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氮素缺乏症豇豆缺氮表现为植株长势弱,叶片薄且瘦小,新叶叶色淡绿,老叶叶片黄化,易脱落,豆荚发育不良,弯曲,不饱满。出现缺氮症状时,及时施用氮肥,每667m2追施尿素  相似文献   

2.
<正> 1 田间管理 本着“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除及时除草灌水外,应经常深入田间检查植株是否缺肥、是否发生病虫为害。若植株表现出异常现象,如叶色黄、叶片小、出叶慢、分叶少、植株矮小、穗子小、粒少、早衰,则多为缺氮;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小、叶色暗绿或紫红色、分蘖少、植株矮小,则多为缺磷;叶片显黄,严重时叶片出现褐色斑点、茎秆变细、易倒伏,  相似文献   

3.
小麦生育期出现叶片发黄,易引发小麦植株发育不良,导致小麦产量及品质降低,不利于小麦安全生产。本文结合阳谷县小麦生产实际,分析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以期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氮素缺乏症菜豆缺氮表现为植株长势弱,叶片薄且瘦小,新叶叶色淡绿,老叶叶片黄化,易脱落,豆荚发育不良,弯曲,不饱满。出现缺氮状时,及时施用氮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或硫酸铵30千克,以穴施或撒施为主,并辅以0.3%的尿素水溶液叶面喷施。2、磷素缺乏症菜豆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其他症状不明显,叶片仍为绿色。磷肥的施  相似文献   

5.
<正>1玉米蚜虫危害特点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物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化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食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落,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玉米蚜虫为害高峰  相似文献   

6.
正一、黄叶(一)肥力因素1.缺氮。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少,遭遇低温、涝害、中期干旱易出现缺氮症状。缺氮时,玉米生长缓慢、植株瘦弱、叶色浅黄,一般自下部老叶片的叶尖开始变黄,逐渐沿中脉扩展,呈楔形("V"形),严重时叶片枯死且边缘黄绿色。2.缺钾。沙土、潮湿或板结土壤易缺钾。缺钾时,玉米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淡绿且有黄色条纹,严重时叶缘和叶尖呈现紫色或似火红焦枯,叶的中  相似文献   

7.
1发病症状 该病寄宿根系所致,侧根和支根最易受害.发病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近球形根结.象念珠状相互连结的根瘤,切开根结,在放大镜下可见到乳白色或淡黄色洋梨形成虫。地上植株生长受阻,发育不良,颜色苍白失绿,植株矮小,后期叶片萎蔫,根部腐烂,最后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豆常常出现叶片发黄、植株矮缩的死苗现象,通过调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现将结果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大豆叶片发黄、死苗的发生原因 1、大豆顶枯病造成死苗大豆苗期感染顶枯病,幼苗子叶上会产生褐色环斑,生长点坏死,严重的整株枯死;开花前期感病的植株,病株节间延长,顶芽变褐,弯曲成钩状,植株开始变脆、易折倒;开花后期至鼓粒期感病的植株,芽、叶易落,靠近分枝的茎节部和髓部变褐,结荚很小,发育不良,荚内子粒不饱满,常延期成熟,直至收获前一直保持绿色.  相似文献   

9.
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食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玉米蚜虫为害高峰期是在玉米孕穗期,喷药防治比较困难.影响光合作用和授粉率.造成空秆.干旱年份危害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主要作物缺硫的诊断与防治(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6.1症状表现。大豆缺硫的症状:初期.新叶呈浅黄绿色,但老叶正常;严重时整个植株变黄,叶片小,节间短。根系瘦长,根瘤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1.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80%的产量来源于叶片。蔬菜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输送给叶片,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并将其运输至各个组织器官。如果叶片出现了异常,它所制造的营养就不能满足植株整体所需,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不良,根系也因此弱化、老化,最终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因此,加强叶片养护,保持叶片的优良性能是当下日常农事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营养成分少或植株吸收营养能力较低都可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过多的水分、低温以及植株根部受伤和病害的侵染等都有可能使植株、茎叶和果实发生营养不良.其症状表现: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褪绿,甚至烫伤.果实发育不良,结果数减少,严重时果底腐烂或产生斑点.  相似文献   

13.
周道明 《农村科技》2006,(12):34-34
一、症状识别植株发病后叶片变为深绿且叶片变厚变脆,以后叶片上散生红色小点,最后全叶变红,叶脉保持绿色,即为红叶茎枯病。病害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引起叶片枯萎脱落,茎秆顶端呈干焦状,同时易引发轮纹斑病和褐斑病的重复侵染,促使病株焦枯死亡。有的植株病叶脱落后仍能长赘芽。发病重和发病早的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主根、侧根均短而细。二、病因分析该病为非侵染性病害,即属棉花的生理性病害,由多种非生物因素综合引起,肥、水、土壤、气候及耕作制度等环境条件与该病发生关系十分密切,其中尤以干旱、营养不足为主导因素。1.棉花中后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对肥、  相似文献   

14.
对引起水稻植株矮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植株矮化可分为生理失调型和病虫为害型;气候不适、缺素、病虫为害、管理不当、土壤环境条件改变,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以及植株体内养分运输功能受阻,是水稻矮化的主要原因;可通过科学管水、合理施肥;避免出现缺素症状;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有效地预防水稻矮化,从而避免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一、夏大豆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夏大豆常常出现叶片发黄、植株矮缩的死苗现象,笔者通过调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现将结果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大豆顶枯病造成死苗大豆苗期感染顶枯病,幼苗子叶上会产生褐色环斑,生长点坏死,严重的整株枯死;开花前期感病的植株,病株节间延长,顶芽变褐,弯曲成钩状,植株开始变脆、易折倒;开花后期至鼓粒期感病的植株,芽、叶易落,靠近分枝的茎节部和髓部变褐,结荚很小,发育不良,荚内子粒不饱满,常延期成熟,直至收获前一直保持绿色.  相似文献   

16.
永城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4万hm2,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因此,搞好夏玉米田的管理至关重要. 一、主要病害 (一)玉米苗枯病 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在种子萌动期即可侵入,先在种子根和根尖处变褐,后扩展导致根系发育不良,茎基易断裂,叶鞘变褐撕裂.夏玉米从出苗至3叶期开始表现症状,先造成玉米幼苗基部1~2叶发黄,叶尖和叶缘干枯,由基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发展,进而引起心叶卷曲,严重的植株外周叶片干枯,心叶青枯萎蔫,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营养成分少或植物吸收营养能力较低,都可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过多的水分、低温以及植株根部受伤和病害的侵染等都有可能使植株、茎叶、果实营养不良,表现为缺素症,其症状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褪绿,植株瘦弱,果实发育不良,结果减少,产量降低,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8.
辽宁各地为害花生的害虫主要有刺吸式害虫蚜虫、食叶性害虫大造桥虫和棉铃虫及地下害虫金龟子等。1.刺吸式害虫防治蚜虫刺吸花生植株的汁液,同时还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花生叶片卷曲,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产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1.注意"适时收获"花生进入结果后期,植株表现出衰老状态,即顶端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茎蔓变黄并出现不规则的长条黑斑;大多数荚果荚壳网纹明显,荚果内海绵层收缩并有黑褐色光泽,籽粒饱满,果皮和种皮基本呈现固有的颜色,此时大多数荚果子仁饱满,是花生收获留种的最佳时期。2.注意"三不留种"1贪青晚熟植株不宜留种。前期发育不良,后期生长过旺的植株,不仅结果较晚,而且结果少,果实的饱满度也差,不宜留作种用。2过早衰弱的植株不宜留种。花生荚果还未成熟,而地上植株却过早衰  相似文献   

20.
<正> 油菜对硼非常敏感,需硼量高,油菜缺硼时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须根不长,表皮褐色,根颈膨大。叶片出现紫色或监紫色斑块,叶形小,叶质增厚,易脆,叶缘倒卷。花期缺硼,花蕾萎缩干枯或脱落,开花不正常,角果不结籽,出现“花而不实”现象。油菜缺硼已成为阻碍油菜高产最大的障碍之一。因此,增施硼肥是夺取油菜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油菜需要施硼,究竟如何施用?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