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实践为例,详细总结了如何利用Arc GIS10软件对纸质地形图,通过扫描、矢量化生成高程栅格数据;利用高程栅格数据进行等高线加密、高程统计、坡向和坡度分析,以及利用坡向、坡度等地形因子实现自动区划图斑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小班的立地因子调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调查内容,是实现科学培育、科学经营的基础。用传统的方法填写地貌、坡度及坡向等因子时,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强,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等缺点,很难保证调查的精度及要求。文章探讨了基于DEM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分区统计等功能获取坡度栅格数据和坡向栅格数据,最后将其坡度等级和坡向自动填入小班属性库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利用帽儿山林场的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DEM并得到坡度图、坡向图,对各种地形因子进行分类,进一步研究帽儿山林场的森林资源在不同地形因子上的空间分布情况,为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比例尺航片的树种结构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凉水自然保护区2008年拍摄的198张航空像片和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为数据源,根据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原理,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NT系统对航空像片提取生成比例尺为1∶10 000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在GIS软件的支持下获取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信息并根据小班的树种结构,分析树种结构与海拔、坡度和坡向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人工林病情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坡度、坡向等因子与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之间的病情指数有显著差异,其中阳坡的病情指数最低为42,阴坡的病情指数最高为65;不同坡度之间病情指数差异显著,其中陡坡﹥缓坡;密度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冠幅、胸径、树高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多伦县为例,论述了坡度、坡向分级图的制作过程,并结合研究区实际,分析不同坡度、坡向下的土地分布情况,以期为后期土壤侵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贵州省黔南州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资料,并从DEM中提取海拔、坡度、坡向及地表粗糙度4个地形因子,研究地形因子对黔南州森林景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6种森林景观在海拔上的分布比例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集中分布于海拔400~1 200 m;森林景观随坡度的分布变化呈现不均匀分布,以斜坡为最高点,曲线变化趋势接近于正...  相似文献   

8.
林地天然更新决定着该地区森林群落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提高森林群落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土默特左旗有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分别从优势树种、郁闭度、坡度、坡向、林型等方面,对林地天然更新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默特左旗林地天然更新整体不良,后期还需施以一定人工措施促进天然更新,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桉树胸径的预测精度,以肇庆地区5875个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桉树小班为研究对象,利用3个经验生长方程和3个理论生长方程构建桉树的胸径基础模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桉树胸径生长的立地因子后,在基础模型中引入立地因子构建桉树的胸径哑变量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显著影响肇庆地区桉树胸径生长的立地因子是坡向和坡度;经验方程和理论方程在拟合桉树胸径生长过程中无显著差异,最终选取Schumacher方程作为桉树的胸径生长基础模型;加入坡向和坡度哑变量后,模型的预测精度显著改善,决定系数R~2提高了0.118,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降低了1.69%。本研究基于坡向和坡度哑变量构建的桉树胸径生长模型,结构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可为肇庆地区的桉树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 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依据 ,探讨了坡向、坡度、坡位对卫片色调的影响 ,有助于建立目视解译标志 ,进行目视判读。从而减少林业调查外业工作量 ,降低成本 ,提高林业调查速度 ,缩短林业调查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