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并称“一带一路”。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传统农耕社会,海陆丝绸之路是我们与世界进行贸易的主要途径;在当今文明社会,“一带一路”为现代中国与世界合作提供了更宽广的机遇与平台。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上,科技部黄卫副部长就进一步深化中阿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具体倡议。本文阐述了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科技板块各项活动举办情况,并根据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适时提出推进中阿技术转移工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 《四川蚕业》2013,41(3):28-28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近平表示,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  相似文献   

4.
《蚕学通讯》2010,(4):3-3
<正>1)2002年1月4日,新华社记者采访夏庆友教授,并发表内参《开展家蚕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2002年2月,《江苏蚕业》2002年1期特约发表向仲怀院士《21世纪的丝绸之路》一文,推进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5.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叙述了发展蚕桑生产加强国际合作的意义,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沿岸国家蚕桑丝绸的生产概况和蚕桑丝绸产业的国际组织——国际丝绸协会(ISA)和国际蚕业委员会(ISC)的概况,提出了加强国际蚕业合作,建立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成立国际蚕丝合作组织、设立常态化的国际蚕业培训示范中心、高度重视我国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对策。蚕桑丝绸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维护中国丝绸国家利益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形成中外"双赢"的丝绸生产贸易新格局,做大做强蚕桑丝绸产业;以蚕桑丝绸文化为纽带,传播合作包容、利益共享的丝绸之路精神,确保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优势主导地位,保障"丝绸"这张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格的"名片"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6.
《蚕学通讯》2010,(4):6-7
<正>1)2004年1月4日,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计划协调人、美国罗得岛大学M.R.Gold-smith教授来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交流访问,并就国际交流合作与中国进行斡旋。2)2004年3月,我所完成的"中国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入选"200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2004年3月29日,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应日本蚕丝学会理事长小林正彦教授邀请参加日本第74届蚕丝学大会。向仲怀院士作"加强中日合作共建21世纪丝绸之路"的大会报  相似文献   

7.
要闻     
《饲料广角》2014,(18):1-1
<正>上海合作组织畜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在新疆举办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消息,9月3日,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合组织畜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此次研讨会主题为"加强上合组织畜牧业合作,推动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新时期,农产品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农业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农产品市场供求结构显著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何让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适应新格局和新变化,已成为中国农牧企业的新课题。1"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科技部和农业部共同签署了"科农协同"工作机制合作协议。协议签字仪式上,双方就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国家需求组织农业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农业技术示范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快一批国家高  相似文献   

10.
正李中武区长介绍了2017年荣昌区与学校签署《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西南大学关于共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支持荣昌校区所做的工作;常晓勇常委介绍了荣昌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情况;丁忠民副校长介绍学校协助推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双方就共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深入推进校地合作、进一步支持荣昌校区事业发展等当面进行了广泛交流。进一步深化合作,围绕"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国家形象,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各国博弈的重要领域。当前,中国正致力于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沙俄和前苏联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当今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了解乌兹别克斯坦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对促进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交流,对维护我国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津巴布韦农业合作前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和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推进与非洲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提高以农业劳动者素质为核心的科技能力是解决非洲国家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加强中非的农业合作对于巩固和发展双方的友好关系能够起到很  相似文献   

13.
《吉林畜牧兽医》2014,(6):39-39
<正>第二十届世界肉类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肉类产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投资贸易合作,促进人才交流,增进互利共赢,携手推动肉类产业生产贸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进一步响应中央"一带一路"和"发展草牧业"的战略部署,巩固和发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以来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苜蓿在畜牧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中国畜牧业协会定于2015年10月25~27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举办第六届(2015)中国苜蓿发展大会;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苜蓿产业发达地区和丝绸之路国家间的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产业经验、共享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进一步响应中央“一带一路”和“发展草牧业”的战略部署,巩固和发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以来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苜蓿在畜牧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中国畜牧业协会定于2015年10月25~27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举办第六届(2015)中国苜蓿发展大会;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苜蓿产业发达地区和丝绸之路国家间的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产业经验、共享资源  相似文献   

16.
《蚕学通讯》2010,(1):11-11
中科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科学时报社组织两院院士评选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西南大学与深圳华大合作完成的家蚕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列入候选条目,该成果发表在2009年《Science》上。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桑树产业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于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发展桑树产业不仅具有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坚实的科技基础、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明显的区位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桑树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西向发展及出口贸易为导向,以生态功能为重要支撑,以生态经济和产业经济为发展动力,以丝绸文化为引导,以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为重要保障,实现生态保护、手工业和手工艺产业复兴、产业发展和使农民富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桑树产业发展的设想及其措施包括:完善桑树产业科技基础,构建桑树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的合作,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桑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桑树产业示范基地,完善政策和组织机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要闻     
<正>农业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作备忘录10月16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北京会见河南省省长谢伏瞻一行,就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和十三五现代农业建设进行会谈。农业部和河南省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河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作备忘录》,围绕国家对河南农业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美、德、日、韩四国的国际科技合作特点以及优势领域分析,总结其国际科技合作的成功经验与政策,并提出中国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家禽》2013,(1):59
由《科技日报》主办、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协办,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资深科技记者和新闻网站主编共同评选出的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如下(按发生时间顺序)。1月,由高校和企业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10月正式上市。并且可能会通过与联合国儿童署和疾病防治组织的合作,在南亚等多发病区推广。1月,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神威蓝光"计算机系统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成功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