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泥浆法造林技术为提高“三北”地区造林成活率,铁岭市林科所李世杰等进行了小钻杨(2年生苗)泥浆法造林研究。采用穴植法造林作对照。研究结果:(1)成活率提高30%以上,尤其春旱比较严重的年份,效果非常明显,每公顷节约造林费225-450元。(2)泥浆法造...  相似文献   

2.
谢环素 《绿色大世界》2009,(7):55-55,60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3.
卜丽芳 《云南林业》2003,24(2):17-17
造林时,苗木根部蘸浆后能使根系保持湿润,并能提高造林成活率,若再加些肥料,将会促进苗木更快地生长。特别是对于针叶树,效果更加显著。所以,造林时要尽量采用浆根法。下面介绍几种泥浆的配制和浸蘸方法:1磷肥、黄泥浆法用过磷酸钙1.5kg,水50kg,黄泥10kg,混合搅匀后即可蘸根。用这种泥浆蘸根能使新根增多,扩大幼树吸收营养、水分的范围,促进树苗成活。2尿液、黄泥浆法用尿液1份,黄泥3份,水5份,混合搅拌成浆。用这种泥浆蘸根后,再蘸上一层钙镁磷肥,每公顷可施22.5~30kg。3黄泥、肥料分浆法黄泥浆与钙镁磷肥分别拌制,苗根先蘸泥浆,取出稍干后…  相似文献   

4.
雷竹侧枝育苗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雷竹侧枝枝条应用ABT 1号生根粉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处理,蘸黄泥浆扦插育苗,母竹苗木应用ABT 3号生根粉蘸黄泥浆造林与雷竹侧枝、母竹苗木应用清水处理蘸黄泥浆直接扦插育苗、造林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造林浆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浆根法苗木浆根法,能使根系保持湿润,若再沾上肥料,就能更好地促进苗木生长。下面介绍四种泥浆的配制和浆根法:一、磷肥、黄泥浆法。过磷酸钙1.5公斤、水50公斤、黄泥10公斤,混合搅匀即可供浆振。浆根后能使新根增多,扩大吸收范围,促进树苗成活。二、尿...  相似文献   

6.
造林时,苗木根部蘸浆后能使根系保持湿润,能提高造林成活率,若再加些肥料,将会促进苗木更快地生长。特别是对针叶树来说,效果更加显著。所以,造林时要尽量采用浆根法。下面介绍几种泥浆的配制和浸蘸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8.
黑松苗装袋造林能显著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与裸根苗造林和沾浓泥浆法造林比较,成活率分别提高38%和45.3%,6年生幼树高生长量分别高34%和14%。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自1998年5月以来,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进行提高木麻黄造要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2年试验研究,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八项措施在近几年的春季造林实践中,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成活率,收到了明显效果。1容器苗造林容器苗带土坨,根系完整,不易受损,造林后易成活。2截干栽植截干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成活。一般留茬高度为3~5cm。3根部浸水或蘸泥浆栽...  相似文献   

11.
<正>盐水和泥浆蘸苗造林,具有提高泥浆的盐度,防止苗木根系水分的外渗透,保存土壤、苗木根系内水分的作用,而且操作方便,造林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工程造林。  相似文献   

12.
哲里木盟奈曼旗兴隆(土召)林场,几年来由于重视和坚持用科学方法造林,并总结出了沙地造林的主要经验,这些经验已在全旗推广,取得了好成绩。 1981年全林场造林1.62万亩,平均成活率达85.5%,严重干旱的1982年,造林成活率仍达75.1%。他们在雨季到来之前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整地,经过整地的1万亩造林地,墒情均很好。今年4月1日开始,该场用5天时间造林3000亩,采用水浸苗木、蘸泥浆、深开沟、深挖坑,深栽植的方法:造林苗木在造林前全部浸水3天;浸水后苗根全部蘸泥浆,然后运往造林地栽植;造林地全部实行机械开沟、人工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证明,采用华北落叶松根蘸磷肥溶液泥浆造林技术,具有抗干旱、早扎根、早发芽,成活率高,年生长量大的优点,且投资少,见效快,能早日成林成材,提前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光皮桦混交造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福建柏、光皮桦纯林、混交林。同样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方法,直接造林和蘸黄泥浆造林,林木生长情况不同。蘸黄泥浆混交造林比直接造林苗木成活率高0.4%,蘸泥浆和直接造林的混交林分别比光皮桦、福建柏纯林平均树高增加6%(19%)、16%(18%),胸径粗增加14%(22%)、7%(12%),每公顷蓄积量多42%(51%)、5%(17%)。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湿地松裸根苗造林的最佳时期是一月中下旬至二月中下旬;对苗木根系采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铵、柠檬酸、ABT—3号生根粉和黄泥浆处理,对茎叶采用乙酰水杨酸处理,造林成活率比不处理的提高14.0~36.3%。  相似文献   

16.
<正> 落叶松是我局主要优良速生造林树种,30多年来造林保存面积41万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79%,立木蓄积占80%。目前每年荒山造林和更新造林落叶松2万亩。几十年来,落叶松造林一直沿用裸根植苗沾泥浆的传统造林技术,这项技术需要经过起苗、苗根蘸泥浆、临时假植、草帘包装、苗木调运、造林地假植和植苗桶浸水蘸  相似文献   

17.
沙地、山地樟子松造林技术刘金生,曹岩,庞九华一、苗木选择及保护用樟子松造林宜采用2—3年生换床苗,选择顶芽饱满,根系发达,亩高15—25厘米,地径0.5厘米以上的优质苗木。起苗时,应尽量使苗木根系完整,茎芽不受损伤,要随起苗随蘸泥浆、随包装或装袋,避...  相似文献   

18.
进行马尾松截根苗不同处理和常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复合微生物茵肥与红泥浆混合液处理马尾松截根苗造林,对于提高马尾松的造林成活率和当年抽梢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木荷裸根苗根系打泥浆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木荷裸根苗根系打泥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木荷苗根系打泥浆后造林推迟幼树生长新根的时间,且长出新根的过程天数相对集中;对幼树高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栽植初期;打泥浆后造林,能提高当年成活率,幼树抗干旱天气的能力可提高5~7d,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明扬 《中国林业》2011,(24):51-51
一、生根粉蘸根造林技术 华北落叶松造林应用生根粉浸根,可促进苗木根系伤口愈合和须根的生长.从而更好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苗木生物量生长,笔者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马蹄坑作业区以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3号处理2年生华北落叶松一级苗,蘸泥浆造林4年后,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