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利丽 《北方水稻》2020,50(4):57-61
韩国是世界上粮食自给率相对较低的国家之一,基于文献资料,首先分析了该国家基于生产端的扩大农产品消费策略,包括:增加环保型农产品的补贴力度;努力提升国内粮食自给率;推动韩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其后分析了基于消费端的扩大农产品消费策略,包括:推动饮食与营养教育;推动韩国传统食物向国际推广;推动农产品地理标示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1优质水稻从普通意义上讲,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质水稻标准等级的稻谷,称为优质水稻。商品稻谷可以分为一、二、三级或一、二、三等。从优质米意义上讲,首要的是米质优,达到优质米标准要求。否则也不能称之为优质水稻了。2优质米从狭义上讲,主要指品种自身所具有的优质特性,稻谷加工后的米籽粒大小、形状、色泽、蒸煮性、食味等,均达到了所规定的标准;从广义上讲,除了具备前边所有特性外,将包括营养品质和卫生标准。优质米和优质水稻不是一个含义。优质水稻包括优质米,而优质米只是指稻米而言。优质水稻包括优质稻谷与优质稻米两个…  相似文献   

3.
梁媛 《茶叶》2018,(1):34-41
茶诗分为两种,狭义的茶叶诗词是指"咏茶"诗词,即诗的主题是茶;广义的茶叶诗词不仅包括咏茶诗词,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不是茶,但是诗词中提到了茶。本文将从狭义上划分为茶诗的诗作和诗句中,进一步探讨茶道精神在唐宋诗歌创作中的影响和映射。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爱芹 《中国茶叶》2003,25(2):34-35
一、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茶叶产量所占份额一直超过世界总产量的20%,是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说明了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但出口缓慢增长的现象也说明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下我们具体选用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价格与生产成本等参数分析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一)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即:出口市场占有率=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它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如果一个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下降或在世界市场该产业产品的进口总额中该国家所占的份额上升,则说明该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是南太平洋第二大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大岛国,也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该国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基本呈现自然状态,农作物种植后很少管理。农产品价格较高,大米、肉类等主要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世界热带农业国家发展的农业特点及政策环境,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的优先地理区位。从政策环境、农业技术、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等方面着重分析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最后阐释世界热带农业发展面临挑战的主导因素、特点与问题,从世界热带农业发展的角度剖析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面临的包括海外市场、国际投资、海外经营、项目资金、国家支持等挑战因素。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农产品。每年出口2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二,贸易金额约4亿美元,出口量占我国茶叶生产总量的1/3。欧盟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市场,近两年来,欧盟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项目不断增多,限值大幅降低,许多项目的指标要求“检出率零”。欧盟还通过立法,对输入该国的茶叶在欧洲入境港口,  相似文献   

8.
卢振辉 《中国茶叶》1994,16(6):38-39
目前,世界上种植茶树的国家有50多个,但形成生产规模、从事商品性茶叶生产的国家只有30多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现有约15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再加上茶叶生产国内销的茶叶,近10年来世界茶叶处于供求基本平衡或供略大于求的状态。本文以国际茶叶委员会的统计资料为依据,从宏观角度分析世界茶叶生产、出口、进口以及市场分布情况,以期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贸易有所帮助。 一、茶叶生产 1993年世界茶叶总产量3064340吨,其中红茶2588835吨,绿茶475505吨,茶叶总产量比1992年的2964186吨增加100154吨,增幅达3.38%。这主要是1993年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的气候良好,茶叶丰收,其中斯里兰卡比上一年增产30.42%,肯尼亚增产12.28%,印度增产7.69%,印度尼西亚增产5.02%。 在世界茶叶总产量中,亚洲国家达2671599吨,占87.19%;非洲国家339593吨,占11.08%;独联体国家70000吨,占2.28%;南美洲国家60600吨,占1.98%;大洋洲国家6600吨,占0.22%。产量居前5位的国家是:印度758063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9.
周叮波 《福建茶叶》2017,(11):41-42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渐加快,出口、消费、投资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对于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国际市场中,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地区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实践中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全新的竞争与挑战。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为研究视角,以茶叶出口为例证,从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概念及特征出发,探析其对我国茶叶出口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茶叶出口过程中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策略,旨在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期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中国是最早种植茶叶国家。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汉朝的时候茶叶就被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贸易迎来了繁荣,远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茶叶产业的崛起,中国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我国的茶类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创新茶类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1.
茶叶中的硒及其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的健康与微量元素有关,因此,茶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越来越引起茶叶、医学、食品工作者的兴趣,硒就是这些微量元素的一种。硒在地球上的分布,差异非常大。世界各国的地区,包括中国各省区在内,无有例外,甚至在一个省的范围内,硒的分布差异也很大,因此,出现了富硒地区与缺硒地区。目前已知的缺硒国家有40余个,在中国,有22个省市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区缺硒,随着调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富硒与缺硒地区将会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外的农业生产领域,良好农业规范(GAP),是于1997年由欧洲零售商协会(EUREP)发起,并组织零售商、农产品供应商和生产者制定的一套针对农产品生产(包括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等)的操作标准。GAP的产生是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其理念是追求农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GAP发展至今,已成为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食品质量起重要作用,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17,(6)
<正>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在古丝绸之路上,茶叶是一颗闪亮的明珠,沟通中国与世界。这一东方物产不仅出口海外,还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叶生根。而今,世界上的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在中国茶叶风靡世界的同时,肯尼亚、斯里兰卡的红茶也享有盛誉,甚至销售到茶叶的故乡——中国。  相似文献   

14.
优质稻米的标准化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大米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稻谷年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随着加工水平的提高及品质的提升,大米已成为我国大宗作物产品中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质量安全标准的挑战,要使我国更多的稻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对优质稻米产品的生产实施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稻米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们对稻米产品日益增长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化、安全化的需求,推动我国稻米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我用传统的出口商品,世界上现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饮用我国茶叶。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状况的改变,对我国茶叶外销水平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为此,我们研究国外茶叶市场的动态,掌握各国茶叶消费趋势,并采取合适的对策,这样才能促使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现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饮用茶叶。  相似文献   

16.
王淑民 《中国棉花》2000,27(6):28-31
棉花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纤维类作物,其消费量和贸易量也是衡量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原棉的年消费数量与贸易数量决定于当年原棉价格走势、当年世界经济发展速率、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其它纤维作物与棉花的竞争。1 原棉价格指数与交易类型总体而言,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售出而供纺纱厂使用的皮棉称为原棉[1],是棉花在市场中的商业活动形式。国际原棉市场的价格分为科蒂卢克(Cotlook,20世纪80年代注册;CottonandOutlook的缩写)A指数和B指数两种。这两个指数是世界棉花产业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发展起来用于在国际…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世界主要产茶国正在商议制定一套茶叶全球质量标准体系,以取代各地市场上的标准,并以此保证茶叶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低价竞争。 近年来,越南等国家茶叶产量增长较快,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担心这些国家的低档、廉价茶叶会很快充斥国际市场,造成价格滑坡。目前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第十五届茶叶政府间集团会议的茶叶生产国一致同意,筹建一个国际基金会以促进茶叶市场的  相似文献   

18.
多茶类组合生产是指一个茶厂或一个地区能生产多种商品茶。这样,既可充分利用鲜叶原料,提高茶叶品质,亦可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制茶的经济效益。如果单一性地生产某一种茶,往往由于茶叶市场的波动而受到冲击,造成经济损失。例如,1983~1984年绿茶市场疲软,内外销都出现滞销现象,国内绿茶库存增加,经营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但就在这段时期,国际市场上红碎荼正处于  相似文献   

19.
康树立  詹海燕  金焱  杨巍 《杂粮作物》2005,25(6):384-385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与我国主要大田粮油作物比较,花生是我国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为数不多的农产品.我国加入WTO后,花生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额持续增加,入世后的第一年(2002年)出口达到77万t,创汇达到4.5亿美元,在国际花生出口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成为世界第一花生出口大国.辽宁省花生因品质优良,色泽鲜艳、美味可口、不含黄曲霉毒素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更高的声誉,因此提高花生产量,搞好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和茶产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用创造性思维构建出新颖的理论,成功实现新的或改进的产品或技术并引入市场.就一个业务领域而言,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促使这个产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本文试图从科技创新角度来分析上世纪世界茶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世纪茶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