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白线裂及蚁洞白线裂为负面的白线部的角质崩坏或腐烂,致使蹄壁和蹄底的结合迟缓或分离。蚁洞是蹄壁的保护层和叶状层之间发生分裂。白线裂分裂浅小,患牛一般不表现跛行,分裂深达知觉部位时出现跛行。举肢检查,初期可见白线部角质脆弱,时间久了,脆弱部角质脱落,沟内填充不洁泥沙等,蹄壁下部有时呈凹弯状态。蚁洞轻时无跛行症状,当空洞达到蹄真皮且深大者,常陷于重度跛行。蹄壁叩诊有空洞音,蹄壁外面有显著隆起。在蹄内部没有化脓时,可在清创后涂擦松馏油,填充松碘油膏浸过纱布条或麻丝,或用高锰酸钾粉填塞,装蹄绷带。如蹄内部化脓灶没有通路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奶牛腐蹄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成母牛发病率高达5%~10%。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消炎粉和补蹄膏合用,结合在病灶上方人字形注射普鲁卡因和抗菌素治疗,收到明显效果。1临床症状病初奶牛蹄间裂,从后部腐烂,趾间皮肤潮红肿胀,运动时呈支跛。多蹄发病时,因站立和行走困难而卧地不起,长时间可引起褥疮。患蹄从蹄冠、蹄球至整个蹄底部腐烂分解,引起蹄冠蜂窝组织炎,病变进一步可侵害至系部、球部、腱、腱鞘、韧带、骨和关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化脓性炎症。重者可引起蹄匣角质分…  相似文献   

3.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成母牛发病率高达5%~10%.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提高淘汰率.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消炎粉和补蹄膏合用,结合在病灶上方人字形注射普鲁卡因和抗菌素治疗,收到明显效果.一般用药1~2次即可治愈,治愈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4.
绵羊腐蹄病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症状为蹄叉或蹄边缘红肿、发热,跛行,后期化脓,腐烂,蹄壳脱落,采食减少,体质下降,最后往往因体弱而死亡。治疗方法:将患部用1~2%来苏儿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至脓汁排尽为止,再涂擦5%碘酒,然后将呋喃唑酮粉撒布患处。若有脓腔时,填入呋喃唑酮2~3片。每隔两天一次,一般4~7天痊愈。  相似文献   

5.
科苑采撷     
夏季羊腐蹄病昨防治 病羊应及时修整蹄部,尤其是在潮湿的高温季节。如果蹄叉腐烂,可用5%碘酊涂洗;若是蹄部软组织腐烂,应彻底扩创清洗,然后在蹄部底孔内或洞内用5%硫酸铜粉填塞包扎,再涂以松馏油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科苑采撷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病羊应及时修整蹄部,尤其是在潮湿的高温季节。如果蹄叉腐烂,可用5%碘酊涂洗;若是蹄部软组织腐烂,应彻底扩创清洗,然后在蹄部底孔内或洞内用5%硫酸铜粉填塞包扎,再涂以松馏油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1 蹄底刺伤牛蹄部发生刺伤后,蹄负重时间缩短,并不断抖动蹄。躺卧时,突然屈曲患肢,食欲由于疼痛而减退。病程长,引起化脓过程,症状加剧,出现患肢抽动高抬腿现象。渗出物将蹄底角质和真皮分开,形成夹层,就是所谓的双蹄底。治疗:准确判断出刺刀孔及方向是关键。清洁患部,5%碘酊涂抹消毒,如有异物则拔出。利用修蹄工具扩展剌入孔,呈锥状。如有渗出物和脓汁,尽量扩大创孔,使渗出物排出,切除坏死组织,用消毒液清洗,用磺胺粉或土霉素粉外敷包扎。每3天换1次药。全身消炎止痛。注射破伤风抗菌素,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病羊隔离饲养;羊舍用3%热火碱溶液喷洒消毒;料槽、水槽用易克林溶液喷洒,洗刷消毒;给羊群饲喂全价饲料,合理补充钙磷。2.蹄叉腐烂:用30%硫酸铜溶液充分洗净患蹄,涂以10%碘酊,再涂以鱼石脂,然后打上绷带,每日换药1次,连续3次。3.腐蹄:用小刀由腐烂的角质部向内挖,直到挖出腐臭脓汁,用30%硫酸铜洗患蹄,创内涂10%碘酊,再放入高锰酸钾粉打绷带。4.口腔周围及颌下病灶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后,创面涂以红霉素鱼肝油软膏自制或碘甘油,每天1次,直到痊愈为止。5.在对局部组织治疗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一)外伤性跛行指羊被石子、铁屑、玻璃碴等刺伤蹄部,或因蹄冠与角质层裂缝感染病菌,致使化脓,不能行走,或因环境潮湿,引发腐蹄病.  相似文献   

10.
耕牛蹄伤,俗称烂蹄、霉蹄,是因牛蹄误踩钉子、竹根或其它锐利的东西,触破蹄壳,灌进污泥、脏物后引起的一种炎症,表现蹄部肿胀、疼痛、发炎、化脓等症状。几年来,我站根据民间验方,采用桐油治疗耕牛蹄伤,方法简便,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1指(趾)间皮炎 奶牛指(趾)间有炎性渗出,肿胀且疼痛。 治疗。首先把病牛上蹄台检查,然后用水或0.1%“新沽尔灭”(主要成分为苯扎溴铵)消毒液清洗干净整个蹄子,同时清除蹄叉内坏死组织及化脓物。再用5%碘酊消毒蹄叉,并用比创口大1/3的脱脂棉和松榴油20克敷在蹄叉内,用麻袋布包扎好。  相似文献   

12.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1病因分析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蹄角质疏松。最常见的有坏死杆菌、结节状拟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13.
腐蹄为牛蹄的真皮、角质部发生腐败性化脓,表现在两蹄肢的一侧或两侧。四蹄皆可发病,为后蹄多见。全年皆可发生,以7~9月份发病最多,患牛站立时,患蹄为球关节以下屈曲,频频换蹄,打地或踢腹。前肢患病时,患肢向前伸出,进行蹄部检查时,可见蹄变形,蹄底磨灭不正,角质部呈现黑色,疼痛明显,步行呈“三脚跳”,化脓后关节处破溃,流出乳酪样脓汁,患牛全身症状会加剧,并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乳产量下降,消瘦等症状,常卧地不起,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14.
<正>腐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蹄部疾病。它是由化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的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轻者会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病牛消瘦,常并发蹄关节炎,严重的会导致蹄壳腐烂、坏死、脱落,或出现败血症,甚至引起死亡。病牛往往卧地不起,不愿站立,站立时病蹄负重差,常半悬提,行走时跛行,有疼痛感,触之避让。检查蹄底时会发现蹄底枕部有黑斑,或嵌满粪污的  相似文献   

15.
腐蹄病是牛的常发病,尤以奶牛的发病率为高,据报道奶牛腐蹄病发病率约为 20%。其特征是趾间组织、角质部发生腐败性化脓炎症,病变可波及蹄冠皮肤、蹄真皮及蹄关节,一般后蹄发生比例高于前蹄,而且天热潮湿雨季比天旱季节发病率高。莱阳市郊区奶牛专业户陈某自 1986年起饲养荷斯坦奶牛,至 1998年共发生腐蹄病 15例,治愈 13例,治愈率为 86. 7%。现介绍如下: 1症状   病牛站立时患蹄不敢着地,或频频换蹄,打地或踢腹,前蹄患蹄、患肢向前伸出;跛行,有痛感;检查患蹄时,蹄底角质部完整,看不见病变;叩击或按压时可出现疼痛;当…  相似文献   

16.
奶牛蹄病是一种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蹄局部化脓坏死性疾病。该病可引起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降低,导致奶牛过早淘汰和治疗费用增加,给奶牛养殖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日粮营养对奶牛肢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肢蹄病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据报告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升.一个泌乳期少产奶量可高达350升。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三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统计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我场从美国引进荷斯坦奶牛600多头,因蹄病严重,如蹄角质软化、腐烂、蹄叉红肿化脓、蹄部瘘管等,死亡13头,淘汰40头。1986年我们组织了专门修蹄治疗小组,通过观察、治疗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发病情况1986年本场发现奶牛蹄病121例,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9.
马误踩钉子或其他利器破坏蹄底角质且受到污泥、脏物污染后引起炎症,表现为蹄部肿胀、疼痛、发炎、化脓等症状.十几年来笔者根据民间的验方,采用桐油治疗上述蹄病,取得良好的效果,方法如下. 先将患肢蹄部用0.01%高锰酸钾液冲洗,找到伤口,适当扩创挤出里面的污物及脓汁,再用0.01%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后,即用桐油少许,滴入伤口,外用一块润过桐油的药棉覆盖,再用破麻袋将整个患蹄包扎起来.  相似文献   

20.
腐蹄病指牛蹄叉皮肤和临近皮肤组织发生坏死和化脓性炎症,以蹄叉角质的分解、腐烂、化脓、流出恶息的红褐色分泌物为特征。1病因牛舍潮湿、肮脏,蹄叉长期浸泡、污染;或牛只运动不足,护蹄不好,没有按时清洁蹄部;修蹄不及时而造成蹄角质过长,或蹄叉削得太多,引起蹄叉开张不良或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