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洪梅 《北方水稻》2010,40(2):43-45,52
对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稻曲病、水稻胡麻斑病、二化螟、稻蝗、稻飞虱、稻水象甲、稻纵卷叶螟等近年来滨海稻区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找出了发生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义勇 《北方水稻》2011,41(1):54-55
针对近年来盘锦北方滨海盐碱稻区水稻稻瘟病发生趋势加重的实际,介绍了盘锦北方滨海盐碱稻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并提出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肥料、处理越冬病源、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及科学开展药剂防治等措施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娄伟 《北方水稻》2019,49(3):52-54
辽宁省滨海盐碱地稻区是辽宁省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该区域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辽宁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未来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保证产量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最佳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为97.5 kg/hm2机械旱直播产量最高,加工品质较好,但稻米营养品质及食味值略低于播种量为120 kg/hm2;水稻机械旱直播比机插秧分别减产2.13 t/hm2、1.76 t/hm2、2.05 t/hm2,但效益比机插秧分别增加了0.144万元/hm2、0.218万元/hm2、0.118万元/hm2,处理2比处理1、3分别增加0.074万元/hm2、0.100万元/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最佳配置方案,并且保证产量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是675 kg/hm2控缓释基肥与150 kg/hm2播种量配置的处理5,其次是540 kg/hm2控缓释基肥与195 kg/hm2播种量为配置的处理3,处理5比处理3增产4.41%。综上,合理的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能够满足水稻各时期生长发育对肥的需要,同时有效调节群体数量,大大提高了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碱稻区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有效利用盘锦稻区的土地、灌溉水、温光等农业资源,提高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减少化肥农药对稻谷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按照无公害水稻生产的相关标准,结合盘锦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在深入研究机插水稻定量播种旱育壮秧、定量本株稀植移栽、定量施肥、定量灌溉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滨海盐碱稻区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整地、育苗、移栽、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以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为直播稻将来在滨海稻区迅速发展给予品种支撑,以吉粳系列、铁粳系列、北粳系列、盐粳系列等2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各品种在滨海稻区旱直播条件下的成苗率、耐盐能力、收割前能否完全成熟等情况进行试验分析,结合田间表现及小区实割测产,确定滨海稻区适宜旱直播的粳稻品种。结果表明,旱直播条件下盐粳933、盐粳1403、盐粳927、盐粳662、盐粳765、盐粳22、富友33、北粳1604、铁粳14、吉粳88等品种的成苗率高、耐盐能力强、收割前能完全成熟,平均产量为8.03t/hm2,适宜在滨海稻区作旱直播稻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 于1986年,开展了河北省冀东稻区水稻稳产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建立了适合河北省滨海稻区、山前平原井灌区和山前平原渠灌区三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水稻生产模型,结合品种、耕作、植保、水肥管理等模式,初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单硅酸对滨海稻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水稻生长分蘖末期和破口前分别喷施单硅酸(≥100 g/L)50 ml/667 m2,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调查水稻的产量性状和测定稻米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单硅酸能够显著提升稻谷产量,增加水稻的千粒重、实粒数以及实粒率;能够提升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增加水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并降低垩白度;对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及食味值等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出现倒伏、药害等症状。因此,在滨海稻区使用单硅酸用于水稻生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苗床调理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滨海稻区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试验以盐丰47为试验材料,采用对比法,通过水稻苗床调理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苗秧素质的影响,探讨盘锦稻区机插秧育苗时调理剂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每盘用40 g水稻苗床调理剂+过筛隔年稻田土的处理2秧苗素质好,发根力强,返青快,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12.
<正> 滨海盐碱地及内陆盐碱地稻区,急需抗盐碱的水稻品种来提高重盐碱低产稻区的单位面积产量。我所为满足辽河三角洲开发和低产田改造的需要,于1985年开设水稻抗盐育种课题,现已选育出一批高度耐盐碱的水稻新品系,于1989和1990两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现将1990年的比较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封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4.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可实现壮秧无植伤精准有序移栽,具有诸多优点。在辽宁滨海稻区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应用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实现高产栽培,需要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入融合,需要围绕水稻、河蟹产量的最大化与品质的最优化做好育秧、移栽及田间水、肥管理等工作。阐述了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实现水稻钵苗高产栽培的四项关键技术,即标准化壮秧培育技术、精确移栽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科学管水技术,以利于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水稻栽培研究室是所内重点研究室之一。现有研究人员7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3人。有研究员职称2人,助理研究员职称4人。水稻栽培研究室在"六·五"至"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省部及市级课题19项。从水育苗、湿润育苗到水稻旱育苗技术的变革,从稻田传统犁耕到旋耕整地技术的改进,以及盐碱地改良种稻等方面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在水稻定量播种旱育壮秧、定量本株稀植移栽、定量施肥、定量灌水等多项研究基础上,组装了"滨海稻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编制了《滨海稻区水稻叶龄诊断与栽培模式图》,对当地水稻单产的提高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近3年又开展了水稻工厂化育  相似文献   

16.
汉沽农场地处滨海盐碱地区,盐碱含量高,常年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水资源严重缺乏,加之种植水稻效益不高,很多农民退稻还棉,在稻田改种棉花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滨海稻区是我省重要的水稻商品粮基地,但水稻生产面临着缺水的挑战,水资源不足将严重限制水稻生产的发展.探讨水改旱耕作方式是一项关系到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此我们开展了辽河下游滨海稻区水旱轮作的研究,对水改旱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探讨.1旱田作物品种引种筛选1.1大豆品种的引种与比较试验1.1.1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在所内试验地进行,试验品种为H5064、辽豆11、89-9、90-368、以辽豆10做对照,设小区试验,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行长10米,行距60厘米,5行区,小区面积30平方米。土…  相似文献   

18.
为深挖稻蟹种养模式潜力,2019—2021年在辽宁滨海盐碱稻区对水稻单一种植模式(MR)、水稻+成蟹种养模式(RC)、水稻+扣蟹种养模式(RYC)、水稻+成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C)和水稻+扣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YC)的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稻蟹投入产出进行了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养模式间水稻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稻米加工品质差异均不显著;稻蟹种养模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下成蟹种养较扣蟹种养具有更高的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北方稻区,水稻一般在5月中、下旬插秧,10月份收获,土地利用时间仅140天左右,其余时间则长期闲置。近年来,我们针对我区属滨海盐碱地的土壤特点,利用冬春这一段稻田空闲时间,种植一茬甘蓝,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菜稻复种”每公顷纯效益可达4.05万元,是单一种植水稻效益的14.6倍,其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为广大稻农种田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将甘蓝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l品种选择根据滨海盐碱地的土壤条件和菜稻复种的时间衔接要求,菜稻双连种植选择的甘蓝品种应具有…  相似文献   

20.
贺琳  付立东 《北方水稻》2015,45(2):67-69
以盘锦滨海盐碱稻区水稻生产发展为主线,介绍了盐碱地改良、水稻品种更新、栽培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水稻高标准条田建设、耐盐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及与品种配套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水稻机械化栽培、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明了发展集约型稻作、环保安全型稻作、复合型稻作是提高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