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种是蚕桑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养蚕成败.要提高蚕种质量,首先从"桑"抓起,优质的桑叶是蚕种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桑田管理的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蚕种是蚕桑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本文在对云南省蚕种业40年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蚕种业发展中存在养蚕环境质量下降、蚕种生产效益差、蚕种市场不规范、蚕种质量管理亟需加强的问题,并给出了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保障蚕种生产用种安全;合理规划蚕种生产布局,促进优质蚕种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蚕种产业化发展,增加经营效益;加强管理,规范蚕种流通秩序,以保障蚕种生产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蚕种是蚕桑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养蚕成败。要提高蚕种质量,首先从“桑”抓起,优质的桑叶是蚕种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桑田管理的加强。叶质的好坏除了和桑树的品种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桑园的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大小一方面来自于土壤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施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作为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重点省份,近几年蚕桑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种是蚕桑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提供优质蚕种是发展蚕茧生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蚕农的收入与蚕茧的质量,而优质蚕种的生产又要有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作保障,它是实现蚕种生产与销售经营规范化的需要,也是提高蚕桑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蚕种生产及经营的全过程就是蚕种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要保证蚕种质量,就必须对与生产及经营有关的一切内外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作为蚕种检疫对象的家蚕微粒子病,由于其传染途径的特殊性和危害性,更要求检验检疫工作必须始于蚕种生产之前,贯穿于蚕种生产之中,继续于蚕种生产之后.提高蚕种的综合质量,是蚕种生产行业和经营部门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蚕种生产行业及经营部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作为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重点省份,近几年蚕桑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种是蚕桑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提供优质蚕种是发展蚕茧生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蚕农的收入与蚕茧的质量,而优质蚕种的生产又要有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作保障,它是实现蚕种生产与销售经营规范化的需要,也是提高蚕桑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蚕种生产及经营的全过程就是蚕种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要保证蚕种质量,就必须对与生产及经营有关的一切内外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作为蚕种检疫对象的家蚕微粒子病,由于其传染途径的特殊性和危害性,更要求检验检疫工作必须始于蚕种生产之前,贯穿于蚕种生产之中,继续于蚕种生产之后。提高蚕种的综合质量,是蚕种生产行业和经营部门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蚕种生产行业及经营部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蚕种进出库与催青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体的整齐度、强健度,是蚕茧优质高产的基础工作。因此,只有重视蚕种进出库与催青的技术管理,才能保障蚕桑生产顺利进行。现将蚕种进出库与催青技术总结如下。1、蚕种的进出库技术管理蚕种的进库和出库是冷库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首和尾,也是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重要关口。进库蚕种的质量是冷库工作的基础,出库蚕种的质量是对冷库工作的检验。因此,严把进出两大关,加强进出库管理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蚕种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的蚕种是蚕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如何加强原蚕点管理,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是蚕产业的关键。该文介绍了海安县蚕业发展现状,分析原蚕点管理存在生产任务落实困难、桑园生产性能低效益差、基础设施薄弱、养蚕技术落后等问题,并提出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研究并推广先进养蚕制种技术和加强桑园管理提高生产性能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结合杭州蚕种场生产发展现状,从人员队伍建设、完善生产配套、加强桑园管理、制定技术规程、落实消毒防病措施、重视蚕种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稳定蚕种生产总量、提高蚕种质量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杭州蚕种场生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柞蚕卵孵化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良种是柞蚕丰收的基础,蚕种(卵)孵化率的高低是蚕种质量是否达标的关键指标.蚕种(卵)孵化率低,不仅直接影响蚕农的养蚕收入,而且影响蚕种场的质量信誉和经济效益.近几年一些蚕种场因蚕种(卵)孵化率低,使得蚕农与其经济纠纷不断发生.因此,提高蚕种(卵)孵化率是蚕种场制种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总结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的措施,包括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强化防微意识,控制毒率;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注重生产中几个关键环节等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蚕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生产中零工工价越来越高,使蚕种生产中单张成本逐渐增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依靠增加投入加大产出是不够的.因此,提高单产(克蚁制种量)就成为降低制种成本行之有效的措施.所谓提高单产就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加强管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获取更多的产出,而克蚁制种量的增加就意味着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践证明蚕种单产的高低不仅是量的问题,而且与质紧密相关,克蚁制种量高的品种、批次,蚕种质量相对来说也是好的.  相似文献   

12.
提高烟叶质量管理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烟叶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每个烟叶生产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包含从育苗到仓储的全部生产过程.介绍了提高烟叶质量的途径,即在生产中加强队伍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加强收购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越年蚕种的冬季保护(浴消和冷藏)是蚕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浴消整理工作是否适时合理、认真细致,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和孵化率,是影响蚕种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按照蚕卵冬季生理要求,掌握标准,认真操作,杜绝差错,加强浴消技术处理工作,确保越年蚕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体的整齐度、强健度,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对蚕茧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因此,农户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都希望既要蚁量足、蚁体强,又要一日孵化率高的蚕种。通过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其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体的整齐度和强健度,以致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对蚕茧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农户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都希望既要蚁量足、蚁体强,又要1日孵化率高的蚕种.通过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中的一个首要基础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体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对蚕茧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因此,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都希望蚕种既要蚁量足、蚁体强健,又要实用孵化率高.作为蚕种生产和推广人员来说,如何提高蚕种实用孵化率就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蚕种实用孵化率的高低与催青中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温度对胚胎发育快慢、孵化率高低起主导作用.因此加强催青中的技术处理,是提高蚕种实用孵化率的关键.其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在柞蚕的良种繁育中,柞蚕良种是发展柞蚕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生产,因此柞蚕在4个不同虫期的选择,无论在品种选育、原蚕种改良方面,还是在品种复壮、提高蚕种质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柞蚕界还没有固定的选择标准,在这里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浅谈一些看法。一、柞蚕4个不同虫期的选择(一)卵期选择应选择卵粒大,整齐度好,卵形均匀,卵色一致,呈深褐色的种卵。  相似文献   

18.
李巨绘 《吉林农业》2011,(8):132-133
蚕种生产是整个蚕业生产的基础工程,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业的发展。而原蚕饲养更是蚕种生产的源头,是蚕种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纵现我国众多蚕种生产单位目前普遍面临的困境如蚕种质量不稳定,蚕种繁育系数偏低,原蚕基地不好找,蚕微柱子病不好控制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生产源头即原蚕饲养出了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须从小蚕饲养管理上抓起。笔者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浅谈一种较为科学的小蚕饲养形式,即小蚕共育在蚕种生产上应用的效果,着重分析了小蚕共育在实践生产中的优势、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措施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用柞蚕种茧80%以上在吉林省生产繁育,吉林省有30多家柞蚕种生产经营企业,这些企业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技术管理、工作管理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蚕种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一些“粗制滥造”现象。因此,在吉林省建立柞蚕种繁育标准化尤为重要。标准化的推行会更好地规范各蚕种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蚕种质量,增加企业效益,继而会有效推动吉林柞蚕种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营林管理护林工作是林业生产建设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林业生产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营林护林管理,提高日常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是提高营林生产效率、促进林业生产、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保持林区经济长效、稳定、繁荣发展的要素;是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林区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是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统一、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进一步加强营林护林管理工作,对生态环境及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