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生态安全的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生态安全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由于对旅游与环境关系缺乏科学认识,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引发了旅游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环境严重污染等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基于旅游生态安全的视角,提出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切实搞好旅游环境保护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阐述森林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内容,提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蔚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蔚县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分类体系,对蔚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8个大类、21个亚类和36个基本类型,并确定了主要旅游单体资源137个,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在树立文化旅游主题、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推广文化旅游形象、优化文化旅游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蔚县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相融合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综合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的污染源,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并结合实例探析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东灵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风景区的旅游资源 ,对东灵山风景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旅游旺季游客过多、淡季游客少、草甸退化 ,环境污染等资源与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的成因 ,提出了相应的游客分流、生态环境保护、景区经营管理等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旅游交通出行链对鄂西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区的区住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旅游资源特征,旅游环境现状及其开发优势,并通过定量分析阐述了鄂西地区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旅游扶贫开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探讨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概述国内外旅游对环境影响研究的成果及我国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旅游开发对生物环境(植被、动物)和非生物环境(土壤、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两方面的影响,并运用大量实例对其影响因子和表现做了分析,最后对处理好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竹类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述竹类资源、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竹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界定和特征分析,将竹类旅游资源划分为3个主类、7个亚类和53个基本类型,构建了竹类旅游资源分类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竹类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和等级评价标准.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对竹林生态环境资源进行评价,确立了相应的等级评价标准.研究将为科学分类和评价竹类旅游资源,设计竹类旅游产品、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与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主体行为优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然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后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一直是当前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尝试构建了旅游资源开发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诸多公众角色的相关利益主体图谱,分析了各个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行为特征,讨论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主体的行为优化体系与保障对策。还强调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商的自觉规范行为和政府的有效监管及服务行为,就需要依靠并优化社会公众有效的监督行为。而这些对策将成为实现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均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榆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尤以历史遗存、民俗风情独具魅力;但榆林的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在陕西省排名靠后.现就榆林地区旅游资源与其市场吸引力的矛盾进行相应分析和阐释,并提出五点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华侨域——锦绣中华的开发为例,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内涵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旅游景区的策划、规划、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华中农业大学旅游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校旅游发展现状,重点针对高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高校旅游项目内容形式、高校旅游系统建设及高校旅游特色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了一套旅游规划方案,旨在从规划的角度突显高校旅游特色,以期为高校旅游开发提供一条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森林生态旅游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回顾了生态旅游与森林旅游的概念与实践内涵,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基本认识,分析了森林旅游、 生态旅游及森林生态旅游三者的差别及相互关系,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中存在的在实践和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娟 《绿色科技》2013,(12):230-231
指出了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由专业信息化阶段、数字旅游及数字景区阶段,发展到智慧旅游阶段,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旅游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为例,在对其智慧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针对其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旅游地营销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优质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为终点,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必须在分析市场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在充分理解乡村旅游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及其市场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旅游营销主体、客体及内容、营销工具几个方面,提出了基于4P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构建节约型旅游理念,包括旅游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3个层面和旅游者的行为4个方面。习前我国旅游业存在着诸多浪费现象,如缺乏科学论证造成水土及植物资源的浪费、景观开发上的各自为政、招商引费无序、风景名胜区私搭乱建以及游客在游览中的浪费等。为此提出了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完善招商引费机制、服务设施、以节约为本、倡导节约型文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属性与价值,探讨了长白山科学文化资源与旅游形象定位,对长白山休闲旅游地旅游形象的传播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长白山休闲旅游景区的导游产品及导游服务要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传播者,以此树立长白山国际休闲旅游名山的科学形象、文化形象、诚信友善的形象,获得满意体验的旅游者是旅游景区形象的最忠实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8.
何艳萍  胡道华 《绿色科技》2013,(11):236-237
探讨了旅游的教育功能开发,包括发展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促使国人素质提高,使旅游业与教育业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属性与价值,探讨了长白山科学文化资源与旅游形象定位,对长白山休闲旅游地旅游形象的传播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长白山休闲旅游景区的导游产品及导游服务要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传播者,以此树立长白山国际休闲旅游名山的科学形象、文化形象、诚信友善的形象,获得满意体验的旅游者是旅游景区形象的最忠实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20.
构建节约型旅游理念,包括旅游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3个层面和旅游者的行为4个方面.目前我国旅游业存在着诸多浪费现象,如缺乏科学论证造成水土及植物资源的浪费、景观开发上的各自为政、招商引资无序、风景名胜区私搭乱建以及游客在游览中的浪费等.为此提出了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服务设施、以节约为本、倡导节约型文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