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9年8月27日,在烟台召开的"农业中的钾与精准养分管理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组织处徐前处长和加拿大钾磷研究所总裁施多福(Mark Stauffer)博士,向1998年度钾磷农学奖获得者颁发了获奖证书.至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与PPI/PPIC共同设立的钾磷农学奖1998年度奖评选和颁奖工作宣告结束.来自全国的农业科技战线的5名科学家分享了1998年度钾磷农学奖,他们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陶其骧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周修冲副研究员,天津市土壤肥料研究所周艺敏研究员,广西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谭宏伟副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杨莉苹助理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学学科的形成源于欧洲工业革命主导的实验科学归纳论思维, 取得农业产量巨增的同时, 却破坏了农业可持续性赖以维持的自然基础。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日益清晰, 农学学科及其教育体系的重构也日益迫切。联姻生态学, 建立以“农业生态学”为核心科目的新农学理论体系, 并据此调整和拓宽“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等农学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 建立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为核心的新农学应用体系, 以融合现代生物工程、生态工程、信息工程和材料工程技术; 也意味着我国“古代”演绎论和西方“近代”归纳论携手为实现“现代”可持续农业(低碳农业)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专家档案:     
《核农学报》2008,22(1):F0002-F0002
许方佐(1956-),男,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学体系源于近代实验科学浪潮,并在工业革命巨大成就的推动下不断细分,失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把握。导致人类重新面临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破坏引发的生产力衰退)和食品安全(农业环境破坏导致食物污染物残留)的双重危机。在我国,传统农学不论作为学科还是专业都属于生态系统以下的生物组织层次,是现代化石农业带来的生产和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农学学科及其专业教育体系的再构极为紧迫。作者提出以农业生态学为核心理论科目,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为核心应用科目而重构传统农学学科和教育体系。本文重点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技术选择,并深入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科目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核农学报》2006,20(4):295-295
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核农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辐照加工研究所承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协办的第五届全国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7月6日至9日在湖北宜昌三峡坝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核农学科技工作到会。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及宜昌市的领导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6.
李庆逵  龚子同 《土壤》1979,11(4):154-159
我们随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考察团,于三月二十二日至四月十二日在日本先后访问了东京农业大学、东京大学农学部,京都大学农学部、国立农业技术研究所、热带作物研究中心、农业土木研究所、果树试验场,东京农机所、农业试验场以及静岗、爱和、爱媛、熊本、鹿儿岛五个县的试验场、畜牧场、林场和设施栽培(指在温室条件下生产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许方佐(1956—),男,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工作至今。1992—1993年赴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所长,兼任山东省原子能农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8.
《土壤》2009,(2)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主导产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大型连续电子出版物。其营运网站——“维普资讯网”(http://www.cqvip.com)是全球著名的中文信息服务网站,以及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服务网站。维普资讯网收录了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农学、园艺等10个农学分类下的数百万篇学术文献。农业科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在线学术交流,打造线上线下的农业科技知识社区,共同提升中国的农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发刊词     
<正> 核农学是农业科学与核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自从1957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室以来,核农学应用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似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初,它只涉及辐射育种,耕作施肥、植物保护等方面,现在,已渗透到畜牧、兽医、园艺、林业、水产、农产品保藏、环境保护、天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其他领域。随着核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其他高技术的迅速兴起,核农学也正在向纵深  相似文献   

10.
专家档案     
《核农学报》2011,25(5):F0002-F0002,891
徐利远(1963-),男,博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所长。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四川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1.
白永新简介     
《农业信息探索》2008,(5):F0002-F0002
白永新,男,1962年生,中共党员,玉米育种专家,1984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农学学士,现任山西农科院玉米所玉米育种一室主任,研究员,山西农科院玉米所副所长,山西省作物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杰出的农学家、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原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季高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张季高先生1917年2月1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40年获金陵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44年获金陵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于1947年获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48年满怀兴农报国之愿,欣然回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得到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趋势,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非常有必要建设新农科背景下的农业人才培育机制。因此,应当重视相关工作的建设,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农科人才。简要介绍当前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阐述了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消息     
2006年农学类核心期刊联合征订启事刊名第一主办单位邮发代号刊期定价(元)年价(元)E mail电话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82304双月1060bldxeb@bjfu.edu.cn62337673大豆科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495季刊1040dadoukx@sina.com045186668735分子植物育种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8423双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从地质背景与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开始的,随着农业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土壤作为农学与地学的中介,深入土壤与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性间关系与规律研究,土壤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静宜  杨国治  卢贵钦  张松林 《土壤》1986,18(3):161-162
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情,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代表团一行四人,于1985年6月26日至7月10日到日本东京、筑波、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先后访问了有关环境科研、管理等13个单位:1.东京大学农学部、理学部、工学部;2.东京农工大学农学部;3、京都大学工学部、农学部;4.名古屋大学水圈科学研究所、农学部;5.农林省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6.环境厅国立公害研究所;7.厚生省国立公众卫生院;8.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9.大阪府公害监测中心;10.京都市卫生研究所;11.日本国政府环境厅;12.纪本电子工业株式会社;13.堀场制作所(株)。  相似文献   

17.
张宝林     
《农业信息探索》2008,(12):F0003-F0003
1957年生,研究员,农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被聘为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区划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遥感与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作物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食品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现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8.
《核农学报》2006,20(3):F0003-F0003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自1958年建立以来,致力于核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吸纳其他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整合与创新,主要研究领域为核素示踪、应用生物物理、诱变遗传与植物分了改良及分子生物物理学。现为农业部、浙江省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植物诱变种质创新与研究合作中心”的依托单位,是生物物理学、核技术及应用两个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IAEA核农学培训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农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可持续农业思潮的兴起、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农业方面策略的异同以及可持续农业的学科体系和五大要素。提出“中国生态农业”是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农业的理想方式以及我国应走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点的可持续集约化农业之路。作为可持续农业指导思想的农业生态学需要同传统农学紧密结合,以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农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可持续农业思潮的兴起、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农业方面策略的异同以及可持续农 业的学科体系和五大要素。提出“中国生态农业”是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农业的理想方式以及我国应走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点的可持续集约化农业之路。作为可持续农业指导思想的农业生态学需要同传统农学紧密结合,以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