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病多发生于老弱牛,是睥胃虚弱,胃不受纳而引起吐草的一种疾病. 1病因 由于使役无节,饲养失调,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所致.如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淋漓,或过饮冷水,以致寒伤浸伤脾胃,致使脾胃虚弱,草料入咽,胃不容纳,反而吐出. 2症状 病初精神不振,被毛竖立,鼻寒耳冷,鼻镜汗不成珠,食欲反刍减少,发现吐草,逐渐身瘦体痛.病重者食后时常吐草,口涎粘滑,拱背伸头,排粗糙稀粪,有时鼻眼浮肿.  相似文献   

2.
牛的脾虚慢草,亦名脾胃虚弱,是以脾胃功能衰退、减食或停食为主的一种病症。病牛精神倦怠,体瘦毛焦,四肢无力,食欲减少,甚至不食,肚腹虚胀,反刍无力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鼻汗不成珠或无汗,口色淡白,脉沉无力。天寒季节常见耳鼻俱凉。口流清涎,大便稀薄等脾胃虚寒征象。胃内宿草,日久酿热,或在夏秋季节可见口涎粘腻,大便干燥或溏稀腥臭,尿短少而黄浊等夹杂湿热征象。该病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  相似文献   

3.
奶牛翻胃吐草是由于奶牛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弱而致的一种慢性病症,其一般多发于老弱奶牛. 患牛临床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跛行,耳、鼻俱凉,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口流清涎,吐草,吐出的草团粗糙,口色淡白,逐渐消瘦,其粪渣粗糙,脉象沉细. 可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奶牛翻胃吐草. 1 病例 1.1 病例一 奶牛一头,已产4胎,7岁,患牛吐草已有半月,夜间吐草尤其严重,经输液治疗,未见好转. 临床检查:患牛体温38.5℃,呼吸18次/min,脉搏68次min,瘤胃蠕动4次/2min,其被毛粗乱而无光泽,身冷,口、鼻凉,粪稀,腹紧,口津滑利,脉沉细.  相似文献   

4.
牛前胃弛缓属中兽医学的脾虚不磨,脾胃不和,脾胃虚弱之范畴,是牛多发的一种内科疾病。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按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进行摸索,将本病分为虚寒型和湿热型两种,加以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虚寒型病牛多表现耳鼻四肢俱凉,被毛粗乱,精神倦怠,头低耳耷,多卧少立,舌质绵软,舌体胖大,口色淡白,口流清涎,排粪带水。多发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5.
小青龙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是除饮解表的表里双解之剂。中医临床上以表实无汗,气喘咳嗽,或有干呕,或有小便不利、少腹胀满为主要见症。本文就小青龙汤治疗黄牛外感证谈一点临床体会。(一)黄牛小青龙汤证的主要症状鼻镜无汗或汗不成珠,出气凉,两耳欠温,肌肉震颤,无汗,被毛逆立,鼻流清涕;口内滑润或有粘液,口色青白;或有咳嗽,或腹部(肷)胀满、或尿少。(二)方剂组成桂枝24g、白芍24g、甘草20g、麻黄24g、细辛12g、五味24g、干  相似文献   

6.
1产后汗出不止 1987年3月20日,马建乡同化村李某5岁母牛产后10余天,感受风寒,经某兽医治疗后,汗出不止.遂来我站就诊.检查:汗出淋漓,耳鼻四肢俱凉,鼻汗不成珠,结膜苍白,眼球下陷,懒动,精神沉郁,心搏缓慢,瘤胃蠕动音低沉,口干,不欲饮,舌苔白燥,脉微弱.此乃阳气大虚,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  相似文献   

7.
病例:驮岭村4岁奶牛口吐清涎垂于地,他方治疗无效,病程已达半月余.症见:口吐清涎,耳鼻俱凉,食欲日减,口色青白,诊为脾胃阳虚而致的虚寒性流涎吐沫.方用:炙甘草60 g,干姜60 g,水煎候温灌服,一剂流涎大止,二剂痊愈,食欲大增.讨论:脾为生痰之源,痰是由于脾、肺等内脏功能失调,不能运化和输布津液引起,脾在运化和输布津液中起主要作用,痰液留于胃或肺,寒邪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而见口吐黏涎,涎为脾之液,故寒邪所指的流涎吐沫症应调节脾胃功能,反之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8.
正表里俱寒证是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或脾胃虚寒,又外感风寒。病羊表现为既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又出现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证。1临床症状病初个别羊采食量减少、呆立、精神萎顿、拉稀、鼻流清液,随后病羊数量增多,并出现死亡,濒死羊呻吟,口流清涎。患羊体温36℃左右,皮温、口温低,四肢厥冷,可视黏膜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而微,拉稀、小便清长,个别羊卧地不起,绝食。病死羊各脏器及全身淋巴均无可见变化,但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钦州郊区曾遇水牛翻胃吐草5例,4例在8~11月天气冷热剧变时,1例在4月底春耕之后。病牛多是瘦弱和老龄牛,其中有1例是哺乳母牛。病前均有长时间重役经历,一般起病缓慢,先轻后渐重,发病几天后才引起养牛人的注意。(一)症状主要是吃草反刍减少,经常口流清涎,多在放牧吃完草后吐出绿褐色草渣及草浆,或在夜间休息时吐落地上,个别牛采食时吐出。病初不是天天吐,以后  相似文献   

10.
牛翻胃吐草可分为虚寒吐草和胃热吐草两型。虚寒型吐草表现为初期患牛反刍常吐出带有少量稀水的草沫,严重时吐草吐水增多,并以夜间为甚。患病后牛食欲减少,精神倦怠,行走缓慢,逐渐消瘦。后期有时排出粗糙的稀粪,眼鼻浮肿,口色淡白、微黄,脉象沉细。胃热型吐草表现为患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时有吐草,吐出物气味酸臭,口内亦甘臭难闻,鼻镜干燥,口渴喜饮,但即饮即吐。病牛口色潮红,舌津黏稠,苔黄腻。牛翻胃吐草,可采用下方治疗:虚寒型吐草以“温脾暖胃,降逆止吐”为主。用暖胃温脾散加减,方为:益智仁45g、木…  相似文献   

11.
黄牛吐草为胃气上逆所出现的一种症状,常见吐草流涎,料水混杂吐出等表现.根据临床治疗,按症论治于后.  相似文献   

12.
肺寒吐沫是肺受寒邪侵袭而从口中吐出泡沫的病证。马、骡多发生本病 ,牛偶尔发生 ,犬鲜见报道。本病多因气候骤变降温 ,外寒侵袭 ,寒凝肺窍 ,肺失宣降、津液输布障碍 ,化为涎沫 ,逆于口内而吐出 ;或因劳役过重 ,奔走太急 ,心肺壅热 ,渴而失饮 ,遇冷水饮之太急而致寒伤肺腑 ,寒邪凝于肺经 ,肺不能宣降 ,通调水道失职 ,气津相结 ,化为涎沫 ,逆于口外 ,而发本病。主证可见患畜精神短少 ,水草迟细 ,口色谈白 ,鼻寒耳冷 ,口吐白沫 ,唇沥清涎。治宜理肺降逆 ,温化寒痰 ,方用《元亨疗马集》中的半夏散加减。病例 :贵州省铜仁农业学校某职工饲养的一…  相似文献   

13.
翻胃吐草是牛的常见病,大多由胃气虚弱,胃气上逆所致。笔者曾用鬼木板灰治疗本病6例,均一剂痊愈。 1987年8月,本镇牛王山村6组一头6岁公水牛,平素饲养管理差,体弱。一周前拴于棉田边,吃棉桃过多而发病。病状:精神倦怠,反刍停止,鼻汗不成珠,食草后立即呕吐,先呕出草料,后吐清涎,呈阵发性发作。口舌淡白,体温正常。前医治疗3次无效。治疗:一次灌服鬼木板灰200克,  相似文献   

14.
1 病因 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阴盛阳衰,故形寒怕冷,耳鼻发凉;寒伤阳气,胃受纳和腐熟失职,故食欲减退;寒从湿化,寒饮上逆,故口腔滑或口流清涎;若传之于肺,肺气凝滞,津液化成涎沫而溜于口角外。  相似文献   

15.
症状牛拉稀、不吃生草,只吃少量干草。临床检查,其体温正常,瘤胃蠕动微弱、无力,口流清涎、浑身发颤,脉象沉迟,鼻汗不成形,大便少而溏稀。病机本病多由饲养管理不当,饥饱不匀,感受风寒,寒湿内侵所致。由于湿困脾土,肌肉失去动力,则四肢无力,浑身发颤,由于阴气内积于脾胃而胃主受纳,致成胃纳不佳。治则平胃散加减。处方苍术80g、厚朴60g、陈皮60g、干姜60g、山楂60g、麦芽60g、建曲60g、槟榔60g、藿香60g、官桂20g、甘草20g,连服二剂。方解苍术、厚朴、陈皮温中燥湿、健脾行气为主药;山楂、麦芽、建曲有“三仙”之称,加槟榔能健脾胃助消化、…  相似文献   

16.
本刊启事     
1987年3月20日,马建乡同化村李某5岁母牛产后10余天,感受风寒,经某兽医治疗后,汗出不止。遂来我站就诊。检查:汗出淋漓,耳鼻四肢俱凉,鼻汗不成珠,结膜苍白,眼球下陷,懒动,精神沉郁,心搏缓慢,瘤胃蠕动音低沉,口干,不欲饮,舌苔白燥,脉微弱。此乃阳气大虚,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法当温阳固表止汗。方用附子汤加减:附子60g,党参、白术、白芍、黄芪各45g,茯苓、桂枝各30g。水煎灌服,1剂后,四肢温,汗出大减。续服1剂,诸症皆除,后投益气养血药2剂,痊愈。  相似文献   

17.
牛劳伤咳嗽与气喘症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多见于役用或幼老弱牛。临床上以咳嗽为主,喘气轻微者为劳伤咳嗽,以呼吸喘促为主、兼有咳嗽者为气喘。气喘中又以呼吸喘促浅表者为虚喘,呼吸喘促深而高度困难者为实喘。1病症分类1.1劳伤咳嗽根据病牛临床症状可分为:虚寒型、虚热型、阴阳俱虚型。1.1.1虚寒型:为肺肾阳虚。表现为咳嗽,气短无力,精神不振,毛焦体瘦,食欲减少,耳鼻凉,鼻镜汗不成珠,鼻流清涕,粪便稀软,口色淡白,舌津滑利,脉象浮紧。1.1.2虚热型:多为肺肾阴虚。表现为咽喉敏感疼痛、干咳声大,鼻涕粘稠…  相似文献   

18.
1984年5月15日,未阳区余家寨农民王春庆的一头营养上等、怀孕7个月的2岁奶牛,脱缰后误食花盆里的两枝夹竹桃叶,次日奶牛食欲不振,反刍减少,粪稀如水,前来就诊。症状诊断病牛精神沉郁,饮食欲减少继而废绝,反刍停止,腹泻,体温39.3℃。鼻镜湿润但不成珠,口色红,口温低,口流清涎。瘤胃较坚实充满,蠕动音消失。粪便稀薄,后带有大量的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性感冒 该病是由于冬季受风、雪或贼风侵袭后而引起。主要症状是发烧、耳鼻俱凉,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流黏水,鼻流浆液,两眼流泪,结膜潮红、肿胀,四肢不稳、跛行。  相似文献   

20.
1985年11月20日,张某牵牛一头求治。该牛几天前患肺热发啌,畜主多次投给大量生石膏(每次约1斤),此后反刍时吐出大量食物渣,饮食减少。症状体温38℃,被毛粗乱,口色淡白,口有清液,粪较稀,尿清长,鼻汗成片,瘤胃上虚下实。诊治寒伤胃气呕吐。药用:官桂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