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新 《畜禽业》2012,(4):70-71
<正>鸭疫里氏杆菌病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0,(4)
鸭巴氏杆菌病亦称鸭霍乱,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饲养管理差、各种应激等环境条件下。通过对养殖户送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感染,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9,(12)
鸭霍乱病由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呈世界分布,传播较快,主要危害育肥期鸭和成年鸭。该病临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通过临床初诊结合实验室检查能对该病进行确诊;预防该病必须加强鸡场管理,定期接种疫苗,有发病征兆的用抗生素进行大群预防。治疗该病首选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感染严重的病鸭建议采用注射方法给药,效果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4.
李相广 《畜禽业》2010,(6):95-95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本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8)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和败血性疾病;是一种目前尚无很好防治措施,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建昌鸭在15日龄后,便开始了整天的放牧,其中以河沟、湖塘放牧为主,此阶段,因建昌鸭较小,体质弱,若饲养环境差,建昌鸭易患巴氏杆菌病,本市养殖户张某饲养的商品建昌鸭发生了该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尧成 《畜禽业》2019,(1):41-42
针对鸭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式进行分析。患病鸭多具有精神萎靡不振、呼吸困难以及腹泻等症状。在明确其体征与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发挥科学预防、积极治疗的作用,降低鸭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减少对养殖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我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荣正 《畜禽业》2013,(8):88-8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本文主要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麻沙镇是养鸭大镇,每年出栏育成鸭30多万羽。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在我站门诊工作中发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困扰麻沙镇养鸭业的重要因素。各养鸭业主送来诊治的病鸭,75%以上是感染鸭疫巴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现将麻沙镇鸭疫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的原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与防治措施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基寿 《畜禽业》2013,(6):62-63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主要发生在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本病在感染群中发病率极高,有时可达90%以上。死亡率5%~80%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低温阴雨、潮湿寒冷季节严重。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所以给广  相似文献   

10.
王娟  凡捷 《畜禽业》2008,(4):80-81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周龄的雏鸭和青年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2004年以前,我地无该病发生,自2005年起,随着我县及周边地区养鸭业的蓬勃兴起,养鸭户迅速增加,其饲养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2006年  相似文献   

11.
胡占海  任波 《畜禽业》2019,(6):91-92
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分布较为广泛,临床上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又称为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可导致皮下出血性浸润、关节及脏器化脓性病灶,且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养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就羊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病症、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德兵  崔恒敏 《畜禽业》2002,(8):X008-X009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鹅、火鸡和各种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主要以神经症状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是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刷龄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0年,我县从湖北省阳新县引进雏番鸭饲养曾发生过该病,其后几年当地的麻鸭很少发生此病,但自2004年起,随着我县农民饲养麻鸭的规模扩大、数量剧增,此病也就不断发生。如今该病对我县的养鸭业影响很大,现将今春我县某养鸭户雏鸭暴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珍玉 《畜禽业》2013,(8):89-90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菌是由里氏杆菌引起的,又名鸭疫巴氏杆菌。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该病接触传染强、分布范围广,并保持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常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12年4月中旬鱼峰区某肉鸭饲养场饲养的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6)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也叫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以前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小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和慢性败血症,是引起28周龄小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当前养鸭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隆昌县正大力发展养鸭业,笔者就该病如何诊断、如何防治谈谈体会。1如何诊断1.1临诊症状  相似文献   

16.
鸡霍乱病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病原体污染了鸡群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当天气变化、长途运输或栏舍卫生差、通风不畅,鸡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该病发生。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鸡霍乱病不仅鸡发病,鸭、鹅也可感染该病死亡,统称禽霍乱病。就鸡霍乱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出血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该病也可见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发病后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能导致病牛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周龄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0年,我县从湖北省阳新县引进雏番鸭饲养曾发生过该病,其后几年当地的麻鸭很少发生此病,但自2004年起,随着我县农民饲养麻鸭的规模扩大、数量剧增,此病也就不断发生。如今该病对我县的养鸭业影响很大,现将今春我县某养鸭户雏鸭暴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我县岔庙乡百子村葛某于今年5月购进高邮麻鸭苗2000只饲养,当雏鸭饲养至19日龄时发病并在群内不断蔓延,陆续出现死鸭,其死亡数日渐增加,遂缴笔者前往诊疗。…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10)
<正>1禽霍乱的基本概念及现状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点。禽霍乱是多年来危害海门市养禽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该病也感染各种鸟类,多年来一直为国内外所重视,被列为重点防制的家禽疫病之一。在全国各地流行广泛而严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养禽户,该  相似文献   

20.
唐少刚 《畜禽业》2006,(7):39-4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该病以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巴氏杆菌有许多血清型,鹿巴氏杆菌属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生,很难在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附红细胞体感染呈现出暴发流行和与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趋势,死亡率不断升高,对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养鹿专业户的积极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