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在莲藕田中立体混养泥鳅、黄鳝,2012~2015年共推广莲藕与泥鳅、黄鳝立体种养面积146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净产莲藕3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每667平方米增收36000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既增加了泥鳅、黄鳝的养殖收入,又可以改善藕田的生态环境,增加藕田的肥力,使莲藕种植年限延长,病  相似文献   

2.
<正>黄鳝又叫鳝鱼,适应性强,在各种淡水中都能生存。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方便,虽然产量相对较低,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收获黄鳝800~1000千克,稻谷500千克,但由于其生存环境对土壤、水质要求较高,生产的稻米和黄鳝可以成为有机、无公害产品,产出效益好,是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黄鳝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进补的健康食品。国内市场黄鳝年需求量100多万吨,而人工养殖产量只有10多万吨。每年夏季,体重100克的黄鳝市场价高达每千克30~38元。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养殖基地探索出规范化网箱养殖黄鳝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个6~8平方米的网箱,投入10千克鳝苗,到年底可收获30千克以上成品鳝鱼。  相似文献   

4.
黄鳝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进补的健康食品。国内市场黄鳝年需求量100多万吨,而人工养殖产量只有10多万吨。每年夏季,体重100克的黄鳝市场价高达每千克30~38元。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养殖基地探索出规范化网箱养殖黄鳝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个6~8平方米的网箱,投入10千克鳝苗,到年底可收获30千克以上成品鳝鱼。规模越大,盈利就越多。规范化网箱养殖黄鳝技术如下。一、网箱设置。网箱养殖黄鳝的水域面积宜为1000~10000平方米,水深1~3米,最适水深1.2~1.5米。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位稳定,排灌方  相似文献   

5.
王书林 《农家顾问》2008,(11):51-52
微孔管道增氧.可发展高效规模化养殖特种水产品,如青虾、鳜鱼、泥鳅、黄鳝、河蟹等,在养殖过程中特种水产品耐低氧的能力很差.通过微孔管道增氧后.可人为调控池水溶氧,采用单养、混养及网箱养殖,均可收到多倍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户张建楼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新技术.在西效镇利用一口0.67公顷池塘.发展网箱集约化养殖泥鳅,箱外养殖青虾.2007年该塘生产泥鳅2625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63千克;网箱外收获青虾270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7千克。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6,(9)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为提高种养效益,在莲藕塘中混养黄蟮、泥鳅,先后推广生态高效混养面积2 2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莲藕3 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这种种养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改善藕田生态环境,延长莲藕种植年限,提高莲藕品质,减少病虫危害,增加黄鳝、泥鳅养殖收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1.藕田建设选择水源充足、无污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7,(11)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先后推广莲藕与泥鳅、黄鳝立体种养技术,平均亩产(1亩=667平方米,下同)莲藕3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既增加了泥鳅、黄鳝的养殖收入,又可改善藕田的生态环境,增加藕田肥力,延长莲藕种植年限。1.藕田要求选择排灌方便且无污染的水源和疏松肥沃的田块作藕田用地。用于立体种养的田块,单田面积一般以1~2  相似文献   

8.
莲藕塘网箱养鳝,利用莲藕丛中特定的生态环境,辅以人工培育蝇蛆,根据黄鳝喜食蝇蛆的习性,推广该养殖模式,不但能较好解决水质控制和饲料供应的问题,而且成本低、效益高。2009年,江苏省兴化市同心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藕塘0.93公顷,当年10月底至11月初出售黄鳝1745千克,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24千克。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莲藕塘网箱养鳝,利用莲藕丛中特定的生态环境,辅以人工培育蝇蛆,根据黄鳝喜食蝇蛆的习性,推广该养殖模式,不但能较好解决水质控制和饲料供应的问题,而且成本低、效益高。2009年,江苏省兴化市同心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藕塘0.93公顷,当年10月底至11月初出售黄鳝1745千克,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24千克。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它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群众欢迎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人工养殖取得了明显成效。黄鳝的适应能力很强,河道、池塘、沟渠、稻田等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能生长。目前一般亩产3000千克,亩净产150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6000千克,亩净产3000千克。如果以平均每千克价格25元计算,经济效益很可观,所以养殖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养殖,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黄鳝能够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在大规模(1000平方米以上)、高密度(投苗量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养殖时,投喂这类饵料,就有明显的弊病,如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等。因此,进行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人工驯养,使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国内已有黄鳝灶生产专用饲料,具有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驯养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网箱规范化养殖黄鳝育成快、易管理、见效快,一只6~8平方米的网箱,投入10千克左右的鳝苗,6~8个月可收获30千克以上的成品鳝鱼。1.网箱的设置标准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位相对稳定,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水域面积一般为1.5~15×667平方米,水深1~3米,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几乎所有的黄鳝养殖户都不同程度地为饲料问题头疼。去年4月,我在华中农业大学学习了无菌蝇蛆的工厂化生产技术,较好解决了饲料来源。运用该技术.投2500元,日产蝇蛆25千克,喂养10口网箱250千克黄鳝,在今年元旦春节前后售出510余千克,获利万元。我发现用无菌蝇蛆养黄鳝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08,(2):33-34
“冬瓜-大白菜-藜蒿”周年三茬三熟,一般情况下:冬瓜667平方米产5500千克.收入1650元;大白菜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收入1200元;藜蒿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收入3000元。全年三茬合计667平方米产12000千克,收入5850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田种莲藕,秋植荸荠套养泥鳅,冬栽油菜,这种新的1年4熟栽培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每年可收获鲜藕600~700千克,荸荠1000~1200千克,商品泥鳅150千克左右,油菜子150~200千克,累计667平方米产值超过4000元,667平方米增效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食盐的妙用     
<正>1.黄鳝。①用400毫克/千克食盐和400毫克/千克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可预防水霉病。②用5%~10%食盐水擦洗患部,或把病鳝放入3%~4%的食盐水中浸洗15~20分钟,可防治赤皮病。③每50千克黄鳝用食盐250克、大蒜250克捣  相似文献   

17.
《油气储运》2006,(9):48-49
667平方米(1亩)能产多少苹果?随便问个老果农就有答案:1500-2500千克。按照农业部原果树顾问汪景彦的观点,667平方米标准高产为3000千克、中产2000千克、低产1000千克。这个问题到了山西平陆县乡村医生、种果奇人刘保全那里,答案就出人意料了:少则5000千克,多的10000千克以上。投入嘛,两三百块钱足矣。刘保全最得意的“门生”——山西永济蒲州镇一位果农,创造了667平方米产苹果12500千克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1.天南星浆液。鲜天南星1千克磨成浆液,加水20千克,过滤后使用,每667平方米喷雾过滤浆液20千克。2.鸡血藤悬浮液。鸡血藤种子晒干磨成粉,加水配成5%的悬浮液,加少许肥皂汁混合后使用,每667平方米喷施悬浮液40千克。3.苦参根煮熬液。苦参鲜根、茎捣烂,按1:3加水煮熬2小时后过滤,每667平方米喷雾过滤后的煮熬液40千克。  相似文献   

19.
培两优慈4在安徽省作中稻栽培,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取旱育秧或湿润育秧。一是稀播、匀播,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0.6千克,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5千克;二是用强氯精浸种;三是播前用多效唑浸种,即用0.5千克干谷的谷芽用1克多效唑对水0.5千克浸种15-20分钟沥干后待播;四是秧苗一叶一心期追施断奶肥,每667平方米秧田用尿素3-4千克,移栽前3天,每667平方米追施2-3千克左右的送嫁肥。  相似文献   

20.
<正>一、秋冬种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案(1)目标产量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1亩),施纯氮11~15千克/667平方米,五氧化二磷4~6千克/667平方米,氧化钾14~16千克/667平方米。(2)施用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做基肥。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对于硼或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硼砂1千克/667平方米或硫酸锌1~2千克/667平方米。对于缺硫土壤,可基施硫磺2~4千克/667平方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