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原野 《北京农业》2006,(9):24-25
夺取小麦高产靠培育冬前壮苗,壮苗的形成靠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因此,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就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近年来的小麦苗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存在整地质量不好,播种时间过早,播量过大,下籽不均匀和播种深浅不一等问题.根据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及群体动态指标,要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应做到以下5点.  相似文献   

2.
夺取小麦高产靠培育冬前壮苗,壮苗的形成靠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因此,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就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根据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及群体动态指标,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播期适宜这是形成小麦壮苗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小麦的最  相似文献   

3.
小麦冬前壮苗的增产机理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小麦试验、生产示范和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小麦冬前壮苗的形态生理指标,从小麦分蘖特性、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方面,叙述了冬前壮苗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增产的生物学机理,冬前壮苗个体健壮,群体适宜,分蘖成穗率高,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快,有效穗多,籽粒产量高,对培育冬前壮苗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小麦试验、生产示范和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小麦冬前壮苗的形态生理指标,从小麦分蘖特性、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方面,叙述了冬前壮苗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增产的生物学机理.冬前壮苗个体健壮,群体适宜,分蘖成穗率高,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快,有效穗多,籽粒产量高,对培育冬前壮苗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2004年由于降雨多、湿度大,给麦种存放带来困难。为了小麦一播全苗,小麦播种前用简单方法测定一下麦种发芽率,以便掌握好适宜的播种量,既降低成本,又便于管理,为小麦冬前壮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北部和西北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黄淮北部冬小麦播种进入扫尾阶段.黄淮南部正处于播种高峰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冬小麦播种正全面展开。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前时期,一般经历50~60天.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杜建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99-99,102
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越冬壮苗,是小麦奠定丰产的基础。阐述了小麦冬前壮苗标准及冬前苗情诊断方法,总结了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以期为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培育冬前壮苗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本文从制约当地小麦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出发,提出了以深耕、播前播后二次镇压、春草秋除、足墒越冬等为主的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做好小麦冬前管理和培育壮苗对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产量十分重要。经过多年小麦种植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壮苗越冬才能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小麦高产稳产。从冬前苗情诊断方法、冬前壮苗判断标准以及冬前壮苗培育技术3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冬季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阳盆地一般在9月中旬完成腾茬,正常年份9月底整地待播小麦。而按照该区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或春性小麦品种要等到10月20日以后才能播种,这中间有20—30d的休闲期,若改用弱冬性的小麦品种就可以早播种10d左右,这既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促进冬前分蘖发生,又可弥补该区小麦成穗数相对偏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小麦播种后,在保证苗齐、苗均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科学管理,培育冬前壮苗,才能为小麦稳产、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冬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麦冬前管理与培育壮苗,不仅有利于群体合理发展,个体稳健生长,而且是单株穗多,穗大,粒多,粒饱的基础。小麦的冬前管理,主要是促根增蘖育壮苗,协调生长与养分积累之间的矛盾,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壮苗,可为小麦丰产奠定基础。本文总结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麦冬前看苗管理与壮苗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壮苗,可为小麦丰产奠定基础。总结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培育冬前壮苗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本文从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出发,提出了以深耕、播前播后二次镇压、春草秋除、足墒越冬等为主的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适时播种,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与小麦高产有密切关系,然而何为适时播种?又如何科学地来确定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期哩?所谓适时就是不早也不晚,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确定冬小麦适时播种期的作法是: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冬前壮苗标准所需有效积温数来计算播种的时期。1、确定不同小麦品种冬前壮苗标准:半冬性和冬性品种越冬前壮苗标准是主茎达  相似文献   

16.
目前,北部和西北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黄淮北部冬小麦播种进入扫尾阶段,黄淮南部正处于播种高峰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冬小麦播种正全面展开。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前时期,一般经历50~60天,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1浇水补灌,促进苗足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对于播前没有浇水造墒、表墒很差、难以保证出苗的麦田应尽早浇蒙头水,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确保基本苗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小麦生产中每年都会出现冬春旺长现象,尤其是2006~2007年度,小麦大面积旺长,导致冬春不同程度的冻害和后期倒伏情况,严重影响了单产的提高。因此,防止小麦冬春旺长应作为今年小麦生产的大事来抓。应从播种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壮苗,防止旺长和冻害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隆旺夫 《湖南农业》2006,(12):10-10
小麦单产低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冬前培管不到位。因此,小麦冬季要采取以促苗、壮苗为主的培管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现代小麦生产“七分种、三分管”,播种是小麦高产关键环节,从小麦规范化播种入手。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提高抗寒、抗旱能力,对保证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11,(12):9-9
目前,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麦播进入高峰。针对部分地区稻茬麦因收获腾茬推迟和局部土壤过湿整地困难播种进度较慢的情况.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南方稻茬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要求以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为重点,切实抓好沟系配套、防涝降渍、防冻控旺、化学除草等措施落实。一是适时播种.提高质量。要加快秋收进度,早腾茬、早整地、早播种;要大力提倡机械化播种:要做到适墒播种,防止湿害。二是查苗补缺,移密补稀。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