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现状与"十二"五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张跃彬 《中国糖料》2011,(2):75-76,80
介绍了云南省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云南省甘蔗产业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甘蔗产业发展对策和"十二"五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2.
云南甘蔗生产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云南省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种植状况,利用云南省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1949—2012年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单产的变化趋势;并利用近年来云南分县的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甘蔗产量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单产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期为云南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甘蔗品种布局及种植类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期完成的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种植情况的统计结果,分析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品种、种植类型的布局以及现代甘蔗农艺技术的推广现状,揭示云南省甘蔗种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能源甘蔗开发燃料乙醇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能源甘蔗开发燃料乙醇的优势与潜力,论述了云南省发展能源甘蔗、开发燃料乙醇的条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澜沧县糖料甘蔗高产创建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总结了澜沧县两年来旱地甘蔗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今后发展甘蔗高产创建的建议,为云南省各项目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蔗是我国的主要制糖原料 ,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多年来 ,由于甘蔗种质资源多样性遗传背景不清和优良种质贫乏 ,育种亲本材料比较狭窄 ,我国一直难于育成具有重大突破的优良品种。深入研究甘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优良种质的鉴定评价 ,将为分子生物技术在甘蔗品种上的改良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遗传背景清楚的优良种质材料。 1996年至 2 0 0 0年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担实施了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良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糖料》2009,(3):F0002-F0002
2009年5月21-23日,由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云南省甘蔗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合同签订暨2009年中期工作会”在云南弥勒顺利召开,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以及各研究室主任、体系功能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60余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农科院范源洪副院长向大会作了致辞、云南省农业厅、广西农业厅分管甘蔗的相关处室领导、弥勒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兴标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建于1956年,位于红河州开远市,为云南省级公益性科研单位,系国家农业科研百强所之一。1988年在瑞丽建有内陆甘蔗杂交育种基地。主要任务是根据蔗糖产业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重点解决不同发展历史时期云南乃至西南甘蔗生产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智能化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肥水耦合灌溉技术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效应,展望了应用这些灌溉技术对促进云南省甘蔗生产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云南省弥勒县甘蔗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12月 2 3~ 2 8日连续五天的霜冻为云南省十年罕见 ,使成片的甘蔗变得一片枯黄。据云南省勐海县和耿马县初步统计 ,勐海县有 80 %~ 90 %的甘蔗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估计损失达十多万吨 ,耿马县有 1万公顷甘蔗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云南省甘蔗研究所调查结果 :一部分蔗区甘蔗从地上部分至生长点 90 %以上被冻坏 ,如果不能及时压榨 ,到 2~ 3月份气温升高 ,这部分甘蔗就会枯死 ,对蔗农来说将是产量上的巨大损失。  这次霜冻是祸是福 ,一时难以评定 ,但对蔗农和部分糖厂来说 ,损失是已成定局的事了 ,但或许它将是全省蔗糖结…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3月14日,云南甘蔗生产机械化推进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在云南德宏成功举行。这是云南省首次就甘蔗生产机械化主题举办如此大规模、高规格推进活动,被称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活动包括现场作业演示及研讨两部分内容。早在2013年,中国农机化协会就曾经组织力量就甘蔗生产机械化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当时云南甘蔗生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省沧源蔗区2010年甘蔗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甘蔗生长需求,但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结构不合理、灌溉条件差、施肥不科学、机械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蔗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第十一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15个品种5个参试点2年新植、1年宿根的甘蔗产量、甘蔗含糖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通过方差、相关性和聚类分析表明,甘蔗品种(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最大,其次是甘蔗品种效应值;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云南蔗区的品种引进和布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25-28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中期工作会议在昆明顺利召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黄兴奇院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申时全处长、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陈跃副调研员、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张路成科长等领导出席  相似文献   

17.
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为制定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分析云南"十二五"甘蔗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具备的优势,提出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云南"十二五"甘蔗面积持续增长、甘蔗单产和糖分不断提高、甘蔗产业效益稳定增长、蔗糖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境外甘蔗种植成效显著;稳居全国第二大糖料蔗基地位置,形成我国甘蔗优势产区和完善的甘蔗产业体系,境外甘蔗发展前景广阔。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适度发展境内甘蔗种植面积,积极扩大境外甘蔗种植面积,着力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重点建设基础产能、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保障能力,以及培育新型主体和创建品牌,全力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第十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13个品种6个参试点2年新植、1年宿根的甘蔗产量、甘蔗产糖量及甘蔗含糖为对象进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通过遗传变异、方差和相关性分析表明,(1)各试点甘蔗产量和甘蔗含糖分遗传率中等到高,甘蔗产量的遗传变异比甘蔗含糖分遗传变异大;(2)甘蔗品种(基因)效应最大,其次是年份效应和基因环境互作效应,表明甘蔗新植与宿根有差异,基因与环境有互作效应;(3)试点间甘蔗产量及甘蔗含糖分的相关性多数较高.试验点的选择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甘蔗研究所位于云南开远市灵泉东路363号,职工100人,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12人,硕士12人,拥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创新带头人3人,中国糖业发展专家1人,国家甘蔗品种审定委员会会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连续两年在云南省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蔗区进行了甘蔗光降解地膜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光降解地膜在甘蔗栽培上使用不但能达到普通地膜具有的增温、保水等功能,同时能够光降解;光降解地膜4号的降解速度及降解失重较适合该公司蔗区甘蔗栽培习惯及气候条件;4号膜诱导期为33—36天,崩裂期为51-62天,光降解地膜当年的降解失重率为41%-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