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春玉米+春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春玉米 春大豆间作的畦幅、春玉米种植密度、春大豆种植密度等3个因素,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针对春玉米 春大豆间作的总产量、春玉米产量、春大豆产量及净产值诸目标,分别建立相应的回归数学模型,并据此进行综合分析,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3个供试农艺因子的优化组合方案:春玉米 春大豆间作的畦幅2.50~2.80 m,春玉米种植密度0.35~0.38万株/667m2,春大豆种植密度2.50~2.80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4.
春大豆∥玉米一晚稻高效栽培模式,在水旱轮作的条件下,改善了稻田土壤和生态结构,春大豆相对早稻而言,省力、省工、省成本、价格高、效益好,晚稻病虫少、较易丰产,深受群众欢迎。该模式下,每亩平均大豆产量230kg、间种的玉米177kg、晚稻产量508kg。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选择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春玉米密度、春大豆密度三个农艺因子,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总产、春玉米产量、春大豆产量及净产值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因子效应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寻优,对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及其复合群体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东阳市浙贝母种植情况,创新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生产总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模式的产量效益和关键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9.
旱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而江西适于发展玉米间作大豆的秋闲田则有近27万km^2,发展旱粮的潜力很大。本试验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了间作行比、大豆密度以及氮、磷、钾肥施用量5个试验因子,建立了试验因子与间作体系的总量、能量总产出、0.067hm^2(亩)产值间作玉米产量、大豆产量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秋大豆—青菜连作模式作为一种粮经结合模式,通过产地的选择、优质品种的试验以及无公害技术的配套,更好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模式的生态高效。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种植环境及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春玉米、秋大豆、青菜的种植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在总结农民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摸索出一些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其中鲜食春大豆、单季晚稻、秋豌豆(或兰溪小萝卜)就是其中1例。这种模式既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又通过种植一季水稻,达到水旱轮作的效果,有利于减轻土传病害发生,2002年应用面积达4000多亩。  相似文献   

12.
介绍榨菜—春玉米/秋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栽培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西夏墅镇杂粮种植大户吴海清种植500亩杂粮,其中春玉米、秋冬瓜间作秋玉米、冬豌豆栽培模式全年亩产青豌豆1100kg、春玉米1200kg,秋冬瓜5000kg、秋玉米500kg,平均亩产均超过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晚稻旱育秧与普通育秧方式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旱育秧发根力强,其发根具有很强的暴发力,返青快;二是根系发达,秧苗白根多,根毛多,移栽后吸肥力特强;三是分蘖力强,分蘖速度快,能迅速搭起丰产苗架;四是旱育秧苗体矮壮,成穗节位低,茎秆粗壮,抗逆力强。  相似文献   

15.
春大豆//玉米-晚稻高效栽培模式.在水旱轮作的条件下.能改善稻田土壤和生态结构.春大豆相对早稻而言,省力、省工、成本低、价格高、效益好,晚稻病虫少、较易丰产。  相似文献   

16.
鲜食蚕豆套种春玉米—晚稻粮经结合种植制度现已成为松阳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新模式,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蚕豆、玉米、晚稻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鲜食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一种生长期短、比较耐阴、抗倒的作物,对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影响较小。为提高玉米田的光合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田空间和地力,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玉米田间种植大豆,还能养地。庆元县鲜食秋玉米种植比较普遍,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春马铃薯/春玉米-秋玉米-青菜生态高效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收获四季作物,既保证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又提高了种植效益。现从种植环境、茬口安排、春马铃薯种植及春玉米连套种、秋玉米种植、青菜种植等方面,对该模式的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区每年春大豆(主要是鲜食大豆)种植面积在14.12万亩,晚稻种植面积在37万亩左右。2006年我们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春大豆——优质晚稻大面积推广示范,经过多年的示范,总结其关键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玉米、马铃薯是蕉城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旱作。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创新,春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模式取得较高经济效益,成为我区早作推广的主要模式。经示范片统计,春玉米亩产平均850公斤,亩产值750-800元;秋马铃薯亩产平均1340公斤,亩产值1100-1200元;两季产值计1850-2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