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以小金海棠、山定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二个苹果基因型铁离子吸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山定子幼苗对铁离子的吸收均符合Michaelis-Menten离子吸收动力学规律,除基因型外,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还受到介质温度的影响;介质温度、介质供铁水平均影响幼苗的铁吸收速率及铁吸收总量。在相同条件下,小金海棠比山定子有较大的铁吸收速率和铁吸收总量。与山定子相比,小金海棠对铁离子的亲和力较高,吸收能力较强,属于铁高效苹果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不同苹果基因型铁离子吸收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海棠、山定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二个苹果基因型铁离子吸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山定子幼苗对铁离子的吸收均符合ichaelis=Menten离子上动力学规律,除基因型外,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平常受到介质影响;介介温度、介共铁水平无间思苗的铁吸收速率与铁吸收总量。在相同条件下,小金海棠比山定子有罗大的铁吸收速率和铁上总量。与山定子相比,小海棠对铁 的亲和力较高,吸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苹果矮化砧木SH_(40)和M_(26)铁吸收动力学参数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振侠  徐继忠  高仪 《果树学报》2005,22(5):548-550
以苹果矮化砧木SH40、M26的生根试管苗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根系铁离子吸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苹果砧木幼苗对铁离子的吸收均符合Michaelis-Menten离子吸收动力学规律。除砧木类型外,铁离子吸收速率还受到介质供铁水平、处理时间、介质温度的影响。随着介质供铁水平的升高砧木铁离子吸收速率逐渐升高,与SH40相比,M26对铁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温度升高铁离子吸收速率增强,处理时间越长铁离子吸收速率越低,在0-1h吸收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苹果抗缺铁基因型差异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在缺铁胁迫条件下,抗缺铁的苹果实生苗小金海棠与对缺铁敏感的山定子相比根际有明显的酸化趋势,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显著增强。当以麦根酸铁为铁源时,缺铁预培养的小金海棠根系形成质外体铁库的能力比山定子强,且对这一铁库中铁的活化利用能力也较强,从而使新叶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铁吸收量都明显增高。这说明根际酸化、根系对Fe(Ⅲ)还原能力的增强和在有适宜铁源的情况下根质外体铁库的形成强度与植物对该铁库的活化利用能力大小可以作为筛选抗缺铁苹果树种的重要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苹果铁高效相关性状与黄化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组织培养方法,对缺铁胁迫下苹果属中铁高效植物小金海棠和铁低效植物山定子及其有性 杂交后代F1 的部分生理和形态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化指数与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绿素含量占对照的比率)及发根数变化(发根数占对照的比率)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8和-0.8775;与培养基pH值变化(pH值占对照的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2924,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缺铁处理后黄化指数越高的株系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越大,发根数上升的幅度越小。  相似文献   

6.
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直接鉴定的方法,对四倍体小金海棠(高耐缺铁,兼性无融合生殖)×山定子(不耐缺铁)杂交后代实生群体中杂种、重组型无融合生殖及非重组型无融合生殖等不同倍性的后代单株的耐缺铁性状进行评价,对筛选高耐缺铁新种质和培育抗缺铁砧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叶片黄化情况以及测定铁含量和SPAD(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比较沙培-滴灌条件下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与小金海棠×山定子杂种后代的耐缺铁能力,并分析其分离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耐缺铁能力基本保持,但仍表现出与倍性相关的多样性分离;杂种后代耐缺铁能力不及无融合生殖后代,杂种后代中三倍体分离更广泛,出现耐缺铁后代比率更高;小金海棠耐缺铁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并筛选出若干优异的个体。【结论】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复杂,通过杂交育种得到兼有小金海棠与其他优良砧木品种优良性状的杂种可能性虽小却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半根供铁对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根技术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半根供铁对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半根系供铁不仅未影响植株对铁营养的需求,甚至在处理初期植株的铁吸收总量和铁吸收速率还略有提高。一半根系供铁苹果砧木小金海堂和山定子叶片活性铁质量分数均未降低,而且与对照相比无叶片黄化的现象。因此,通过半根供铁的方式来改善苹果砧木幼苗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砧木缺铁适应性反应的调控部位打下基础,也为今后缺铁的矫正和提高铁素利用效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铁高效基因型植物———苹果属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 iang) 为材料,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 方法, 成功构建了小金海棠缺铁条件下的消减cDNA文库。该文库包含1 152个克隆, 通过PCR检测插入片段大小在300~1 000 bp之间。对构建的消减cDNA文库进行差异筛选, 得到差异表达片段( ESTs) 105个。GenBank上BLAST结果如下: 50个ESTs与其它物种同源性较高, 视为已知基因, 并根据其功能分为9个组; 32个ESTs在GenBank中无法查到对应的同源序列, 可能代表了新基因;另外23个是与已知ESTs重复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9.
红星苹果多酚氧化酶某些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仲飞 《园艺学报》1998,25(2):184-186
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透析法提取红星苹果PPO,并分别测定了该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及酶促动力学参数Km值和Vmax值,比较分析了常见几种PPO抑制剂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苹果PPO的最适pH为6.2,最适温度为28℃,Km值为41mmol/L,Vmax值为235.3unit/min。在所测5种抑制剂(L-半胱氨酸、偏二亚硫酸钠、硫脲、谷胱甘肽、抗坏血酸)中,L-半胱氨酸、偏二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对苹果PPO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以L-半胱氨酸最强。  相似文献   

10.
苹果砧木根系钙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nensis Rehder)实生苗和3年生盆栽富士苹果/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研究了根系Ca2+ 吸收动力学以及代谢抑制剂和温度对Ca2+ 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钙浓度0.02~0.5 mmol/L范围内,苹果砧木根系钙离子吸收速率与钙浓度的关系符合米氏酶动力学模型,而在供钙浓度0.5~5.0mmol/L范围内,钙吸收速率随供钙浓度的增加呈直线上升,并且连体根钙吸收速率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离体根。不论离体根还是连体根,钙吸收速率均受到代谢抑制剂2,4-二硝基酚的抑制,低供钙浓度(0.2 mmol/L)下受抑制的程度更高。低供钙浓度下,温度对平邑甜茶根系钙素吸收有明显影响,其中15~20℃时α值和钙吸收速率最高。以根系表面积为单位计算的吸收根和延长根的钙吸收能力相近,而木质根α值为吸收根和延长根的54%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选取了3种铁高效园艺作物,木本小金海棠,藤本葡萄‘SO4’,草本番茄‘合作906’,对其缺铁应答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3种植物中缺铁处理都可以诱导Fe3+还原酶活性升高及根际pH下降;但在缺铁加去顶双重处理时,除番茄Fe3+还原酶活性升高和根际pH下降外,苹果和葡萄没有变化,说明苹果和葡萄中缺铁应答反应的调控有赖于地上部系统信号的存在,而番茄中根系局部信号至少能够触发缺铁应答反应。分根处理表明,在苹果和番茄中部分根系缺铁可导致非缺铁根系产生缺铁应答反应,而葡萄中没有缺铁应答反应,说明苹果和番茄中系统信号可以诱发缺铁应答反应,而葡萄可能需要系统信号和根系局部信号的共同作用。研究还发现,缺铁可诱导苹果和番茄根毛的形成,葡萄则没有。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的物种缺铁应答反应的调控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环剥对小金海棠缺铁适应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环剥技术研究了液体培养下小金海棠根系缺铁适应性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缺铁条件下小金海棠表现出根际pH值降低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升高等缺铁适应性反应,而环剥后小金海棠根系的缺铁适应性反应受到抑制,根际pH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根系Fe3+还原酶活性也无显著升高。半根供铁植株环剥的试验结果显示,只对缺铁一侧进行环剥则缺铁侧根系无显著的根际酸化和还原酶活性增加等生理变化,但正常供铁一侧根际pH值从第2天开始降低,第6天达到最低。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有所增加,第6天达到最高值。如对正常供铁一侧根系环剥,则正常供铁一侧根系无显著生理变化,缺铁一侧出现根际pH值降低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升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小金海棠和丽江山荆子的缺铁胁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凌  周泽杨  裴炎 《园艺学报》2003,30(6):639-642
 小金海棠实生苗在pH 7.8的碱性紫色土上生长正常,丽江山荆子实生苗表现严重的缺铁失绿;相同土壤上的丽江山荆子砧上的小金海棠叶片会出现明显的缺铁失绿现象,而小金海棠砧上的丽江山荆子的叶片却没有缺铁症状出现。小金海棠在缺铁培养下,根系的质子分泌和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FCR)活性均被诱导增加,而且均明显强于同样培养条件下的丽江山荆子;小金海棠的根系质子分泌部位和FCR活性增强的部位重叠。  相似文献   

14.
用AFLP分析小金海棠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和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具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相似性系数为0.977~0.986;小金海棠与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之间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小金海棠的谱带有98.08%是来自于变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叠加。该研究表明小金海棠是变叶海棠物种分化及陇东海棠种质渗入所形成的多倍体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