山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几年来营造的桉树无性系以巨尾桉和尾巨按为主,桉树品种较为单一,对桉树可持续经营不利。为此,在云霄县开展了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栽培选择试验。研究表明,参试的lO个桉树无性系中,广3、M1、T5、ZL11、T4和ZL9等6个无性系造林保存率高,达80%以上,而受风害比较轻微;这6个无性系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4m,年胸径生长量4cm。初步认为这6个无性系为闽南山地优良的桉树品种。  相似文献   

10.
白龙江林区内分布着大量的冷杉属树种,由冷杉与各种植物组成的森林群落是白龙江林区的典型植物群落。冷杉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导致冷杉林资源被严重破坏。以白龙江林区冷杉的常见病虫害——冷杉幼苗立枯病、煤污病、立木腐朽病、冷杉球蚜、冷杉梢斑螟、冷杉芽小卷蛾和松叶蜂为例,对其发病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Juvenile hormone: identification of an active compound from balsam fi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esquiterpenoid ester with high juvenile hormone activity for Pyrrhocoris apterus (L.) was isolated from balsam fir, Abies balsamea (L.) Miller, and identified as the methyl ester of todomatuic acid.  相似文献   

12.
对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收集到的6份有斑百合资源在沈阳地区进行了迁地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有斑百合在迁移地存活率较高,栽植第1年存活率均在75%以上,但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它们的开花物候期差异不大,最大差异幅度10 d;除BH27、BH41外,其他4份材料株高比原产地高;在迁移地的茎粗除BH99没有变化外其他资源均有增加;除BH106外其他5份资源的叶形在迁移地均变宽;6份种质都能正常开花,且花朵数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竹蛏的性腺发育形态,将其分为4个等级;亲贝性腺成熟度和活力是成功催产大竹蛏的首要因子.在2009年,先后3批次各按自然排放法(实验组1)和开放式流水刺激催产法(实验组2:流速15 cm/s;实验组3:流速25 cm/s),对性腺成熟的大竹蛏亲贝进行了催产(获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产卵量和孵化率方面,流水刺激催产的实验组2和实验组3均高于自然排放的实验组1,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 097万粒、2 807万粒、2 940万粒,平均受精率分别为58.5%、82.0%、51.2%,平均孵化率分别为22.6%、69.9%、73.6%;3个实验组的幼虫成活率与变态率差异不显著.由此认为,采用大竹蛏潜穴后进行开放式流水刺激是良好的催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柚木林植被恢复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引种栽培柚木进行定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生长年份的增加,柚木种群高生长和茎生长均表现出较大的生长速率,修枝处理对柚木高生长和茎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茎生长差异性显著.种植后的第4年年生长量为最低.柚木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模数显著降低.柚木前期生长过程中树高与地径以及树高与树冠面积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野生渥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的渥丹组织培养方法。[方法]以野生渥丹不同部位的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茵时间、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不同的灭菌时间对鳞片污染率的影响不同,均随着灭菌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不同部位的鳞片污染率差异较大,外部鳞片污染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内部鳞片污染率最低。随着升汞溶液消毒时间的增加,各部位鳞片的增殖系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以中部鳞片为外植体,灭茵时间为6+6(min)的效果较好,污染率为59.5%,增殖系数为2.57。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2.0mg/L,增殖系数为4.08。[结论]该研究为保护渥丹种质资源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巨桉叶片营养DRIS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巨桉叶片营养诊断的采样时间、诊断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桉适宜的叶片诊断采样时间为24月龄,采用P/N、N/K、P/K作为诊断指标,得出N∶P∶K的适宜值为1∶0 064~0 067∶0 363~0 366。需肥顺序为:第三年为P>K>N,第四年为K>N=P。  相似文献   

17.
渥丹百合种内居群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渥丹百合种内10个居群的茎、叶、花、果实、种子的25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不同居群的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类学性状可将渥丹分为变种有斑百合、黄花渥丹和大花百合。大花百合比有斑百合的叶宽且短,花瓣长且宽,花粉生活力低,种子有胚率低;黄花渥丹比有斑百合叶长且宽,花瓣长且宽,种子有胚率和发芽率低。有斑百合与黄花渥丹亲缘关系较近,与大花百合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8.
对武平县尾叶桉U6、巨尾桉DH3229 2个桉树品种前期(1、2和3年)生长及抗冻害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尾叶桉U6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巨尾桉DH3229;2年生巨尾桉DH3229抗冻害能力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3年生巨尾桉DH3229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综合2个桉树品种前期生长及抗冻害情况,武平县发展桉树速丰林宜选择巨尾桉DH3229。  相似文献   

19.
雷州半岛桉树不同品种和树龄对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雷州半岛2种主要桉树品种刚果12W5(Eucalyptus ABL 12)和尾叶桉U6(Eucalyptus grandis U6)不同树龄不同部位对磷素养分的吸收特征和年际磷需求量。结果表明:1年生刚果12W5和尾叶桉U6磷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但是1年生后植株磷质量分数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幼龄期时磷素主要分布在叶和枝中,随树龄增加树干、树皮和根中磷素有增加的趋势;磷素对不同树龄的桉树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2种桉树的干物质量均为树干最大,树叶最小,各器官干物质量排序为:干>根>枝>皮>叶;从磷效率来看,单位质量磷对刚果12W5干物质量的积累量比对尾叶桉U6干物质量的积累更加显著,表明刚果12W5对磷素需求低于尾叶桉U6。因此,在桉树生产中应注意因树种、因树龄进行磷素的施肥与管理。图4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