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旭红  李建平 《新农村》2013,(11):14-15
浙江省桐庐县183个行政村中,共有“市定经济薄弱村”103个,其中“省定经济薄弱村”82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56.28%和44.8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后续管理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桐庐县通过村级挖潜、县乡联动、物业保底等多种措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到2015年消灭所有省定经济薄弱村,确保每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每年的集体年可分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上;到2017年消灭所有市定经济薄弱村,确保每个市定经济薄弱村每年的集体年可分配收入在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在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消薄"目标,是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破之题。浙江省建德市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85个,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125个,"消薄"工作任务艰巨。为此,建德市以要素联动、项目带动、党建驱动为路径,全力走出一条高质量"消薄"路子。截至2018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 023万元,同比增长47.7%,其中:经营性收入达8 101万元。240个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经营性收入为零的"空壳村";到2019年底,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翻番倍增,全市60%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力争70%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在《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日照市"村集体经济清零倍增工程"定下了日照今后三年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步调。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20,(2)
正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以"2019年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2020年达到20万元以上"为目标,将"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高位谋划、项目推进、改革创新,形成以富村促进农户增收、以强村带动精准扶贫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450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1.做精规划,夯实消薄工作基础一是"1+X+Y"明布局。按照"城区镇区村进社区、做大做强中心村、发展保留特色村"思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多维发力,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市行政村实现总收入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全覆盖。近日,笔者对宁波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成果。一、发展的主要做法一是健全工作体系。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组织领导体系,签订工作责任书,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二是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调度资料,分析了2022年湖南122个县市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的变化特征,总结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有效模式,并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湖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结果表明,2022年湖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的变化特征如下:全省富裕村、一般村、薄弱村占比分布呈现出由“纺锤形”向“无底梯形”演变的特征;市州村平经营性收入差异仍然显著;县市区村平经营性收入排名变化较大。湖南形成了资产盘活型、物业经营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村落建设型、生产服务型、基金运作型、村庄经营型、股份合作型、资本运营型十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模式。针对湖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基础较差、负债较重、人才匮乏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政策措施、加快产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人才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村集体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村党员人数和政府对村财政补助两个要素对金华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影响较为显著,是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因素,且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系为正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充分发挥村内党员的作用、充分利用政府对村的财政补助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村集体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村党员人数和政府对村财政补助两个要素对金华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影响较为显著,是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因素,且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系为正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充分发挥村内党员的作用、充分利用政府对村的财政补助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街道共流转土地15000余亩。流转率达85%以上。2019年辖区内寺后村等7个村积极申报衢州市土地集中连片流转示范村。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嘉禾县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盘活三资、大力扶持、多元发展"的思路,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带动、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着力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基本实现村强民富目标。截至2017年底,全县167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清零,其中126个村的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占比75.5%。1.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充分  相似文献   

11.
吴圆峰 《新农村》2023,(1):15-16
<正>近年来,浙江省桐庐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化解村级债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以三年行动计划“村集体收入增1亿、负债降2亿”为目标,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化债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2021年桐庐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经营性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7%,  相似文献   

12.
陆国相 《新农村》2010,(7):14-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坎山镇共有19个行政村,12676户农户,42914人,耕地面积26013亩(1亩=667平方米),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15595元。历届坎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2009年全镇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达2754.29万元,村均144.96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村有1个,200万元以上的村有3个。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温州市有5404个村,其中1 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占全省薄弱村总数四分之一,"消薄"任务十分艰巨。2017年以来,温州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消薄"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头等大事,至2017年底已全面消除薄弱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93.1%,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8.5%,高出全省增速8.1个百分点。目前,温州已全面奏响从"消薄"到"强村"发展的进军号。  相似文献   

14.
广西省上思县平福乡公安村有个叫郑七的农民,靠流动卖烧鸭成了当地的小“暴发户”,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纯利润都稳定在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日前,蛟河市深入开展"一增双带"(增强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贫困党员带头脱贫、项目党员带动脱贫)工程。计划到2017年末,蛟河市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贫困村至少新发展1个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经营性集体经济项目,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贫困党员力争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到2020年,所有贫困户年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6.
正1东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1.1村集体经济基本情况东至县辖15个乡镇,251个村(社、居)委会,从2019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3.08亿元,与2018年的2.6亿元相比,增长18.4%;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189万元;当年收入(含土地征用补偿)5万元以下的村社139个,占总村数的55.37%;5-10万元的村社数50个,占19.93%;10-50万元以上的村数59个,占23.5%;50万元以上的村社3个,占总村数1.2%。全县当年无经营收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收入支出视角探讨行政村的经济功能,以江苏省镇江市80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对样本村的调研显示,当前各行政村的收入以资产性收入和补助收入为主,来自农业内部经营性收入呈下降趋势,过半数的行政村的收入可持续性较差。行政村承担的行政管理事务和公共管理事务的费用支出较大,社会公益性负担过重。为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必须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必,要努力提高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能力,对经济薄弱村要通过政策扶持和开发扶持帮助其发展村级经济。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8)
<正>2012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通过5年努力,使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不少于5万元"的要求,诸暨市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专项调研。据统计,2009—2011年,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三年平均值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195个,占总村数的39%;经  相似文献   

19.
王洪 《中国农垦》2022,(4):29-31
<正>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不足2万元到210.5万元,从全县171个行政村中排名第161位一跃晋级为第6位,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00元攀升到2万元左右。仅用1年时间,合肥市长丰县大路村如何实现由耕地抛荒、信访不断的后进村到“千企帮千村”示范村的蝶变?考核为王,“523分红”调动三方积极性事情还得从2021年4月安徽农垦农产品公司(以下简称“农垦农产品公司”)与合肥市长丰县大路村签订的一纸合作协议说起。协议约定,大路村把4000亩土地流转给农垦农产品公司,合作经营期限暂定5年。农垦农产品公司付给村民每亩400元的租金,首先解决村民保底收入问题。尽管如此,大多数村民并不看好这一次合作,因为有“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20.
<正>龙井市以消除"空白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为目标,以村级资源、资产、资金为纽带,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形成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市6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全覆盖,10万元以上村占71%,超额完成省、州委下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