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感受吴觉农     
编者按:今年4月14日是当代茶圣吴觉农诞辰108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吴觉农先生的光辉业绩,特刊本文以资纪念. 大约十年前,我为中央电视台撰写大型电视专题片<话说茶文化>解说词时,其中专门有一集,是讲述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后来也以此稿为基础,写过一些介绍吴觉农先生生平的短文.因为上虞离杭州不算远,汽车一小时就到,我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专程去过一趟上虞,就住在吴觉农先生的学生老茶人刘祖香先生家中.  相似文献   

2.
《茶叶》1990,(1)
吴觉农先生是我的老师,又是我多年的领导,我参加茶叶工作,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开始的。他早年留学日本,专攻茶叶,以振兴华茶自命,不仅是一位世界上著名的茶叶专家,又是一位热爱祖国、热心改革创新的领导者。吴老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商品检验局  相似文献   

3.
解放初期,吴觉农先生住在上海斯高塔路(今山阴路)大陆新村十号,其居东邻九号便是鲁迅先生故居,鲁迅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最险恶也最光辉的岁月,这是一个中华民族永远纪念的地方。鲁迅逝世后,由于经济等原因,许广平女士搬往法租界霞飞坊居住,到解放时,鲁迅故居已儿易住户,面目全非了。1950年夏天,上海开始筹建鲁迅纪念馆,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自古以来被人崇为圣贤者,必有大功业之建树,并能影响一代人。当代茶圣吴觉农就是如此。今年是他诞生120周年,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以及当年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令我激动万分。敬撰此文,以申"高山仰止"之忱。我是医学界人士。1950年,千里负笈从福州到杭州入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招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留院,后又被卫生部于1956年调上海中医研究班学习,可谓第一代西学中。在数  相似文献   

5.
6.
《茶叶》1990,(4)
茶人之家基金会设立了五项奖励项目,1990年首先对吴觉农茶学奖学金、兴茶成果奖两项,进行初次试评,于1990年10月12日茶人之家基金会成立大会上隆重颁发。获得首届吴觉农茶学奖学金者,是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的两名学生。兹简介如下:赵正惠——他在1989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同年再次被推荐攻读茶叶生化博士研究生,他完成的硕士论文《调控茶叶品质的新技术》,评为全优,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攻读博士学  相似文献   

7.
林建志 《茶报》2004,(4):44-44
为了弘扬一代茶人的爱国、奉献、团结、创新精神,振兴中华茶文化,学会于8月28日上午,在四海百佛园的唐潮饭店四楼会议室,召开筹建当代茶圣吴觉农纪念馆预备会议。会议就为什么要筹建纪念馆的意义,以及如何建造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争取在明年4月14日当代茶圣吴觉农诞辰108周年正式建成作积极准备。会议还就筹建主题,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5,27(2):1-1
吴觉农先生(1897年4月14日-1989年10月28日),浙江上虞丰惠人,我国著名农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国农业,尤其是茶叶事业。他为改进我国茶叶生产制造、开拓对外贸易、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当代茶圣"和农学界一代宗师。觉农先生毕生追求真理,向往社会进步,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他和胡愈之等联名严正抗议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屠杀,周恩来称之为"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大无畏的壮举"。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人民民主,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革  相似文献   

9.
<正> 在著名的农学家、当代茶圣、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国茶叶学会和浙江茶叶学会、《茶人之家》、中华茶人联谊会、上虞县人民政府于10月28日至30日,在吴老的故乡上虞县隆重  相似文献   

10.
《茶叶》1990,(4)
由中国茶叶学会和浙江省茶叶学会,茶人之家、上虞县政府和中华茶人联谊会等5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吴觉农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暨吴觉农茶学思想研讨会”,10月28~30日在吴老的家乡,浙江省上虞县召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