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不要购买、使用和保存毒鼠强、毒鼠硅、氟乙酸钠、氟乙酰胺、甘氟等禁用杀鼠剂;2不要购买和使用无农药登记证号杀鼠剂;3不要购买和使用标签不合格及包装破损可疑的杀鼠剂;4不要到无杀鼠剂经营资格的单位购买杀鼠剂;5不要到街摊、游商等非法经营摊点购买杀鼠剂;6不要用杀鼠剂毒杀除田鼠以外的野生动物;7不要在住人的房间,接近水源、饲料、食品之处配制杀鼠剂毒饵;8不要在食品库、饲料库和儿童易去之处存放杀鼠剂及其毒饵;9不要与其它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和化妆品等异味品同库保管,以免影响灭鼠效果;10不要乱扔使用后剩余的杀鼠剂毒…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资市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或执法不严,市场上经营的农药品种繁多,个体户经营农药,造成农药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农药冲击市场。因此,许多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药时,因为不识真假,常上当受骗,造成损失。为了帮助大家识别真假,让你买到放心的农药,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认。   1)看产品介绍。主要是叙述该产品的特性、适用范围、适宜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假冒伪劣农药往往字迹模糊不清、异样和错字、不科学地夸大药效、内容不完整等,这样的农药不要购买。   2)看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注…  相似文献   

3.
(一)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1、购买农药看清标签 购买和使用农药,要仔细阅读标签要购买和使用农药瓶(袋)上标签清楚,登记证、生产批准证、产品标准号码齐全的农药。不要购买和使用农药标签模糊不清,或登记证、生产批准证和产品标准号码不全的农药。  相似文献   

4.
当前市售农药品种、制剂种类繁多,常有一些不正当的农药经营者,出售伪劣农药。如何保证选购农药的质量,是在购药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现将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参考。在选购农药的时候,首先要检查一下所购农药的包装上是否有标签,标签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标签缺损,就不要购买。有标签的,要仔细检查标签上是否包括下面9项内容,即:农药名称、规格、登记号及生产许可证号、  相似文献   

5.
别家新 《植物医生》2001,14(2):45-45
由于农资市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或执法不严 ,市场上经营的农药品种繁多 ,个体经营农药户纷纷出动 ,造成农药市场混乱 ,导致假冒伪劣农药冲击市场。因此 ,许多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药时 ,因为不识真假 ,常上当受骗 ,造成损失。为了帮助大家识别真假 ,让你买到放心的农药 ,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认 :1.看产品介绍。主要是叙述该产品的特性、适用范围、适宜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假冒伪劣农药往往字迹模糊不清、异样和错字 ,不科学地夸张药效 ,内容不完整等。这样的农药不要购买。2.看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包括两部分 :一是…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必须投入品,包括农药、肥料、种子、农膜、农机具、饲料、兽药等。农资质量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利益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资监管,切实研究农资不安全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农业安全生产隐患。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市农资监管工作,我们对全市农资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2005年济宁市任城区实行农民免缴农业税,并对种植小麦的农户直接补贴等政策规定.该区对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更加高度重视、针对农资市场存在着个别虚假广告误导农民消费、农资经营与技术服务相脱节、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的现象.为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维护农民利益,最近,任城区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法搞好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温江县农业执法大队实行对农资商品售后服务跟踪卡制度。如今,在温江县15个乡镇的200多个农资经营门市中,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块提示牌,上面写着:敬爱的农民朋友,当你购买到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或权益受到损害时,请向温江县农业执法大队投诉。投诉电话:2711482。农民在购买了农资产品后,马上就会得到一张由经营户开出的《农资产品售后服务跟踪卡》,上面清楚写着经营单位、经营人员姓名及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用法及农户的联系地址、姓名。这一“牌”一“卡”是该县农业执法大队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一项有…  相似文献   

9.
《湖北植保》2007,(4):52-52
21 购买到假劣农资如何维权? 答:消费者如果购买到假劣农资,在维护权益过程中,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一要保存所用的农资样品、包装袋、发票等证据; 二要邀请当地农业部门鉴定,评估损失; 三要要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或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投诉,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湖北植保》2007,(6):28-28
消费者如果购买到假劣农资,在维护权益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保存所用的农资样品、包装袋、发票等证据;2、邀请当地农业部门鉴定,评估损失;3、要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或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投诉,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购买到假劣农资如何维权  相似文献   

11.
王敏 《湖北植保》2001,(3):35-35
1 看产品介绍主要是叙述该产品的特性、适用范围、适宜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及注重事项等。假冒伪劣农药往往字迹模糊不清、异样和错字 ,不科学地夸大药效、内容不完整等。这样的农药不要购买。2 看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包括两部分 :一是有“注册商标”字样 ,二是有“商标图案”,二者缺一不可。进口农药标签上的“注册商标”通常用符号“R”代替。假冒农药一般没有注册商标或商标图案。3 看两证一号所谓“两证”是指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农药标签上只要有“两证”之一者 ,就证明国家对生产企业已进行严格考核 ,准许其批量生…  相似文献   

12.
《湖北植保》2004,(4):39-39
要购买到合格的农药,必须注意如下问题: 1.到正规商店购买农药。必须到国家指定的农药经营部门购买。即到植保部门、农资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药生产厂的直销部门和国务院  相似文献   

13.
购买农药前,应当仔细阅读农药的标签,按照"产品知情、对症买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农药。具体步骤如下: 一看名称购买前要特别注意看标签上农药名称下面标注的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及剂型。通过对比农药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和剂型来区分不同的产品。不购买未标注有效成分名称及含量的农药!  相似文献   

14.
现在市场上假劣农资泛滥,农民朋友深受其害。而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质量的好坏、真假,应当通过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测,并以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制定的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农资产品时,在没有仪器设备检测的情况下,可采取一些简捷的方法对所购农药的质量作出初步判断。为了正确指导广大读者和用户能够购买到放心产品,本刊特别开辟了“识劣辩假有妙招”专栏,希望能为您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所遇到的难题,成为您们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农药标签是农药经营者和使用者正确经营和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技术信息,是生产安全农产品的保证。经过近年来的监督管理,农药标签状况有所好转。但目前农药市场产品标签不规范、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扩大使用范围等情况仍较普遍,且呈现抬头之势,扰乱了农药市场经营秩序,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危害。1农药标签内容应包括:农药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中文通用名+剂型)、经批准使用的农药商品名、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称和英文通用名称、含量、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号(境外产品无须)、产品标准号(…  相似文献   

16.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4):50-51
2009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异常严峻、情况异常复杂,夺取农业丰收、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任务十分艰巨。农资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当前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狠抓大要案查处,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各项保障措施,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全国的农资打假行动将重点锁定 9种违法违规行为。9种违法违规行为分别为 :(1)无证无照经营 ,超范围经营 ;(2 )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和标签不全、不合格以及国家禁用农资产品 ;(3)生产、销售无登记证 (或推广许可证 )、批准文号、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农资产品 ;(4 )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5 )生产、销售假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的各类农资产品 ;(6 )假冒伪造或者买卖生产、经营许可证 ,批准文号或者产品登记证、合格证 ;(7)伪造、涂改产品生…  相似文献   

18.
胡玉忠 《植物医生》2007,20(5):49-50
近年来,随着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工程的深入,农民对科学使用氮、磷、钾有了较好的认识,很多农民都喜欢拿着专家开的"配方"购买化肥,一些农资经营店也因此请专家"坐堂诊断",为农民开"方子",对购肥农民实行氮肥、磷肥搭配销售,此举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但在经销商极力推荐和搭配销售化肥的背后,笔者发现也存在严重的"猫腻"。  相似文献   

19.
信息荟萃     
《植物医生》2006,19(5)
农民购农资有“三怕”价格虚高居首农民购农资有“三怕”,价格虚高居首。福建省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价格虚高、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已经成为农民对农资产品的“三怕”。此次接受调查的604户农户,2005年平均家庭经济收入为2.3万元,每年花费于购买农资(化肥、种子、农药等)4140元,占农业收入的近三成。因此,农户们迫切希望农资产品的价格能够更合理一些,以降低农业成本,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权益受损原因,首推价格虚高。在604户的受调查者中,农民普遍反映农资产品市场存在价格虚高、虚假宣传的问题。其…  相似文献   

20.
《植物医生》2005,18(2):29-29
在全国春耕生产全面展开之时,两会胜利闭幕之际,3月14日,农业部派出200多名专家与河北省农业厅、廊坊市农业局、香河县农业局的100多名农业专家一起,在河北省香河县举办“全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咨询活动,把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渔具、农机具等7大类农资的投诉及维权知识送到了农民手中,200米长的宣传咨询台前吸引了近万名农民朋友,再次掀起了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