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小麦新品系天9220—12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天882作母本,天选37号作父本,采用系谱法经连续5a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在2004—2005年度天水市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6550.5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43.OO%;在2005—2006年度甘肃省冬小麦陇南片川区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6858.0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0.90%。该品系株高100cm左右,穗长平均9.0cm,千粒重36.3g,容重792~819g/L。籽粒含粗蛋白136.6g/kg、赖氨酸4.29g/kg、湿面筋211.4g/kg,沉降值33.2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高抗,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2号、水4、水14等小种表现免疫,对条锈混合菌的反应型为3/5/5。该品种适于天水市及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甘肃省陇南市为研究区,以陇南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和1997~200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陇南市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的趋势,并计算了各县区各种建设用地类型的区位熵,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陇南市各县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纹党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党参同属,以根入药,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强身、补血、抗癌的功效,是甘肃省"四大名药"之一,在我国已有1 000多年药用历史。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年均气温15℃,年有效积温4 517.8℃,无霜期262d,年平均降水量445mm,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为纹党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尤以文县中寨所产纹党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陇南市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康县是陇南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甘川交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康县的核桃栽培具有悠久历史,但栽种品种繁杂,良莠不齐。近年来,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康县大力推广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年嫁接核桃树在50万株左右,对嫁接的核桃在前三年进行整形修剪,核桃树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陇南市农科所科研人员经过10余年的辛勤工作,成功培育出了武都18号后又一高产优质抗锈小麦新品种武都19号,在完成了各项试验程序后,于2017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并在省科技厅进行了成果登记。小麦新品种武都19号适宜陇南市半山干旱、半干旱区、徽、成盆地及低半山河谷川台地区种植。该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较高的丰产性能、突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6.
陇南市中药材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陇南市中药材生产在全国、甘肃省范围的比较优势及9县在全市的比较优势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陇南市整体上及9县的中药材生产与全国和甘肃省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显著的比较优势,9县在陇南市的比较优势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优势均主要来源于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较低或处于劣势。并提出陇南市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康维起,甘肃良源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带领的团队先后被人民网、央视、新华网、新浪、人民日报、甘报、鑫报及欧盟等国内外主流媒体采访报道,电商团队成员被评为"2014感动陇南十大新闻人物",同时获得2014"礼县电子商务重大贡献奖",2015年被评为"陇南市产业龙头企业"同年获得"甘肃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15年获得"甘肃省优秀网点""陇南市十佳网店"同时被授予第二届"陇南市五四青年奖章"。2015年"陇南市首届青年电商扶贫  相似文献   

8.
正10月29-31日,全省现代肉鸡生产技术培训班在陇南康县成功举办。培训班由甘肃省畜牧业协会和甘肃省农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陇南市畜牧兽医局和康县畜牧兽医局协办。陇南市畜牧兽医局、康县人民政府、康县畜牧兽医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省畜牧业协会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甘肃省天水市和陇南市梅花鹿养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和陇南市境内的梅花鹿养殖企业和个体户进行实地走访,对其梅花鹿产品开发、深加工及销售现状、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天水和陇南境内自然环境优越,适宜梅花鹿养殖,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和陇南两市梅花鹿养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17号是以绵阳87-43为母本、自育品系8358-141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08—2010年甘肃省区域试验(川区组)中,2 a平均折合产量6 093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0.80%。在2010—2011年度甘肃省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5 523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平均增产5.20%。株高102.00 cm,穗长6.00~9.00 cm,千粒重44.10 g。籽粒含粗蛋白143.90 g/kg,湿面筋223.10 g/kg,沉降值24.30 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度抗病,成株期对条中29号、HY8、条中33号及混合菌表现免疫,对水4表现中抗,对条中30号表现感病。适宜在陇南市半山干旱、半干旱区、徽成盆地及低半山河谷川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康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东邻陕西略阳县,南接陕西宁强县,西连陇南市武都区,北隔西汉水(犀牛江)与成县相望。康县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少,湿度大,蒸发小,霜期短,植被良好,物产丰富,具有“中国绿色名县”称号,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西北蚕桑重点基地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3号是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其亲本组合为SXAF4-7/87-121.2004-2005年度在天水市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7 578.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65.20%,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2005-2006年度在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7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10.30%,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菌混合菌中感,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1号、条中32号及致病类型水4、水7和水14免疫.籽粒含粗蛋白13.64%、赖氨酸0.42%.适于在天水市和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渭河灌区地膜马铃薯复种大葱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度区,年平均气温10.2℃、≥10℃的积温2 500~3 700℃、无霜期150~240 d、降水量420~610mm。现有耕地39.0万hm2,具有灌溉条件的仅有2.49万hm2,分布在渭河、藉河、葫芦河、牛头河、榜沙河流域的川道地区,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地处南部山区,海拔在1 900~2 100 m,无霜期180 d,年均降水量700 mm,其中6—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为了充分利用当地高山地区夏季凉爽、雨热同期、光能资源丰富的气候资源优势,陇南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在充分考察、论证、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大蒜间套复种栽培模式,实现了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15.
正以甘肃省陇南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连清")样地数据为支撑,与该市林地变更中期成果做对比,分析样地地类与林地变更同位置小班地类异同,以验证林地变更区划的精准度,并就这两项调查体系的衔接提出建议。1研究区概况及连清样地布设研究分析区域为甘肃省陇南市11县(区、总场),不包括位于该市的两省直单位——白水江林业局和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陇南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气候在横向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3月12日,甘肃省副省长陆武成冒着风雪来陇南市成县调研,在陇南市市长李峰,成县县委书记者永明等人的陪同下深入索池乡、小川镇实地查看和现场询问了农民朋友产业结构调整后增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对陇南市宕昌县、岷县、武都区的32个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土壤样品采样测定,对照甘肃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土壤标准,分析评价了陇南市中药材基地的土壤环境现状。结果显示,陇南市中药材基地土壤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32个中药材基地土样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之内,均符合国家无公害中药材环境质量标准,适宜中药材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麦积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秦岭北麓,渭河中游。东接陕西省宝鸡县、凤县,南临秦州区、陇南市两当县、微县,西靠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辖区横跨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秦王川园区距省道201线2.0 km,海拔1 950 m,年平均日照时数2 659 h,日较差12.7~15.0 ℃,光照条件有利于日光温室甜瓜生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弱,含盐量超过3 g/kg.经甘肃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测定,耕作层土壤含有机质10.8 g/kg、全氮0.93 g/kg、速效磷5.3 mg/kg、速效钾90 mg/kg,pH 8.15.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甘肃省陇南市1997—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陇南市经济、人口、能源等数据为基础,利用SD仿真模拟的方法来计算1997—2012年陇南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碳排放量。并依据16年的历史发展数据,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和检验陇南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碳排放的研究。通过历史数据检验、计算出SD模型的可靠性。对模型进行灵敏度检验过后,对不同情景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