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约占泌乳奶牛的半数以上。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约占成年母牛的2%,而患隐性乳房炎则高达50%。据C.N.Do-bbins报道,因患隐性乳房炎(CMT检验反应强度达到“ ”者),而致产奶量下降,每头牛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270美元。我国奶牛乳房炎乳区发病率较高,每年  相似文献   

2.
奶牛热应激及抗热应激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实验表明,夏季酷暑季节,奶牛的呼吸频率加快、心跳次数增加、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奶量减少。据金仰高门988)分析调查,认为中国黑白花奶牛的适宜温度为11~16’C。由于奶牛主要靠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方式散热,因此,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奶牛体温和环境的温差缩小,奶牛散热困难,易出现热应激现象。有试验报道:当环境温度接近24’C时,奶牛便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表现为泌奶性能F降,同时,当环境温度持续上升时(41C),黑白花ha往往减少乳量50%以上。据报道,由于环境温度的上升,奶牛依赖于出汗和增加呼吸的次数等方式散…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经济损失较大的奶牛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不显临床症状,隐蔽性强,患病率高,严重影响牛奶的数量和质量,威胁人畜健康,对奶牛业危害极大。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报道,平均约有50%的牛患有隐性乳房炎。据Blosser等研究,经C.M.T。法检出的隐性乳房炎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乳区每天奶产量相应减少19.5%,31.8%和43.4%。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在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炎,在奶牛生殖器官疾病中,占较大比例,也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对奶牛繁殖和产奶量影响巨大,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英国一位学者曾经报道,子宫内膜炎造成的奶牛不孕约占不孕症的95%。据苏联C.A.Ruder等(1981)报道,通过对64头奶牛的观察,其中43头患有产后子宫感染,占67%。A.Zebrack等(1980)指出,在生育能力扰乱的奶牛中,有60~70%是由产后子宫内膜炎所致。我国奶牛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相当高,据报道,在我国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为30%~50%;隐形乳房炎奶牛平均头阳性检出率则高达为50%~70%。美国的泌乳奶牛乳房炎发病率50%,日本乳房炎检出率平均为45.1%。  相似文献   

6.
20种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不易治愈.据报道,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2001年奶牛乳房炎的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  相似文献   

7.
1.喂小苏打。据美国资料报道,在奶牛日粮中加入少许小苏打,可以提高牛的产奶量。 2.喂松针粉。在奶牛日粮中加入5.0%的松针粉,56天后奶牛的产奶量可以增加7.4%。 3.运动。据资料报道,让奶牛每小时行走3—3.5  相似文献   

8.
1 前言隐性乳房炎病变轻微,不显临床症状,仅有乳汁理化学、乳成分和乳细胞相的变化,并伴有乳量减少等乳腺功能障碍。该病分布广泛,一年四季中均有发生。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平均有50%牛患隐性乳房炎;按Blosser等人报导,以C. M. T.法检出的隐性乳房炎弱阳性、阳性、强阳性乳区。每天乳量分别减少19.5%、31.8%、43.4%。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方法已有很多研究与报道(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查、乳汁细胞学检查、乳汁PH值检查、乳汁氯化物检查四类),但对奶牛情期与围情期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假阳性出现  相似文献   

9.
酮病(ketosis)是泌乳奶牛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发生在全国各地,是当前危害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营养代谢病之一。酮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较高。据学者S.Van[1]报道,酮病能使奶产量明显减少(近50%减产),使奶牛抵抗力降低,饲料报酬率也降低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围产期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乳房炎在奶牛疾病中高居首位,据西昌陈安享等人(1988年)报道,西昌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即高达67.5%;兔的乳房炎据傅佑权(1989年)报道,长毛  相似文献   

11.
转移因子制剂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患乳房炎的奶牛占产乳奶牛的20%~60%,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近年来已有许多用转移因子制剂治疗人类疾病取得明显疗效及转移因子传递免疫效应无种属特异性的报道。我们试用转移因子治疗159例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绿草素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奶牛养殖的主要常见病,据有关报道我国奶牛乳房炎临床型发病率达20%~60%.笔者应用绿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结果证明,绿草素与常用药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比较,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情况奶牛隐性乳房炎,又称非临床型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疾病中发病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品质,并潜伏着随时暴发为临床型乳房炎的危险。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占成母牛的2%,患隐性乳房炎的母牛则高达50%。另据河南农业大学刘道钦等人报道,郑州、开封、洛阳三市患隐性乳房炎的产奶牛占成母牛的  相似文献   

14.
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在医学上不仅可作为健胃、祛痰、缓解酸中毒等良药,而且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小苏打可用作饲料添加剂.现简介于下。 1.喂奶牛:据报道,美国科研人员在奶牛泌乳期,每天每头奶牛加喂小苏打100克,能使奶牛产奶高峰提前.产奶量可提高3%. 2.喂猪:在仔猪日料内每天每头添加小苏打0.2~2克;肉猪日料内每天每头添加4~5克.将小苏打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房炎在养牛业中危害极大,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延长产后发情期,增加奶牛淘汰率,而且是降低奶牛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原因。据国际奶牛联合会报道,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是50%。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于子宫黏膜产生黏液或化脓性炎症而导致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发情、排卵、妊娠,是引起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奶牛子宫内膜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0%~50%,奶牛不孕症的60%~90%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导致泌乳功能丧失,使奶牛被迫淘汰,同时影响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据我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等城市调查,乳腺炎是乳牛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达20-70%。据国外报道,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约为25-60%,在美国,100万头泌乳奶牛约50%患有乳腺炎,因奶牛乳腺炎每年造成的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牛奶损失估计可达380万吨。奶牛乳腺炎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到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国内外对奶牛乳腺炎病原、检测、防治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可造成奶牛生殖障碍甚至不孕,从而给牧场效益带来损失。据报道,产后早期阶段有90%的奶牛会发生子宫细菌感染,其中约20%的分娩奶牛患有子宫内膜炎,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奶牛不孕比例可达50.62%,可见正确认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是提高牧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据报道,奶牛乳房炎在生产中发病率可高达78%以上,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不小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报道,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高,随着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措施、泌乳月份的改变而改变.据资料介绍,黑龙江省安达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2.3%,苏州市牛奶公司一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4.06%,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