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风湿、腰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 ,虽然有效 ,但疗程较长 ,经济损失较大。笔者采用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B1混合穴位注射 ,治疗腰风湿 16例 ,痊愈 15例 ,1例治疗 2次后中断 ,未追访。腰痛 6例均治愈 ,治愈率达95 %。小结如下 :病 因 :风湿为病 ,多因身热带汗或遭冷雨苦淋 ,乘热揭鞍 ,久卧寒湿之处 ,长期栓于寒湿之处 ,致使风寒湿邪侵入肌腠 ,肾经受寒 ,传于腰胯 ,因而发病。症 状 :多见腰背强拘板硬 ,凹腰反应迟钝 ,站立时腰背拱起 ,二后肢频频移动 ,牵行不动 ,后肢难移。行走蹲腰 ,胯腰拖 ,卧地和起立均感困难。治 疗…  相似文献   

2.
闪伤:闪伤患肢突然出现跛行,越走越重,站立时患肢不敢着地,有时前伸,有时抬起以蹄尖着地,触压患部有疼痛敏感,重时患部肿起,发烧温度高。腰胯闪伤出现前行后拽,胯革及腰拖,越走越重。胯伤时行走胯革及,多为一侧;腰伤者行走吊腰,后肢难移。病例一:2002年7月11日本县安集乡红坪过关社蒲某的1头麻骟骡,因伏耕踏空水透明洞、闪伤后肢,赶回家后用三肢站立,左后肢蹄尖着地、患部敏感、肿、烧,强行赶走十分孽障的。邀我诊治,决定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处方:当归、川芎各30g,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秦艽、桂枝、牛膝、川断、杜仲、覆盆子、益智仁、…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5月20日张某的猪场从朱某的猪场购进15 kg左右仔猪24头。饲养28 d后,部分猪只发病。自己选用抗生素,治疗2 d后无效,且病情加重。病发后的第3天,笔者到达现场。发现24头猪全部感染发病。经询问畜主得知,先是1头猪发病,以后猪只不断发病,现已全群感染。1临床症状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高度沉郁,挤卧一起,呈怕冷状,行走时背腰弓起,四肢软弱无力,摇摆不稳发抖,双眼无神,眼角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  相似文献   

4.
1 腰胯闪伤1999年 4月 2 0日城郊乡短岔村马某家一头 4岁黄牛行走时困难 ,前行后拽 ,触摸腰臀部时躲闪 ,且精神沉郁 ,体温 39℃ ,心跳 80次 / min。诊断为腰胯闪伤。治疗 :大黄 5 0 g,当归 5 0 g,土鳖虫 5 0 g,骨碎补 5 0 g,红花 5 0 g,乳香 5 0 g,没药 2 5 g,地龙 2 5g,麻黄 2 0 g,元胡 2 0 g,甘草 2 0 g。共为末 ,开水冲 ,候温灌服。 3剂后 ,明显好转 ,再服 2剂 ,痊愈。2 前膊闪伤2 0 0 0年 10月 14日 ,城郊乡水泉村农民刘某家一头 9岁黄牛左前肢异常 ,行走时患肢难提 ,昂头立脚。站立时患肢前伸 ,有时蹄头着地 ,触诊左前肢有疼痛躲闪感…  相似文献   

5.
每年耕牛患麻风传蹄病的特别多,有时畜主不重视此病,不及早预防与治疗,加上部分兽医误诊延误病情等,笔者将在基层多年的探索经验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 典型症状:患牛大多数发病在春季,以四1肢支行走不灵为主要特征.有时一肢或两肢呈现跛行,不敢负重;病程延缓,甚至四肢均疼痛跛行.《牛经大全》“二十八般腿脚痛论”中云:“起而脚探,后脚跄肚者,麻风传蹄”.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秋季,绥阳县城附近的耕牛暴发性外感风寒,仅桑木乡,全乡十三个村都有发病牛。其流行面之广,传播之迅速,发病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在一星期内,全乡耕牛总数2119头,共发病214头,其中发病水牛13头,因失治卧地不起,畜主自行宰杀1头。  相似文献   

7.
家畜痹症多由体虚感邪等原因引起 ,因其病邪风、寒、湿、热的偏重不同 ,其表现形式亦有差异。自1 980年以来 ,笔者运用中兽医辨证治疗马、牛、猪各种痹症 1 0 0余例 ,治愈率达 90 %以上。1 痛痹 (风寒型 )1 .1 临床症状患畜多表现为毛焦体瘦 ,耳鼻发凉 ,四肢、颈、腰、背等部位肌肉僵冷板硬 ,四肢关节不能弯曲 ,行走艰难 ,牵行不动。1 .2 治疗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 30 g,桑寄生 30 g,杜仲 2 0 g,牛膝 2 5 g,细辛 1 0 g,秦艽 30 g,茯苓 2 0 g,肉桂心 30 g,防风 30g,党参 30 g,黄芪 2 0 g,当归 30 g,白芍 2 5 …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某村农户散养生猪886头,于2003年8月中旬突然发病。2周内发病364头,死亡110头,个别严重的村组发病率达80%。病猪体重在22—50kg,体温40—41.5℃,精神沉郁,畏寒,拱腰,食欲下降,眼结膜充血、潮红,耳背、胸腹部皮肤及大腿内侧皮肤发紫或有紫色斑点;先便秘,粪便呈球状带粘液,后拉稀,呈黄灰色稀粪;部分病猪步态蹒跚,行走不稳,两后肢呈交叉状,后期不能行动,四肢呈游泳状死亡。曾用青霉素、安乃近等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9.
耕牛风湿热痹症,多发生于夏季。由于夏季属暑湿季节,如长期在潮湿地域放牧,或劳役过度,以致风湿热邪侵于肌肤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逐成此症;或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里热为外邪所郁,湿热壅滞,气血不宣,而成此症。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本症数十例,均获良效。1 主要症状 病畜发病较急,精神不振,食欲反刍时好时差;行走跛行,卧多立少;有的一肢或四肢关节发生肿胀疼痛,多见于系关节和蹄关节,痛处有灼热感,同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玉树县结古地区出现一种原因不明的牦牛跛行 ,笔者调查牦牛 30 0头 ,其中有病的牦牛 83头 ,发病率为 0 2 8% ,用牦牛骨头汤治疗 83例全部治愈。1 症状与诊断每年的 1~ 5月是发病的高峰季节 ,病牛多为基础产奶母牦牛 ,特别多发于产后的泌乳母牦牛。患牛早期出现消化障碍异嗜现象 ,舔食泥土、塑料、破布、纸箱、废铁等异物 ,粪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随之出现不愿行走、喜卧、跛行、强直腰背、站立不稳、步态强拘、体弱。一肢或四肢同时发病 ,跛行时轻时重 ,并与天气运动量有直接关系。患牛因缺钙程度不同 ,如脊椎塌陷、隆起、关节 (特…  相似文献   

11.
耕牛的青木冈叶中毒病是耕牛采食春季萌发的青木冈叶幼芽、嫩叶、花和新枝后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以便秘或下痢、水肿以及胃肠炎和肾的损害为特征。主要发生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一般在采食青木冈叶后数天至一周左右发病,发病后患畜以呈现消化障碍,体躯下垂部位发生局限性水肿,体腔积水,胃肠肝心肾等出现充血、出血。在治疗中,根据发病原因、特点等,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对20头患畜进行治疗,18头治愈,1头好转,1头无效,治愈率90%,治疗效果显著。1病因主要是由于青木冈叶中含有一种水溶的鞣酸,在4月份青木冈…  相似文献   

12.
临床症状:发生于初产母畜。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八四肢疼痛强硬,腰胯无力,甚至肉颤,四肢痉挛麻痹,卧地不起,成为瘫痪(产后两个月出现上述症状者,可按一般腰胯疼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 猪风湿症报道很少。现将门诊上遇到的两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笔者在门诊上先后收治了两例猪风湿症,一例是经产母猪,体重约100公斤,膘情中等,产后一个月发病;另一例也为经产母猪,体重约80公斤,膘情中等,产后半个月时间发病,发病后一直在乡里治疗,病程较长,近三个月时间,据两位畜主反映,两头猪开始都是突然发病,四肢不能站立,行走困难,身躯触诊敏感,吃食减少,强行拉起行走,拱腰小步,走路不稳,四肢跛行,喜欢卧地,腰背发硬,体  相似文献   

14.
水针疗法治猪风湿症用10%水杨酸钠穴位注射治疗。前肢发病取抢风,每穴注射5ml,后肢发病取巴山、路股或大胯、小胯,每穴注入2.5ml,腰胯及两后肢同时发病取百会,注入5ml,隔日注射一次。4-6无可愈。水针疗法治猪风湿症...  相似文献   

15.
耕牛误食青杠叶中毒是农村早春季节的一种常见病,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对症治疗5例,除1头因中毒时间过久,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4头耕牛治愈,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1病因在气候温暖地区,青杜树干3月下旬叶、花萌发,而其它牧草还未长出,耕牛又喜吃奶鲜青嫩树叶。除直接采食外,混入饲草或以树叶垫圈造成误食中毒。青杠叶、花的主要毒素,是其所含的鞣酸(Tannin)。2临床症状病畜精神沉郁,病轻者吃少量干稻草.病重者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可视粘膜发自,大便秘结,是黑渴色,尿少,瘤胃、肠螨动音微弱,强拉病畜站立…  相似文献   

16.
<正>1发病情况2017年4月保安镇全都村仁青扎西家的一头8岁的骡子出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畜主述:骡子发病前四天内连续劳役,并且发病前一天下雪了,于2017年4月17日早晨发现骡子不愿活动。2症状病畜表现为精神倦怠、背腰弓起,后肢叉开或收据于腹下,强迫行走时,行走小心、背腰僵硬、运步困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份,铅山县鹅湖乡公果村发生一起使用"灭害灵"不当而造成耕牛中毒的病例。病牛为6周龄水牛枯,膘肥体壮。发病前,畜主为驱赶牛体身上的蚊蝇,使用"灭害灵"驱蚊刘向牛体周身喷洒,每日回次,连续1周后发病。病后第Zd,笔者前往诊治。主症:体温37℃,侧卧不能站立,呼吸困难,肌肉痉挛,四肢伸直,难以弯曲,头颈不断后仰。眼结膜潮红,充血,针刺耳静脉血呈黑紫色。据畜主介绍,耕牛实然发病,病初表现,步伐不稳,乱撞,不久倒地不起。治疗:①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2000ml。,内加解磷定40mL与VB;20mL,每天1次。②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8.
1耕牛肠黄耕牛肠黄系胃肠湿热变盛引起。患畜体温升高,口红兼黄,粪便腥臭,临床上称之为热泻或肠黄。1.1主症患畜病初精神不振或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喜饮,有时腹痛,病畜回头顶腹,时起时卧,粪如热汤,赤秽腥臭,小便短赤,口内燥热。四色、结膜红而兼黄,舌苔黄厚,肠音减弱或废绝,体温升高。病到后期,肛门松驰,失禁失痢或里急后重,唇舌赤紫,耳鼻发凉,四肢厥冷,眼眶下陷。末期病畜极度衰弱沉郁,全身发抖,神昏如痴,衰竭死亡。1.2治疗:清热燥湿,凉血解毒。1.21草药方剂:铁克菜、地锦草、地稔、马鞭草、仙鹤草、凤…  相似文献   

19.
用10%水杨酸钠穴位注射治疗。前肢发病取抢风,每穴注射5毫升;后肢发病取巴山,路股或大胯、小胯每穴注入2.5毫升,腰胯及两后肢同列发病取百会,注入5毫升,隔日注射一次。4~6天可愈。  相似文献   

20.
耕牛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 ,以发热、恶寒、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皮温不均为主证。多在夏秋季气候突变时发生 ,发病率高 ,呈流行性 ,其传播迅速。笔者在实践中用此方法治疗 2 3头耕牛 ,取得良好的效果。1 病 因(1)因气候突变 ,冷风袭击或阴雨淋袭 ,外邪伤及肺卫 ,肺失宣降 ,毛窃腠理不通而成本病。 (2 )因风热邪气侵袭畜体 ,皮毛疏泄不畅 ,邪热入肺 ,肺失清肃而发病。 (3)因感冒疫气互相传染而发病。2 症 状突然发病 ,病初食欲 ,反刍减退 ,头颈肌肉发抖 ,两耳下垂 ,背拱起 ,鼻镜干燥 ,流泪 ,流清鼻涕 ,口角流涎呈线状 ,咳嗽 ,颤抖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