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AHP、集约度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洋浦土地利用集约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管理绩效分值为100,说明土地供应已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土地利用监管有力;用地效益分值为90.45,说明工业用地投入产出强度高;土地利用状况分值为69.64,是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所在,其主要通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开发区的用地门槛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的风向标,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在基于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数据的基础上,运用GIS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对洋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和测算.结果表明:洋浦土地集约利用度综合分值为83.17,各子目标对土地集约利用总目标的贡献率差距较大,管理绩效贡献率最大,为...  相似文献   

3.
梅州市五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综合运用趋势分析法、多因素评价法等方法定量评价梅州五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梅州五华经济开发区总体水平不高,其中管理绩效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贡献最显著,但土地利用状况和用地效益相对较低。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和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五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4.89,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状况良好,管理绩效较好,但用地效益有待提高。提出了制定集约标准、设立开发区用地门槛等提高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和用地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兰  朱红梅  周密  周杨慧  黄纯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4):201-203,206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DPS软件对吉首经济开发区2008年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设计16个指标,参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等级,评价出吉首经济开发区处于基本集约状态,并从土地投入水平、利用强度、利用效率、生态效益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吉首经济开发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6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秋芳  赵寒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18-14719
利用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紫金经济开发区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并结合紫金经济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研究表明,紫金经济开发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塑胶制品和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纺织,服装的发展。提出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武汉市15个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结合2014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理想最优法确定统一理想值并计算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再对开发区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硚口、汉阳、江汉、武汉、江岸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产出、土地综合效益等对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又直接影响开发区本身的发展,因此评价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丹东前阳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三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丹东前阳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丹东前阳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以邹城经济开发区和邹城工业园区为研究区,分别选取10个与主区、9个与发展方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关的指标,构建“工业主导型”评价体系,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进行主导产业用地评价.结果表明,邹城经济开发区和邹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度分值分别为89.12和93.84分,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较好,主导产业用地结构较合理.但是,由于邹城市现处于成熟型资源城市阶段,为避免进入衰退期产业结构失衡,今后要积极探索新的节约集约用地方式,培育接续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顺利实现由资源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开发区是我国当前城市经济重要增长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经济能否快速、稳定增长。本文以吉林前郭经济开发区为例,评价了该开发区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评价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极限条件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分功能区进行了胶北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表明:①胶北镇驻地未利用土地和低度利用土地1408314 m2,占总面积的35.53%,总体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集约利用潜力较大.②不同用地类型集约利用水平不同,其中工矿仓储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今后应加强镇驻地建设用地整治,充分利用空闲地,盘活闲置宅基地,促进未利用工业用地投入使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制定闲置土地收费制度和宅基地流转、退出及配套政策等有关制度和政策,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东营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海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38-16940
从土地投入产出的角度,兼顾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等因素,建立了由3个目标、6个子目标和13个指标构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理想值,对山东东营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合理,各个指标分值比较理想,符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明波  张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12-6014
以辽宁鞍山经济开发区为例,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而提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招远、新泰、陵县共3个典型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主要对象,结合2010年山东省开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更新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研究山东省东部半岛、中部山区、西部平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地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沿海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中部山区开发区其次,西部平原的开发区得分则略低。主要原因是地质特点不同,土地供应利用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导致用地效益出现差距。  相似文献   

17.
刘莹  胡松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17-8319
从开发区内的企业方面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度,选取舒城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在传统的熵值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用MATLAB对改进的熵值法编程,最后得出了舒城经济开发区企业土地的集约利用度,结果表明各个企业都处于粗放的利用状态,今后应引进占地少、投资强度高的工业项目,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严格地控制土地利用,引导开发区从粗放向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土地集约利用受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用,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发展趋势,由此可判断各地区所处土地集约利用阶段及水平,结合资源发展潜力等因素,作为土地集约利用分区和差别化政策的依据.该研究对安徽省16个市的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曲线拐点发生在人均GDP 71 050元时;结合2009 ~2013年安徽省各市存量建设用地总量数据,将安徽省划分为4类土地集约利用管控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区、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区、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区、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区,并从土地供应数量投放、土地供应强度门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城乡建设用地互动等方面提出各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别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蔡俊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3-15
该文从反映经济发展的3个重要方面即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制度安排,分析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方式,在构建误差修正与格兰杰因果模型基础上,探讨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力度与因果关系。结论:安徽省经济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是促进的,ln TR与ln LIU之间存在一个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即ln-TR是ln LIU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发展必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基于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未来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更利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20082016年广西各区县的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了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演变模式与关联性,探讨了两者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显示:广西贫困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际差异显著,贫困化随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异格局"凹""凸"相致,逆向明显;贫困化重心和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的演变具有阶段性特征,移动速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贫困化重心较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变动较为剧烈;总体上,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区域贫困化水平,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倾向、土地的产出效益滞后性等原因,个别时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未对反贫困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