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 1.1驾驶员生活上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造成驾驶员疲劳的原因: (1)驾驶员本身的原因。首先是身体条件,如得了妨碍驾驶、影响正常操作的某些疾病,极易产生驾驶疲劳。其次是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原因,驾驶技术不佳、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精神常常处在高度的紧张之中,遇有紧急情况在处理上往往惊慌失措,造成驾驶疲劳。性别年龄条件对产生驾驶疲劳也有一定的影响,驾驶员的年龄超过 45岁,反应开始迟钝,体力恢复较慢,也可导致疲劳。 (2)生活环境上的原因。有的驾驶员居住环境噪声大、室内人多、居住条件差,或居住地距驾驶出车的地方较远,影响休息。还有的驾驶员因家庭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开车打盹的原因及解除开车中打盹,是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驾驶员打盹时,处于无意识或朦胧意识状态,可能不知不觉引发重大交通事故。驾驶员在驾车时为什么会出现打盹现象呢?据科学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睡眠不足驾驶员睡眠不足是引起开车...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开车打盹,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驾驶员打盹时,处于无意识或朦胧意识状态,可能不知不觉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驾驶员在驾车时为什么会出现打盹现象呢?据科学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睡眠不足 驾驶员睡眠不足是引起开车时打盹的主要原因。有的驾驶员贪图玩乐,夜晚打扑克、下棋、看电视等时间过长,致使睡眠不足。  相似文献   

5.
驾驶与疲劳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疲劳后,其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状态被打破,将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驾驶,是潜在的事故因素。过度疲劳驾驶往往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甚至造成恶性事故。今年3月2日凌晨3时许,高邑县一机手就因过度疲劳,驾驶联合收割机翻入107国道上的沙河大桥下,造成4死1伤,机器严重受损的特大事故。一、什么是驾驶疲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因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失调而造成驾驶机能失调的现象。生理机能失调,是驾驶员因连续长时间在座位上进行驾驶操作,超过一定限度后…  相似文献   

6.
驾驶工作是一项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特殊工种。由于操作无规律,长时间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状态,以及受不良工作环境条件的反射或刺激,极易造成人体神经活动反射或紊乱,引起感觉器官的功能疲劳,给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带来隐患。下面谈谈驾驶员的几种生理疲劳现象。(1)心理性疲劳。驾驶员的心理性疲劳主要受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严重时表现为体力不够、疲乏,并伴有心情不安、烦躁,产生退缩感、胆怯,对本来不相干的刺激特别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适等现象。有资料表明,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超过4h),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注意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1疲劳驾驶的特征及分类1.1特征疲劳驾驶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及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驾驶员连续长时间在座椅上进行驾驶操作,精神高度集中地注视着车外环境,随时把  相似文献   

8.
驾驶疲劳是农机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石绍磊驾驶疲劳是目前发生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  相似文献   

9.
根据交通肇事事故案例分析,驾驶机动车辆至少有3个“危险时辰”,很多肇事驾驶员就是步入了此“死亡之谷”的险区。1午夜时辰:在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驾驶员行车容易产生“空旷”的感觉,往往疏忽大意、放松警惕,认为月黑人稀正好赶路,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驾驶,以致常有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行道树上、建筑物上还在悠悠酣睡。在午夜时辰行车,驾驶员大脑反应都比较迟钝,血压也随着降低,手脚的血管神经容易产生僵硬、麻痹。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症状,这…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候炎热,高温行车,车易受损;昼长夜短,人易疲劳,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很多。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根据夏季特点,要做到以下几条。1.身体健康状况不容忽视(1)防中署。夏季温度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易中暑,因此,要适当安排好休息时间。通常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应尽量少出车,出车最好安排在早晚,并带齐水壶、毛巾和防暑药品等。(2)防疲劳驾驶。在夏季,天气炎热,驾驶室温度较高,驾驶员体力的消耗很大。昼长夜短,睡眠不足,更加容易产生疲劳,其表现为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甚至昏昏欲睡,容易酿成事故。夏季行车解除疲劳的应急措施有:驾驶员稍感疲劳和…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交通肇事事故案例分析,驾驶机动车辆至少有3个“危险时辰”是很多肇事驾驶员步入了“死亡之谷”的险区。1.午夜时辰在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驾驶员行车容易产生“空旷”的感觉,往往疏铁忽大意、放松警惕,认为月黑人稀正好赶路,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驾驶,常有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行道树上、建筑物上,还在悠悠酣睡。在午夜时辰行车驾驶员大脑反应都比较迟钝,血压也随着降低,手脚的血管神经容易产生僵硬、麻痹,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症状,这些因素都潜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田间作业时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对播种、割晒、深松浅翻和起垄等田间作业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率和疲劳状况进行了测试、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纯作业和田间转向作业中,国产履带拖拉机组驾驶员的心率增加率显著高于其他机组,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大功率机组与小功率机组纯作业与田间转向时的驾驶员心率增加率无显著差异;同时,得出了各机组驾驶员可能承受的最长作业时间为10.7~16.7h,为分析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减轻驾驶疲劳及改善驾驶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100起交通伤亡事故中,驾驶员应负事故主要责任的超过70起,究其原因,疲劳驾驶占相当比例,且显增长趋势,因此解决疲劳驾驶车这个问题,是减少事故的有效办法之一。纵观案例,司机疲劳驾车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钱驱使。不少驾驶员为求经济效益,多头寻找货源,不顾劳累运了东家货,又拉西家客。超负荷工作,忽视了行车安全。二是货主所迫。有的货主因交货日期所限,为节约途中开支费用等原因,盲目催促司机开快车,开疲劳车,而有的驾驶员明知体力不支,但为了满足货主需要,不失今后货源…  相似文献   

14.
机动车驾驶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清醒的头脑才能保证行车安全。酒后、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不能驾车 ,这是人所共知的了。但以下作法影响安全行车往往被人们所忽视。1.吸烟不利于驾车 吸烟对驾驶机动车不利 ,《交通管理条例》亦规定“不准在驾驶车辆时吸烟”。可是许多驾驶员却不遵守该规定。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吸烟对驾驶的危害。首先 ,驾驶车辆时吸烟分散注意力。驾驶中吸烟要单手操作方向盘 ,用另一只手去点烟 ,这时注意力集中在烟火上 ;有时烟灰掉到衣服上 ,又要用手去拍打。这一切都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 ,一旦前方出现紧急情况 ,往…  相似文献   

15.
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对于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了评述;PERCLOS是一种目前最有效的、车载、实时的驾驶疲劳测评方法;提出了驾驶疲劳状态检测研究应着重于驾驶疲劳形成机理和模型建立、疲劳状况检测及其评价方法、驾驶员疲劳报警装置的研究及应用,并实现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及预警装置商品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驾驶疲劳,是发生农机事故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疲劳是由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机能失调而引起的。 农用拖拉机驾驶员,由于长时间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从复杂的作业环境反映情报,再通过大脑迅速加以处理,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增加驾驶员的心理负担和体力负担,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7.
疲劳驾驶是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驾驶员疲劳的原因,讲述了如何避免疲劳驾驶,以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九、疲劳与事故预防 1.产生疲劳的原因 疲劳是人在连续工作后消耗了体能和精力,使其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水平下降或失调而导致其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一种状态。 驾驶员产生疲劳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农忙季节,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员为不耽误农时,起早摸黑下田作业,甚至连中午也不休息。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睡眠不足及过度紧张操作,极易产生疲劳。  相似文献   

20.
高温季节,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容易致人睡眠不足,再加上太阳直晒,很容易使驾驶员疲劳;尤其是闷热的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