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配有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设有林业生态、林学、植被、土壤、植物保护等专业。具备承担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林业建设及园林工程等项目的科技研发、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调查设计等综合能力。“科技为先、质量第一、信誉为本”是本所的服务宗旨,竭诚欢迎林业行业新老朋友光临指导。  相似文献   

2.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配有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设有林业生态、林学、植被、土壤、植物保护等专业。具备承担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林业建设及园林工程等项目的科技研发、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调查设计等综合能力。“科技为先、质量第一、信誉为本”是本所的服务宗旨,竭诚欢迎林业行业新老朋友光临指导。  相似文献   

3.
《四川林勘设计》2008,(1):F0004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配有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设有林业生态、林学、植被、土壤、植物保护等专业。具备承担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林业建设及园林工程等项目的科技研发、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调查设计等综合能力。“科技为先、质量第一、信誉为本”是本所的服务宗旨,竭诚欢迎林业行业新老朋友光临指导。  相似文献   

4.
《四川林勘设计》2006,(3):F0004-F0004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配有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设有林业生态、林学、植被、土壤、植物保护等专业。具备承担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林业建设及园林工程等项目的科技研发、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调查设计等综合能力。“科技为先、质量第一、信誉为本”是本所的服务宗旨。竭诚欢迎林业行业新老朋友光临指导。  相似文献   

5.
《四川林勘设计》2006,(2):F0004-F0004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配有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设有林业生态、林学、植被、土壤、植物保护等专业。  相似文献   

6.
《四川林勘设计》2005,(4):F0004-F0004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配有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设有林业生态、林学、植被、土壤、植物保护等专业。  相似文献   

7.
《四川林勘设计》2007,(4):F0004-F0004
林业生态研究所(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  相似文献   

8.
《四川林勘设计》2006,(1):F0004-F0004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配有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  相似文献   

9.
《四川林勘设计》2005,(3):F0004-F0004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  相似文献   

10.
《四川林勘设计》2006,(4):F0004-F0004
(原防护林研究室)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及生产单位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承担完成过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曾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加强太行山区国家攻关科研示范基地的建设,科研项目硕果累累,并形成了科研、推广、生产、服务一条龙, 7项科研成果在太行山区得以推广应用,掀开了太行山区由传统造林向科技造林转变的历史,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到 93%和 86%,加快了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1986年以来,山西省林科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石灰岩中山区造林绿化技术的研究”、“太行山石灰岩区生态林业工程模式研究”和“太行山石灰岩区生态林业工程综合配套技术与示范”等专题的研究工作,历时 15年,共营造…  相似文献   

12.
去年底,省林业厅召开副研究员以上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对我省去年林业科研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回顾。全省林业科研取得了新的突破,有27项林业科研获奖,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SO%以上。我省林业科研坚持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立足自身优势,面向市场,以科研促开发,以开发保科研,努力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去年全省承担科研课题90多项,其中“湘中丘陵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优化结构组建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水线机和竹木复合墙板裙两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用材林速生丰产综合技术推广应用”等20…  相似文献   

13.
《湖北林业科技》2005,(5):F0004-F0004
<正>林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是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下属的以森林培育、遗传育种、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等为主要领域的专业研究单位,致力于解决林木资源定向培育和生态保护的关键技术。同时,承担速生丰产林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监测中心、湿地研究中心和监理公司等业务,技术指导石首杨树研究所和成宁竹类研究所。全所现有科研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1人;博士5人,硕士5人。自1990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攻关和重点项目,以及“948”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8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取得重大科研成果50余项、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8项、科技成果推广奖12项。为加快林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林研所在建立30个长期试验点和观测区的基础上,相继创建了湖北省林科院灵乡(大冶市)试验苗圃等5个专业产苗区及浠水县低丘生态经济沟等6个造林示范区。每年生产50万株南林95、南林895等杨树优良品种苗、200万蔸毛竹实生苗及20万株其它品种苗,可供规模化营造人工丰产林,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相似文献   

14.
“七五”期间,中国林科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专题46个。在林木良种选育、人工林集约栽培、林木病虫害防治、“三北”防护林营造技术、太行山造林绿化技术、生物质能开发、黄淮海中低产区综合防护林体系配套技术及林业遥感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经院林业、亚林、热林、资源信息、林化、资源昆虫等研究所及全国有关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1200余名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绩和新进展。据统计共营造各种试验林、示范林7万余亩,获得科研成果55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15.
省林业科技工作表奖会议于1983年3月14~18日在沈阳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林业科技评奖授奖会议”、“全国农村科技工作会议”及“全省农村科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全省1982年林业科技工作的基础上,表奖了1978~1981年林业部和省政府没有表奖过的林业科技成果15项;1982年完成任务突出的科研项目36项,推广项目10项;1982年在科研管理和后勤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位于凭祥市,经营面积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36万立方米。主要承担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生产经营示范等任务。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建设成为现代林业实验示范基地。 中心坚持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先后承担研究课题50项,其中:国家攻关28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林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此论述深刻提示了林业的内涵和发展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就要走发展“三大林业”之路。即以生态林业为基础,以产业林业为重点,以信息林业为手段,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一、“三大林业”的基本内涵生态林业是指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人工设计和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利用森林资源;产业林业是指企业和组织以多种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和资本为手段,有效地生产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产品,提供劳务及创造收入来源;信息林业又叫数字林业,是借助3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推进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广泛应用,以指导人们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适时实地地采取相应的生产操作。二、发展“三大林业”的途径(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全力推进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及贫困地区林业发展等项目造林。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把地处江河源头、两岸、库渠周沿人工造林地,坡度25度退耕还林地、封山育林地以及城镇郊区的风景林地,都列入公益林加以保护,严禁砍伐。...  相似文献   

18.
《湖南林业》2002,(2):8-8
“九五”期间,全省林业科技对林业经济的贡献率由“八五”期间的20%提高到28.5%,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0%提高到35%。一、林业科学研究取得较大突破,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省各类科研项目85项,鉴定科技成果105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星火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6项,三等奖55项。同时,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在林业上的应用不断加强:油茶杂交制种及林木组培育苗技术均取得较大突破,油茶不育系的发现和其杂种一代表现出来的优势,将给育种和苗木生产带来一场革命;组培技术在桉树、红桎木、…  相似文献   

19.
<正>他一门心思搞林业科研25年,创出一套高效、实用的桉树扦插育苗新技术,并完成广西无瓣海桑的首次规模化育苗。他为桉树产业化技术推广立下汗马功劳,连续获得钦州市第五批、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还多次被评为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他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区级的重大科研项  相似文献   

20.
加快林业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林业以生态为主的多种需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林业上最新、最重要、最集中的体现。2003年6月25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深刻揭示了加快林业发展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明确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双属性”、“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