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秦皇岛市农区养牛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牛一直作为役畜饲养。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养牛业才开始由役用阶段向役肉兼用阶段发展。在这一阶段,农户养牛主要考虑的还是役用价值。一般农户养母牛使役,繁殖犊牛出售,能够收回草料费用即可满足。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牛基本上失去了役用价值。养牛业开始由役肉兼用阶段向肉用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效益下降而带来的养牛数量减少的问题。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民养牛效益成为农区秸秆养牛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市农区养牛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牛一直作为役畜饲养。直到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 ,养牛业才开始由役用阶段向役肉兼用阶段发展。在这一阶段 ,农户养牛主要考虑的还是役用价值。一般农户养母牛使役 ,繁殖犊牛出售 ,能够收回草料费用即可满足。进入 90年代后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牛基本上失去了役用价值。养牛业开始由役肉兼用阶段向肉用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 ,不可避免的出现效益下降而带来的养牛数量减少的问题。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民养牛效益成为农区秸秆养牛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 ,国外…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肉牛业现状 我国养牛业的历史源远流长,牛向肉用方向的发展过程,基本上与日本肉牛饲养业发展的经历相同。即经过役用期、役肉兼用期和肉用期三个阶段。大体划分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役用期,20世纪70年代后为役肉兼用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进入肉用期。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南阳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之一,具有体格高大,役用力强、肉用性能好等优良特性。我区黄牛隶属南阳黄牛品系,过去因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养牛为种地,缺乏严格的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粗放,野交乱配、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导致我区牛种退化,体格小,尻部尖斜,生长发育缓慢,产肉性能差,经济价值低,直接影响着我区养牛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牛的役用价值大大降低,每年使役仅1月左右;同时,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日  相似文献   

5.
<正>肉牛业作为节粮型畜牧业,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压力、丰富居民膳食结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辽源市养牛业出现了牛源紧张、能繁母牛数量极剧下降的现象,就此,2014年4月辽源市畜牧总站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1牛业总体情况我国牛业发展经历了役用期、役肉兼用期和肉用期(1990年后)三个阶段。自2012年以来,  相似文献   

6.
我州养牛业生产正处在由封闭式、自给自足、以役用为主的养牛业向开放型、商品型的以肉用为主的外向型养牛业转化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提高黄牛的经济效益,是养牛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延边黄牛虽然是我国地方良种,役用性能高,但它具有生长发育慢、增重不快、尻部尖斜、大腿肌肉不够充实、母牛乳房发育差、产品率和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缺点。为了提高延边黄牛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农村养牛户增肉增收新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7.
运城地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种植业以小麦、玉米、棉花及豆类为主,养殖业以牛、猪、鸡、羊为主,其中牛存栏75万头,占大牲畜存栏总数的92%以上,养牛业已成为我区畜牧业乃至整个大农业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养牛业商品化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98年出栏商品肉牛18.5万头,商品牛出栏率为24.67%,生产牛肉2.35万t,占到全区肉类生产总量的20.28%.与1980年(全区出栏商品肉牛9077头,生产牛肉562.8t)比较,分别增长19.38和40.76倍.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我区的养牛业在商品肉牛出栏率、出栏牛头均产肉、存栏牛头均产肉等主要指标上,均低于全国水平,远远落后于畜牧业发达国家.据有关资料分析,意大利、荷兰商品肉牛出栏率分别为66.02%、50.9%,日本、美国出栏牛头均产肉分别为409.8kg、302.6kg;意大利、荷兰存栏牛头均产肉165kg、125kg.我国平均牛的出栏率、出栏牛头均产肉、存栏牛头均产肉分别为27.18%、162.2kg、46kg.而运城地区养牛业这三项主要指标仅分别为24.63%、148.06kg、36.47kg.由此看来,我区的养牛业生产还处于低水平,低效益阶段.如何提高我区养牛业生产水平,增加养牛业经济效益,针对我区养牛业生产现状,笔者认为应采用以下几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1986年底江西省全年牛存栏267.9万头,1987年约277万头,突破历史最高纪录。这些牛群,主要是作为役力使用的耕牛,乳牛仅有1.2万头。按每头水牛负担耕地20亩,每头黄牛负担耕地17亩,役用牛占牛群数78%计算,全省作为役用的耕牛基本上够用了。因此养牛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就是一个迫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地区是典型的绿洲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为发展养牛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农业机械化的普遍运用,促进养牛业由原来单纯的役用逐步向乳肉生产型方向发展。从1979年开始利用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和荷斯坦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对本地土种牛进行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把发展养牛业放在重要地位。在我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牛业,同样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业经济不可忽视的一环。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和城乡人民对瘦肉食品需要量的增多,以及轻工、军工的急需,广大农村兴起的“养牛热”越来越盛,饲养黄牛正在由过去单纯为役用向肉、役、乳兼用的方向发展,由以往的自繁自养、自给自足向商品化、专业化转变。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南阳黄牛作为农耕时代的主要动力来源的漫长岁月已经结束,南阳养牛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即由役用向肉用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如何使养牛获  相似文献   

12.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剑阁县养牛业发展较快,除满足农业生产役用外,还有大量余牛.但这部分牛多数没有进入流通领域,而被农民闲养起,没有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养牛业不但商品率极低,而且耗费了大量劳动力,这已成为当前农村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调查,1991年剑阁县存栏牛为9.3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农机、机耕技术的推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牛的役用作用越来越小,牛已经逐步退出了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历史,致使墨江县牛的饲养数量逐渐下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加快墨江县养牛业发展,促进养殖增收。本文认真分析了墨江县养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前言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黄牛的役用时间迅速减少。为了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1985年8月,我市秦都等县(区)开始引用乳肉兼用型丹麦红牛改良本地秦川牛,使之向乳肉役多用途方向转  相似文献   

15.
南阳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良种,也是我区畜牧业的宝贵资源。改革10年来,我们经过5年发展和准备工作,在黄牛基本满足农耕役用需求之后,审时度势提出了“立足发展,着眼开发,系统经营,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分期布局建  相似文献   

16.
发展养牛业,不但为人民提供大量的不可缺少的役力和有机肥料,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优质的肉,乳,皮张,一九八五年,我市养牛已发展到10,163头,比一九八四年增加1665头,增长10.58%,是解放以来牛发展最快的一年,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方面。一、把养牛政策贯彻落实到户能不能加速养牛业的发展,最根本的一条是否落实好养牛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大集体,“吃大锅饭”,养牛业得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调查发现,我区许多地方能繁母牛空怀率高,严重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因此,降低母牛的空怀率,提高母牛的繁殖率成为养牛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查清母牛空怀的原因,1997年我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00头4~11周岁的繁殖母牛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结果是:空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我国养牛业发展从役用向肉用的转变历程,并根据国情和现存国家级种公牛站(45个)中的牛群品种结构状况,提出了培育我国肉牛品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区规模化养牛业发展迅速,异地引牛较为频繁,年均近万头,其中跨省引进的约占五分之一.主要有荷斯坦奶牛、奶水牛、育肥肉用或胚胎移植受体用杂种牛等.其饲养效益均较高,对全区养牛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正在积极进行调整,养牛业正由役用逐步向乳、肉用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