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全面的猪瘟抗体检查,坚决淘汰抗体达不到要求的种猪,构建科学、完善的猪瘟净化方案。结果显示,采用该猪瘟净化方案能够使猪群的平均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对猪瘟的净化,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9,(2)
为了解某规模化种猪场猪瘟野毒感染情况和猪瘟抗体免疫状况,研究分别采用RTPCR、基因测序和阻断ELISA方法对该场36份猪扁桃体样品和102份血样进行了猪瘟病原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群体猪瘟野毒阳性率为8.3%,其毒株基因型属于2.1c亚型;种母猪群猪瘟抗体阳性率91.7%、离散度23%,猪瘟免疫效果理想;仔猪猪瘟抗体阳性率80%、离散度46%,猪瘟抗体水平较高但参差不齐。该场通过淘汰野毒感染猪、抗体阴性猪群补打疫苗等综合措施实施猪瘟净化,节本增效,净化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的净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的净化程序 ,我们在一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进行净化试验。在淘汰有临床症状的猪基础上 ,用猪瘟强毒单抗ELISA试验对猪群进行抗体水平的测定。对猪瘟病毒 (HCV)强毒感染抗体阳性 (OD4 90 ≥ 0 5为阳性 )猪 ,活体采取扁桃体 ,用猪瘟荧光抗抗体 (HC FA)试验检查HCV ,对HC FA试验阳性猪进行淘汰。同时配合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饲喂优质玉米和霉变玉米的猪分别进行猪瘟抗体和疫病检查,结果发现,饲喂霉变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低,且有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毒继发猪瘟的现象;饲喂优质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全部合格,猪群没有发生疫病。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湖北10个规模化供港猪场的各猪群血清,评价各供港猪场猪瘟防制水平和各场猪瘟免疫方案所取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10个供港猪场种猪群均有较高且较均匀的抗体水平,免疫效果好;而仔猪群、育肥猪群则有部分阳性感染,感染率为1%~3%。表明湖北供港猪场对猪瘟的控制措施有效,猪瘟免疫方案符合各场...  相似文献   

6.
猪瘟单克隆抗体酶联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猪瘟单抗酶联试剂对曾发生过猪瘟的猪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群的猪瘟弱毒体阳性率为78.5%,仍有21.5%的猪免疫不确实、猪群的猪温强毒抗体阳性率为27.5%,说明猪群感染过猪瘟强毒。猪瘟强毒抗体阳性与猪瘟弱毒抗体,繁殖母猪的胎次无关,与毒猪的繁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国区域免疫猪群猪瘟抗体的水平,以便科学地评估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为猪场提供合理的免疫程序,应用ELISA方法,对2016年采集的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猪群的17275份血清进行了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猪瘟阳性血清13 064份,阳性率为75.62%;各区域猪瘟抗体水平相差不大,但不同饲养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合格率参差不齐,其中种猪群抗体水平较好,商品猪群猪瘟抗体水平高低不一。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规模化猪场猪瘟病毒及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严峻状况,选取山东省某规模化猪场核心种猪群开展猪瘟及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结合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在系统研究了该场两种疫病的流行病学、带毒状况及疫苗免疫状态的基础上,对种猪群进行为期约一年的猪瘟及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在良好的卫生防疫措施的基础上,精选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淘汰带毒猪及抗体阴性猪。结果显示:经过两次净化,种猪群的猪瘟病毒带毒率下降到3.03%,伪狂犬病病毒带毒率下降到3.23%,生产成绩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净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2个猪场317份血清中的猪瘟和蓝耳抗体,其中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64%和90.2%,未免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和74.39%,结果表明猪群蓝耳病毒的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仍很严重。进一步对免疫和未曾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进行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比较,结果发现育肥猪和仔猪的猪瘟和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存在着反比关系,因此,蓝耳疫苗(活苗)的免疫对猪瘟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接2014年第6期《疫病防制》栏目) 2.2.4坚持对猪群进行免疫检测与疫病监控 猪场每季度进行免疫监测1次,每半年对疫病监控1次。以了解猪群的免疫状况与抗体水平,找出隐性感染的带毒猪只,净化猪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清除传染源,确保猪群的健康。种猪场重点是检测猪瘟、蓝耳病、口蹄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有效控制猪瘟,探索净化方案,提供猪瘟净化模式。[方法 ]通过对新疆某种猪场猪间隔半年2次活体采集扁桃体及对应血清,分别采用猪瘟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 RT-PCR)和ELISA方法进行猪瘟病原学和抗体进行检测,累计淘汰病原学阳性种猪4头,结合有效的疫苗免疫、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和其他疫病防治等措施,进行猪场猪瘟净化试验。[结果 ]该种猪场的猪瘟病毒感染率由净化实施前的13%(3/23)降为0%(0/40),仔猪成活率由60%提高到95%。[结论 ]通过实施净化方案,达到了猪瘟净化的目的,建立了猪场猪瘟净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方案,比较及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0~60日龄)和生长猪(61日龄以上)6个群体,并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各猪群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9.55%、96.43%、99.22%、89.88%、81.68%及78.64%,不同免疫方案下,各场猪群表现出不同免疫效果。而从总体上看,保育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是各个猪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一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并且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疫苗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后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免疫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场原来的首免21日龄调整到28日龄。本研究的开展对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某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调整前后的猪群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对两个季度共计177个样本进行了猪瘟抗体、猪肺炎支原体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猪蓝耳病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商品猪猪瘟免疫调整后免疫效果不佳,猪蓝耳和猪圆环调整后免疫表现良好;后备母猪虽未修改计划,但蓝耳病抗体滴度下降,猪瘟和圆环两个季度表现一致,主要呈现猪肺炎支原体中等程度(42%)感染;母猪猪瘟免疫计划调整后免疫良好,蓝耳病免疫方案调整后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有下降。结合两个季度的抗体表现,表明本场对商品猪的猪圆环、猪蓝耳免疫程序调整较为理想,可继续保持;对经产母猪进行的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调整也基本可行,可继续实施;同时需调整商品猪的猪瘟免疫程序;并考虑通过保健或免疫措施提升后备母猪抵抗猪肺炎支原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健康猪扁桃体猪瘟病毒以监控与净化猪瘟.2006年用RT-PCR对广西某存栏250头种猪场的母猪扁桃体连续进行3次猪瘟病毒检测,检出并清除带毒猪,猪群中猪瘟病毒的带毒猪明显下降.结果表明,RT-PCR检测猪扁桃体可应用于猪场猪瘟的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从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猪群疫苗免疫程序、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方面,归纳总结规模化猪场猪瘟防控与净化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供临床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瘟组织灭活疫苗与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免疫效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其免疫效力与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接种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猪群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比接种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的猪群抗体水平高1~2个稀释度,而且高效价的抗体持续期较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采用ELISA法对来自粤北地区的13个规模化猪场的1 29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公猪猪瘟抗体合格率为66.67%~100%,经产母猪抗体合格率为58.06%~100%,后备母猪抗体合格率为50.98%~96.00%,保育猪抗体合格率为14.23%~50.00%,生长育肥猪抗体合格率为40.00%~93.00%。说明粤北地区不同猪场间猪瘟抗体水平和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同一猪场不同阶段猪群抗体水平也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表现为种猪群疫苗免疫效果比商品猪群理想,种猪群中公猪比母猪免疫效果好,商品猪群中生长育肥猪抗体水平比保育猪理想。  相似文献   

18.
血清学检测,是猪场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案例中,笔者对江苏某猪场送检的193份血清样进行了猪瘟抗体、猪伪狂犬g B/g E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后备母猪猪瘟免疫欠佳,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母猪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程度较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普遍感染且抗体偏高;公猪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偏高;商品猪猪瘟免疫效果不稳定;猪蓝耳病感染比较普遍,且部分猪群抗体水平偏高,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欠佳。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该场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猪瘟、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考虑通过测序了解本场的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以确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9.
荧光抗体技术(FAT)是一种灵敏而又特异的诊断方法,被世界各国作为猪瘟的法定诊断方法。采用FAT对猪瘟病毒进行控制和净化,其方法简单、快速、技术可靠,检测成本相对较低。2005~2007年笔者采用FAT对规模化猪场猪瘟进行2~3次净化,可以稳定地控制猪瘟,使猪瘟的阳性率下降至3%左右,大大降低了各阶段猪群的死亡率,并明显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猪瘟能够造成生猪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隐性感染病猪成为猪群的潜在风险因素。本试验对辽宁地区15家规模化养殖场的150头1月龄未免疫仔猪进行猪瘟隐性感染情况血清学调查,为我省猪瘟防控、净化提供帮助。结果显示,我省猪瘟隐性感染率为36%,属中等偏高水平,建议调查养殖场及时对猪群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