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木耳块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木耳块是以散装黑木耳为原料,经筛选去杂、配方、压缩、固形、干燥、包装等物理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该产品保持了黑木耳原有的营养成分、组织结构和复水性能,具有体积小,运输、贮存、使用方便,无假、无添加剂,复水快等特点。彻底地改变了黑木耳传统的包装方式、提高了黑木耳产品的质量和商品档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优化改进的Sevag试剂法对酶法提取的黑木耳粗多糖进行蛋白质的脱除。采用SephadexG-200凝胶层析对黑木耳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得到两个组分AAP1、AAP2,合并收集液,透析、浓缩、冻干得到黑木耳纯多糖,为白色粉末。采用SephroseA-200凝胶层析、紫外光谱扫描对黑木耳纯多糖进行纯度鉴定。SephroseA-200凝胶层析结果表明,多糖的两种组分都为单一洗脱峰;紫外光谱扫描说明多糖中不合有蛋白质、多肽及核酸物质;说明黑木耳多糖的纯度已经达到物理化学的分析标准。红外光谱扫描的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中合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纸层析法对黑木耳纯多糖进行组分分析的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由葡萄糖、木糖、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组成,是一种杂多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黑木耳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阐述了黑木耳液体发酵产多糖培养基组分的优化、黑木耳液体发酵环境、外源添加物等因素对黑木耳液体深层发酵产多糖的影响,为进一步对黑木耳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黑木耳品种“延农科1号”为试验材料,马铃薯、黄豆粉、麦麸、木屑、废弃黑木耳菌袋等浸出液为原料,研究对黑木耳菌种培养的影响,筛选黑木耳菌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种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配方3和配方5。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超微粉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机械法和机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两种方法制备黑木耳超微粉。对原料和制得样品分别进行了氨基酸分析,采用SEM和TEM技术研究了粉碎后样品粒度和微观结构,机械法粉碎后产品平均粒度为1-5μm,机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法粉碎后产品平均粒度为0.5-1μm。两种方法粉碎后黑木耳粉的复水性等性能都比黑木耳原料有所提高,保质期也明显延长。结果表明机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制备的黑木耳超微粉在各方面性能明显优于机械法制备的黑木耳超微粉。图1表2参7。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是东北林区的主要林副特产,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近几年作为保健食品畅销国内外。但是,木耳呈松散状态时,体积大、易破碎,贮存及运销都不方便。为了方便运销,满足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现已开发出“黑木耳砖”新产品。研制“黑木耳砖”压缩设备,旨在提高黑木耳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以副养林的优  相似文献   

7.
冯磊  程文  雷虹 《林业科技》2022,(3):36-40
比较3种黑木耳黑色素组分的理化性质,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光照会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稳定性;低温有利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保存,长时间加热会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保存率;pH值会显著影响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溶解性,碱性条件更有利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溶解;K+、Ca2+和Mg2+会显著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吸光值,Cu2+和Fe3+会使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吸光值升高;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容易被氧化剂氧化,但还原剂对其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谷氨酸钠和丁基化羟基茴香醚这四种食品添加剂对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中含大量的由多糖及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木耳凝胶,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利用微波法提取黑木耳凝胶,找出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颗粒度为1.46mm,固液比为1:30,时间为8min,功率为640W时,黑木耳凝胶的提取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代用料林地栽培是充分利用山区林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黑木耳生产的一种模式,这种栽培方式可使林木与黑木耳相互促进生长。如:林地空气清新,可以减少出耳期间杂菌的污染;林木的枝繁叶茂形成了自然蔽荫,在试验时观测:上午 10时林下光照强度是 2900~ 4200lx,林外为 130000~ 135000lx,所以林地栽培黑木耳不用搭设荫棚,既可满足黑木耳对光的需求,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从树木表面及地表蒸发出大量的水分,保持了林地湿润,同时林地昼夜温差大,近于野生黑木耳生长的自然条件,获得的木耳,耳片厚、颜色深、品质好、产量高;出耳…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不仅风味独特,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黑木耳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利用代料采用挂袋方式栽培黑木耳具有长足的发展前景,具有不受资源限制、原料来源广、占地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黑龙江省地区特点的春季挂袋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椴木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孟维洋,王凯军(辉南森林经营局科技科)椴木栽培黑木耳,是北方农村和林业系统主要的多种经营项目之一。但是,几年来随着黑水耳货紧价昂,种耳热盛行,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制种、栽培、管理不当,造成产量低、质量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牡丹江市绥阳林业局黑木耳栽培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了解绥阳林业局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绥阳林业局黑木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林内袋栽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新林林场和东林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纯落叶松林、杨树防护林和针阔混交林下袋栽黑木耳试验 ,得出了林内袋栽黑木耳能节约费用、提高产量、降低污染、提高耳质等优点。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从黑木耳秋栽原料的选择、栽培配方、灭菌、接种,室外养菌,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秋栽优质稳产技术。相比春栽,对黑木耳栽培户具有上规模,稳产量,质量好、价格高,致富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在吉林省林区栽培已有多年历史,但在生产中习惯用大径木做耳材。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目前大径级耳材已不多见,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木段栽培黑木耳的品质较好,一直倍受人们青睐,加之我省林区每年木材采伐剩余物(小径木、枝丫、梢头)十分丰富,所以短木段栽培黑木耳在我省还有很大优势。现将我们通过实践摸索的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以下简称短木段技术)做一简要介绍。1耳本准备黑木耳在许多阔叶木上都能生长,但在多年大径木种植经验上,以千金榆做耳木效果最佳。所以过…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是重要的食用菌,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本文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栽培地、培养料、灭菌及接种、发菌及出耳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螯合时间,黑木耳多糖与银离子质量比,pH,银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黑木耳多糖银离子螯合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螯合的最佳工艺条件:螯合时间为10h,pH为3,黑木耳多糖与银离子质量比为5∶1,银离子初始浓度为2mg/mL。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银离子与黑木耳多糖形成了螯合物。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多糖的医疗保健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黑木耳多糖的医疗保健价值吴宪瑞,孔令员,淦洪(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省大庆职工医学院)(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黑木耳(Anriculariaaurricula)营养丰富,是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胶质。对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滑作用,多为...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是大兴安岭地区食用菌产业的主栽品种,由于气温低,生长期短,各生产单位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不同,使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的产量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寒温带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模式的研究,采用密摆、覆盖、搭设遮阳网等措施,使黑木耳的产量由原来的35g·袋-1提高到56g·袋-1。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以黑木耳为原料加工的药品、保健品越来越多,已经建成食用菌液体菌种机械化生产线,对高品质黑木耳的需求量极大,市场前景广阔。文章从黑木耳的生长机理、菌种培育、栽培技术、出耳管理等标准化技术进行论述,对降低黑木耳的栽培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