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继光 《齐鲁渔业》2002,19(3):35-35
消毒可以有效灭杀鱼体及水体中滞留的多种病原,是增强鱼种免疫机能和体质,确保全苗、壮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l 鱼种浸洗消霉1.1 硫酸铜、漂白粉混配消毒 消毒时,按每立方米水体投入硫酸铜 8g、漂白粉 10g的比例将药料投入水中,充分搅拌,待溶化分解后将鱼种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4 养成期的水质调控4.1 加水 放苗后逐步加水,到6月初水深保持在1.0~1.2m左右。根据水色透明度变化,适时追肥,保持水色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 30~40 cm左右。以后,每 2~3天加水 1次,每次加水 5~10 cm,到 7月初池水保持水深2.5m左右。7月利用配水池每隔 7~10天换水 10 cm,进入8月利用配水池隔 3~5天换水 10 cm,到 9月以后利用环沟和配水池以实现养殖水体内循环。所有用水均应在配水池内用50~80×10-6漂白粉消毒。4.2 使用增氧机 有限水交换系统必须使…  相似文献   

3.
黄烈华 《内陆水产》2001,26(10):38-39
1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1.1科学建场科学建场包括选择水源良好、光照充足、背风向阳、环境安静、不旱不涝的地方建池,鳝池排水独立无过水池、进排水通畅、排污方便。1.2搞好鳝池的清整和消毒放养前鳝池彻底消毒是防病的重中之重。不论是老池还是新池,不论是土池、水泥池、稻田,还是水泥池、网箱指设箱池塘水域,都应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其它强力杀菌虫药物高效低残留品种进行干池或带水彻底消毒。其用法和用量可参照养鱼池进行操作。需要注意池中泥埂应用铁纤插许多孔眼让药物进入以渗入全部泥中,方能收到…  相似文献   

4.
一、育苗池消毒河蟹育苗池经过冬季清淤曝晒后,在育苗开始前通常以生石灰进行池底消毒,而以漂白粉进行池壁消毒,即先用生石灰每亩200千克进行带水(20厘米左右)消毒,然后将漂白粉以50∶1的比例配制成液体,依次泼洒到土池四壁。要求均匀、到位,以达到杀菌及驱赶敌害的作用。此外,也可用漂白粉替代生石灰进行池底的消毒,即干池或池底略带水,然后每亩用5千克的漂白粉化水泼洒或散撒。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一茬育苗池进行二茬育苗。主要是利用漂白粉的降解期比生石灰短,可以快速杀菌、分解而后放苗,利用一茬苗池迅速进行二茬育…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种鸡场的消毒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不断开放,流通逐渐加强,但鸡病也更趋复杂化。尤其某些传染病,鸡场一旦发生,难以控制,往往大批死亡,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搞好种鸡场的疫病防治和净化消毒越来越重要。现将种鸡场净化消毒措施介绍如下:1环境净化消毒环境消毒是鸡场综合防治的第一个消毒工序,也是控制疾病传入鸡舍的第一道防线。1.1车辆消毒在鸡场门口应设消毒池,池内放入2%~4%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保持有效的浓度,2-3d更换1次。池内药液的深度以车轮轮胎可浸入1/2为宜,并能使车轮通过两周的长度为佳。…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永丰县富龙山水库面积45亩,放养各类鱼 1.6万多尾。 1999年 7月中旬草鱼发病。当时曾考虑全库用药治疗,但计算后用药量很大,费用太高。为此,决定采用食场消毒并结合投喂药饵的方法治疗,收到了明显效果。1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 全库共设有 5个食场,每个面积约 10 m2,食场范围平均水深1.5~2m。1.1泼洒漂白粉。将漂白粉稀释后泼洒在食场及周围,使水体中的漂白粉浓度达到12 × 10-6,然后用定时喂食方法诱鱼入食场,使鱼体得到消毒。1.2泼洒生石灰。计算自场及周围3m内的水体,然后按每亩水深 …  相似文献   

7.
薛志成 《齐鲁渔业》2000,17(2):13-13
新挖鱼塘清塘消毒的目的是杀灭鱼塘中的各种病原体、敌害生物和野杂鱼类,改善水质条件,为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鱼种的成活率。目前,用于鱼塘消毒的药物很多,但效果较好,最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和漂白粉。1生石灰消毒法 此法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清塘消毒的目的,还可中和和改变底泥的酸碱度,使塘水呈弱碱性反应,提高塘水的缓冲能力,同时还可补充水中钙离子含量。使用时有干法和带水清塘2种方法。一般采用干法,但在水源不便和不易排干水的鱼塘中可带水清塘。1. 1干法清塘消毒先将塘水排至 5~ 1…  相似文献   

8.
本着河蟹养殖中“当年育种,当年养成,当年收益”的目标,我们于1998年4月在如皋市丁北镇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土池塑料大棚加温将大眼幼体培育成幼蟹,保证了河蟹的当年养成上市。现将此试验方法叙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鱼池开挖3月份开挖土池2口,呈南北走向,长50m,宽6m,深1m,池底用塑料薄膜铺垫,以防渗漏。池子上口用土夯实加高,以便压住塑料布。池边留1条约30cm的小径,以便养殖时走动观察、投饵等。池子挖好后用石灰水泼洒消毒,10天后放水,塑料薄膜铺上约10cm厚的淤泥,池中栽上水草。1.2大棚…  相似文献   

9.
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虾池选择面积20亩左右、底质以沙质或半泥沙为好。 2.杂藻的清除在冬闲期把 池水排干待用。如池内已有杂藻繁殖,在放养前应由人力清除,搬 出池外;也可使用(7-8)ppm的硫 酸铜、(3-4)ppm的五氯酚钠或 (1-2)ppm的除草醚杀除。 3.虾池整理与消毒 一般在 3月份完成。在中央滩面上选出 占总面积10%-15%的面积作分 级养殖区,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长 宽比为3:1,把它整平压实后待 用。空池晾晒15天后,进水40cm 进行虾池消毒。用150-250kg/亩 的生石灰均匀散…  相似文献   

10.
龚军  刘艺 《内陆水产》2000,25(7):12-13
河蟹、青虾属名贵水产品 ,其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近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市场前景乐观 ,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中单养情况较多。为充分利用水体 ,探索提高单位水体经济效益的方法 ,1999年我局技术推广站与宣州市城南养殖场合作进行蟹虾混养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试验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塘口选择该场靠近圩堤 ,进出水方便的1口0.53hm2池塘 ,水深保持0.8~1m ,池塘于1月11日干塘后即进行机械清淤 ,清淤后暴晒至2月25日 ,进水10cm左右用生石灰100kg/667m2消毒 ,消毒第…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兑彦 《内陆水产》2000,25(2):16-16
由于各地养鱼条件的不同 ,鱼类越冬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就越冬形式而言 ,有利用湖泊水库越冬、静水越冬、流水越冬、温室越冬、围箔越冬、网箱越冬等方法 ,现介绍一下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1选塘和清塘1.1选塘1.1.1池水的最适深度1.1~1.8m ,当最大冰厚时有效水深应保持在80cm。1.1.2池底有机残屑应少些 ,并且不渗漏。1.2清塘清除水草 ,在放鱼前10~15d尽量排干池水 ,每667m2用生石灰50~70kg,兑水全池泼洒消毒(碱性土壤不能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 ,暴晒3~7d ,尽可能…  相似文献   

12.
200212苗1.亲虾入室消毒技术调查中发现,有的育苗场家对消毒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肤浅地认为育苗室经过夏秋两季日晒即可起到灭菌作用,故不对越冬用池、工具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结果引起对虾亲虾入池后大量死亡。正确的做法是,亲虾入池时,需用水深为20~30厘米、加入100×10-6~150×10-6的福尔马林或20克/米的高锰酸钾浸泡1小时后,方可将池水逐渐加满。2.亲虾挑选技术亲虾越冬历时长,必须严格挑选,保证优质。但有的越冬场家因图便宜而放松要求,“人情虾”、偏小虾现象屡屡发生,有的还带有污染病原…  相似文献   

13.
胡文馨 《内陆水产》1999,24(8):29-29
1清塘消毒关池塘既是鱼类生活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及敌害存在的场所,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因此鱼病的防治首先要严把清塘消毒关。1.1池塘整修主要是清除池边的杂草和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经过阳光曝晒,以杀灭部分病虫害。1.2池塘消毒在...  相似文献   

14.
侯江宏 《内陆水产》2002,27(1):34-35
鱼苗鱼种培育是养殖的关键之一,是渔业生产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养殖户在引进苗种、苗种培育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的预防措施不到位、病情诊断不准确、施药不当而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介绍一下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疾病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1预防措施1.1清塘消毒在苗种投放前半个月应对鱼塘进行消毒。消毒方法:(1)生石灰:每667米2干池消毒50~75千克;带水消毒100~150千克。(2)漂白粉:每667米2干池消毒10~15千克;带水消毒20~30千克。1.2苗种消毒苗种下塘前(大规格鱼种)应对鱼种进…  相似文献   

15.
湘云鲫是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技术,培育出的一种具有自身不育,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广温性,耐低氧,肉质细嫩鲜美等优良性状的三倍体新型鲫鱼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我们于 2001年 4月在宿州市前付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湘云鲫引种和鱼苗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我们选择一口面积为700m~2的鱼苗养殖塘,底质有10cm左右的淤泥,注排水方便,水深能保持在1.2~1.5m。 2.消毒与施肥:2001年4月1日用250mL鱼用“清塘一扫净”进行消毒、清塘,…  相似文献   

16.
青蟹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等优点.是继梭子蟹后又一新的养殖品种,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 池塘选择与改造 地塘纳水便利凋围无工业污染。面积1~50亩(10亩左右较适宜).水深 1~1.5 m。池底以沙底或砂泥底为宜。池内滩面平缓,有深0.5m、宽2m的环沟,能排干池水。池内放置人工鱼礁,为青蟹提供隐蔽场所.如石板、瓦片、水泥管等。池堤四周有40~50 cm高的防逃设施(如塑料薄膜)。2 养殖方法2.1 蟹苗放养 池塘必须提前清淤,并经曝晒。4月初带网纳水 20 cm(滩面全部覆盖),每亩用茶籽饼 2 …  相似文献   

17.
李书林 《科学养鱼》1994,(11):16-17
提高鱼类苗种成活率的十大技术措施为了提高鱼类苗种的成活率,现将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修整鱼池。清塘消毒。一般在冬季将池水排干,让其自然冰冻和暴晒,并将过多的淤泥挖出,池埂倒塌的要将其填补修平,同时在鱼苗下池前10天左右,每亩(干塘消毒)用生石灰5...  相似文献   

18.
1清整培育池即放苗前10~12d,每667m2用生石灰50~60kg兑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5~7d后,进水口用30~40目的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和其他敌害生物的进入。培育池底用天然草皮垫底,同时还应放有洗净、消毒过的水花生、苦草,将其扎成把子悬于池中...  相似文献   

19.
乌鳢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乌鳢的养殖推广较快,苗种培育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简要介绍乌鳢的苗种繁育技术,仅供养殖者参考: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乌鳢亲鱼最好在当年的九月份收集,亦可安排在三月底、四月初选择。要选二冬龄以上的野生或养殖乌鳢,规格在0.75~1.25kg最理想。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放入专塘培育,按每10m~2放养1对。放养亲鱼前,做好培育池的清整消毒工作和鱼体消毒工作,雌雄比例为1:1。 一般开春后,水温逐渐回升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20.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回升,水体中各种病原体开始大量繁殖,又正值鱼种放养高峰期,鱼体抗病能力较弱,极易暴发大规模鱼病。现将该期主要鱼病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一是搞好鱼种消毒。鱼种下塘前一定要消毒。一般采取药浴形式,用8X10-6的硫酸铜或10X10-6的孔雀石绿与2%~4%的食盐水配制成溶液,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 二是加强水质管理。坚持经常换水,每7天一次,每次换1/3。同时注意水体消毒,每隔 10~15 天用石灰水进行全池泼洒,每亩(深1m)用量 15~20kg。施药期间要注意观察,以防泼洒石灰水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