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 1 流行特点 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半岁以上大猪很少发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寒冷和阴雨连绵、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时多发,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  相似文献   

2.
邢兰君 《河北农业》2009,(11):30-31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2—4月龄断奶仔猪最易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发生本病后,  相似文献   

3.
仔猪副伤寒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和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有时在肺有卡他性或干酪性炎症。本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杆菌病,是由霍乱沙门氏菌或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热性传染病。病原菌常存在于健康猪肠道内,主要发生于2~4月龄仔猪,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与猪瘟、猪气喘病并发或继发,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常在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发生。寒冷、气候多变、阴雨连绵季节多见发生;有降低仔猪抵抗力的多种致病应激凶素存在。2011年1月,本乡某养猪场的80多头仔猪突然发生一种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热性传染病,本人接诊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解,初步诊断为仔猪副伤寒,现将治疗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耿凤林 《河南农业》2003,(12):25-25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病,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发生卡它性或干酪性肺炎。多发生于2-4月龄小猪,6月龄以上猪只很少发生。一般消毒药能迅速杀死猪副伤寒杆菌。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健康猪常有带菌现象,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本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幼猪吃食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后引起发病。不合理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6.
临床诊疗中发现仔猪副伤寒是一种侵害仔猪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其传播快、死亡率高不仅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严重影响。该病是由沙门氏菌中的致病性细菌引起的仔猪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等。本病大多发生在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多为隐性带菌。主要发生在饲养环境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  相似文献   

7.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可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猪的抵抗力普遍下降时,或病菌几经通过猪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性仔猪腹泻的流行情况,分析引起该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方法]试验采集了21家规模化猪场中117份仔猪腹泻粪便样本,进行基因提取、PCR扩增、电泳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17份仔猪腹泻样本中分离出大肠杆菌104份,其中49份具有致病性,占样本总数的42.88%;分离出沙门氏菌19份,其中15份具有致病性,占样本总数的12.82%。[结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且有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因它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也称仔猪副伤寒。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型纤维素坏死性肠炎变化,表现慢性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共病原体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常存在于病猪的各脏器及粪病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多变,如猪舍内过于拥挤、阴暗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仔猪饲养管理不当,保温不善,长途运输等,则极易诱发仔猪副伤寒的发生。因此,秋冬季节养猪场户(特别是农村散养户)要注意严防仔猪副伤寒。一、仔猪副伤寒的发生症状仔猪副伤寒又称之为仔猪沙门氏菌病,该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仔猪发生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的烈性传染病,一般2~4月龄的仔猪最  相似文献   

11.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仔猪染病,此病多发生6月龄以下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多呈隐性。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的猪场经常有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点为发生坏死性肠炎,呈现严重下痢。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20d~4月龄的小猪最易感。6月龄以上的猪较少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多雨潮湿的季节多发。1病因及流行病学病因一,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几年,仔猪副伤寒在本地时有发生,它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本病在北票市周边猪场较常见,特别是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经常有本病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急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原因春季沙门氏菌开始泛滥,会引起仔猪副伤寒。本病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尤其多见于刚断奶的仔猪,一般散发,流行缓慢。如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或初乳中无母源抗体时,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往往可并发或继发本病。  相似文献   

16.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本病分布极为广泛,以1~4月龄多发,发病动物及带菌者均可成为传染源,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造成外源性感染。另外健康猪体内往往有病菌潜伏,一旦遇到饲养管理不当,不良应激等因素,就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引起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7.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临床上以坏死性肠炎和持续性下痢及卡他性肺炎为特征,有时也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成年猪较少见。  相似文献   

18.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根据发病日龄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仔猪大肠杆菌病在很多集约化猪场非常普遍,发生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11月初巴彦淖尔市某猪场仔猪大面积爆发仔猪大肠杆菌病,后经治疗基本控制.现将治疗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20.
仔猪副伤寒为一种仔猪常见多发病,是由沙门氏菌所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故也被称为仔猪沙门氏菌病。该病在我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受地域影响明显,本文以福建省永泰县近年来出现的仔猪沙门氏菌病为例,具体的描述以及分析该种病请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手段和如何防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