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洞口镇天井村某种猪场饲养的仔猪群中先后发生15起以高热、下痢、急性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率42%,死亡率20%,多数仔猪发病后1~3 d内死亡,发病不分年龄大小均可发病,但20~50日龄仔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疫病严重困扰着该场种猪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二)临床症状发生于冬春气候多变或多雨潮湿季节,发病率不高,但一窝发生1~2头则很快全窝发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痢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 3d以内发病 ,发病率高 ,死亡率也高 ,是危害哺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临床以病仔猪排出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当一窝中有 1头乳仔猪发病时 ,就会迅速传染给全窝 ,如不及时积极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就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 ,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1 流行特点1 1 易感动物主要感染 1~ 3日龄仔猪 ,致死率很高 ,1周龄以上仔猪发病较少。1 2 传染源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 ,病菌由粪便排出体外 ,污染产床、用具、母猪乳头和皮肤 ,仔猪吮乳或舔母猪皮肤等时感染。发…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感染了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是出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特征 ,尤其以 1~ 5日龄仔猪发病最多 ,病程短而死亡率高。仔猪白痢在临床上以排灰白色、有腥臭味的浆糊样稀粪为特征 ,主要发生于 1 5~ 2 5日龄仔猪 ,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现笔者针对铁力市桃山镇养猪大户对该病的防治经验 ,归纳整理如下。1 流行特点  黄痢 :本病多发生于生后 1~ 5日龄的仔猪 ,同窝仔猪中发病率很高 ,常在 85 %以上 ,死亡率高 ,有时可造成全窝死亡 ,发病没有季节性 ;白痢 :多发生于 1 5~ 2 5…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情况2015年11月至今年3月,我镇前后有11个养猪场的153窝仔猪,36个散养户的57窝仔猪,均从不同程度的拉稀症状。从发病日龄看,从出生数小时到10日龄,主要拉腥臭黄色稀便,内含凝乳片;10~30日龄的仔猪,主要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糨糊状腥臭粪便;从发病死亡看,规模场先是由一头开始,在传染其他仔猪,每窝1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30%~40%,最高可达100%,死亡率达30%~50%;10日龄以上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散养户仔猪发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998年8月底至9月中旬,我集团下属种猪场一生产区连续出现产后多窝仔猪相继发病,发病率约80%,多见于1周龄以内仔猪,10~30日龄仔猪也有发生,死亡率高达25%。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于1~3d天后开始发病,全窝仔猪相继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3d以内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临床表现以病仔猪排出黄色或白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当一窝中有一头仔猪发病时,就会迅速地传染给全窝。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损失很大。这种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与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疫病,它是一种急性的高度接触传染病,仔猪十分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出生后几个小时到断奶后两周内的小猪,尤以1~3日龄的出生仔猪多发,病势急,造成仔猪出现严重败血症、腹泻和衰竭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来,笔者发现本地养猪场发生较多类似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发下。1流行病学发生伪狂犬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主要是在仔猪出生后一周内发病,一窝仔猪先有一头感染,然后蔓延全窝,导致仔猪很快死亡。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初生仔猪均见发病。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天气闷热,在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场广泛存在的常见病,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大量的药物开支,还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大肠杆菌菌群多、抗原结构复杂(O抗原、H抗原、K抗原),加之地方差异,控制难度较大。1流行特点黄痢主要发生于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多见,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有时可使全窝死亡。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多见,一窝仔猪中陆续或同时发病,每当气候变化(如雨雪、寒流等)时,发病数量显著增多。2病因黄痢的传染源是带菌母猪。病原菌随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9.
1流行病学仔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和白痢。仔猪黄痢潜伏期短,生后12小时内即可发病。本病常发生于生后1星期内,一般1~3日龄发病较多,而且死亡率高,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本病的发生与产房卫生  相似文献   

10.
1流行病学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尤以10~2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也最为严重,1月龄以上则很少发生.本病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发病率为30%以上,死亡率一般在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黄白痢是指仔猪黄痢、白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一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的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在家畜中以猪的发病率较高 ,其中成年猪症状轻微 ,很少发生死亡现象 ,但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后可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感染仔猪死亡率较高 ,严重时可达 1 0 0 % ,现将笔者遇到的一起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1 2月 2日 ,铁岭市某猪场的一栋产仔舍内一窝产后 3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 ,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 ,1 2小时内 ,8头仔猪全部死亡 ,接着本病开始在这栋猪舍内传开 ,发病仔猪多为 2 0日龄以内。发病后 ,该场兽医人员立即采用抗菌素药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突然死亡,然后波及全窝;病猪多为精神不振,挤堆,毛乱,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脱水,昏迷,死亡。仔猪白痢患猪多为15日龄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稀粪,精神沉郁,畏寒,消瘦,最后多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养猪场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白痢,其中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产后2~6 h即可发病,1~6日龄仔猪发病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2.28%,死亡率可达68.41%~100%.仔猪黄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肛门失禁、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精神不振、消瘦等,常于12~48 h内死亡;仔猪白痢7~50日龄仔猪均可发病,尤以15~35日龄仔猪常见,发病率较高,约为87.32%,死亡率较低,为25.31%左右.仔猪白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排乳白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消瘦、行动迟缓、拱背、被毛无光泽等,病猪常于3~7 d内康复或死亡.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又称新生猪腹泻,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本病在养猪业中较为常见,无论是大型养猪场,还是传统式家庭养殖都有发生.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后7日龄内的乳猪,尤以1~3日龄的乳猪发病最多,同窝仔猪中发病率很高,常达90%以上,病死率也很高,有的全窝死亡,耐过及治愈的仔猪长势不均,断奶重降低,且断奶后发生腹泻的危险性更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151龄仔猪,以10~20日龄内发病最多,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多能自愈,但影响生长发育。目前,从仔猪黄自痢病料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猪场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白痢,其中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产后2~6 h即可发病,1~6日龄仔猪发病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2.28%,死亡率可达68.41%~100%。仔猪黄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肛门失禁、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精神不振、消瘦等,常于12~48 h内死亡;仔猪白痢7~50日龄仔猪均可发病,尤以15~35日龄仔猪常见,发病率较高,约为87.32%,死亡率较低,为25.31%左右。仔猪白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排乳白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消瘦、行动迟缓、拱背、被毛无光泽等,病猪常于3~7日内康复或死亡[1,2]。  相似文献   

17.
1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特点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是初生仔猪的~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排黄色液状粪便。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由粪便尿液排菌污染乳头和皮肤,乳猪吮乳、舔母猪时被传染,被感染的仔猪又成为新的传染源。本病多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多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开始1~2头发生,继而全窝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100%,特别是刚产的第2天就开始排黄水的病仔猪,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特点1.仔猪黄痢一般发生在初生至7日龄,以1~3日龄者较多。传染性较强,常波及一窝子猪的90%,甚至100%,病死率较高,有的全窝死亡;仔猪白痢一般发生在7~30日龄,以10~30日龄者较多,30日龄以后由于子猪抵抗力逐渐增强,很少有发病。发病率可达30%~80%,病死率较黄痢低,但仔猪的生长发育受阻,常成为僵猪。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 (低温高湿时多发 )。 2 0 0 1年 8月 5日至 9月 1 5日 ,广东某猪场发生的流行性腹泻却是在气候炎热、环境温度 35~ 37℃、空气干燥的夏秋季节 ,而且是临断奶的母猪、哺乳仔猪最先发病 ,之后呈阶梯式传播 ,即一个单元腹泻结束后下一个单元又开始 ,发病日龄逐渐向前推进至 2~ 3日龄。仔猪发病率 1 0 0 % ,死亡率 3.43% ,哺乳母猪发病率 2 8.94% ,死亡率零 ,妊娠母猪发病率 1 % ,死亡率零。这说明此病的发生已不完全带有明显的季节性 ,不出现较高的哺乳仔猪死亡现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