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及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科学化加快发展林业绿化生态绿化良种的繁育保护推广与利用是进一步提高建设林业生态屏障优势资源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2.
薪材是我县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薪材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林业政策几经变化,致使薪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成为川中地区森林覆盖率不到1%的县。用材、烧柴奇缺,水土流失逐年加剧,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困难。1980年以后,林业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调动了群众的造林积极性,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8%,增加了薪材资源。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1988年农村能源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加强生态建设、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加速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展林业空间、增加森林碳汇等方面作出的贡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全部成林后将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讨论了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复杂形势,认为工程巩固存在较大隐患,提出了努力做好新时期退耕还林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新疆十大林业工程的造林工程,对增加新疆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新疆森林碳储量与造林项目关系的分析,探讨了造林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贡献,林业碳汇的兴起和发展对造林项目从融资渠道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以期为全球碳平衡估算和正确评价造林的生态效益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杨春瑜  伍荔霞 《广西林业》2004,(3):i008-i008
荔浦县林业局把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实现富民兴新县新跨越的重要途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大举措。他们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狠抓珠防林工程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生态能源四大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坚持以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指导森林经营,重视林业科学技术,坚持林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借鉴其经验,建议加快毕节试验区森林分类经营,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力度,发展优质高效的速生丰产用材林。  相似文献   

7.
1论文内容为保持学科特色,本刊主要刊登与生物多样性、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作物耕作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森林保护学、湿地科学、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林业经济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社区林业、碳汇林业、林业政策法规、林下经济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非木质林产业等有关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8.
《云南林业科技》2014,(3):I0002-I0002
1论文内容 为保持学科特色,本刊主要刊登与生物多样性、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作物耕作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森林保护学、湿地科学、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林业经济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社区林业、碳汇林业、林业政策法规、林下经济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非木质林产业等有关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丹凤县加大营林生产工作力度,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防林建设等有关林业工程建设,林区面积不断增大,林木蓄积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0.
《云南林业科技》2014,(5):166-166
1论文内容 为保持学科特色,本刊主要刊登与生物多样性、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作物耕作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森林保护学、湿地科学、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林业经济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社区林业、碳汇林业、林业政策法规、林下经济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非木质林产业等有关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高、旱、寒的自然特征促进了灌木的生长和广泛分布,作为森林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灌木林在林业生态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大了生态保护的力度,采取了封山育林等措施保护和促进灌木林资源发展。估算灌木林碳库及碳汇,对于充分认识灌木林的重要地位,发挥灌木林在固碳增汇中的重要作用及评估西藏自治区生态建设成效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工林新时代发展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工林发展迅速,不仅造林面积稳居世界第1,生产的林副产品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全球气候变化、国家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森林城市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人工林将为增加森林碳汇、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优化城市绿色空间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等多重效益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文中在梳理人工林建设成就的同时,针对我国人工林存在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木材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和未来造林空间受限等问题,参照国内外林业发展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了人工林发展方向的转变,即从木材导向的单一经营迈向可持续的多功能经营,从大面积低质低效纯林迈向近自然育林,从重数量轻质量迈向质量与数量并举,以及从静态主观事后管理迈向动态智能实时管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7年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包头市固阳县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利用森林分布均衡度以及森林质量综合指数法对该区森林资源的分布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分布均衡E=0.12,固阳县森林分布极不均衡,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森林质量综合指数FRQI=0.91,整体森林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固阳县今后林业生态建设需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破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薄弱环节,整体上推进固阳县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CO2是工业和化石燃烧的排放气体,不断加剧温室效应,森林大量吸收固定大气中CO2,成为巨大的碳汇.为减缓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林业正在经历发展方向的调整与转变,固碳林业悄然兴起,包含碳汇造林、保护森林碳库、发展低碳经济和碳替代措施等4个方面.在唱响“生态家园”,发展绿色GDP的目标下,摸清当地碳汇能力,开展碳价值测算,为低碳经济发展和保护碳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开展林业碳储量、固碳能力、固碳潜力及固碳价值的测算和研究,为今后绿色GDP计量、发展低碳经济、碳汇融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生态环境现状,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原则,确定7项建设工程和3项保护工程。工程布局在全乡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封山育林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和绿色家园工程,南部以水土保持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为主,北部以水系防护工程和天然草牧场工程为主。  相似文献   

16.
广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珠江防护林体系于1996~2000年、2001~2010年分二期建设,共完成营造林49.10万hm2,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使森林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的生态功能得到增强.文中总结了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建立示范点,带动工程建设等成功经验,分析了工程用地限制条件太严,工程造林树种、林种结构不合理,防护林效益低等问题.藉此,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营林投入,放宽工程用地限制条件,增加造林地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荟  满多清 《甘肃林业科技》2003,28(4):13-15,38
通过在白银市景泰县北部沙漠前沿建设防护林体系,以封育、造林为主,林经兼顾,生态与经济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利用林网、经济林及更新造林、持续林业等技术,以点带面防沙治沙,有效地保护了绿洲和土地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四川森林资源的概况、现状以及近60多年森林质量的动态变化特点:近20多年来,森林资源迅速发展,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快速增长,尤其以人工林建设为最。但是,森林质量大大下降,良种化程度低;造林密度不合理,普遍偏密;树种组成单一,纯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生长量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非常突出。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的建设,实施分类经营,突出生态建设;实行工程化造林,培育目标定向化;优化林分结构,改造残次林分;制定集体林经营方案,建立示范区;坚持政府扶持,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合理经营和保护现有次生林资源等措施,结合森林资源产权的流转,共同提高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19.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近三年来在治沙造林、人居环境、乡村绿化、绿色产业、生态文化5个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结合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新要求,提出了榆林市未来森林城市建设的6项对策建议。明确了在建设方向上要持续推进、多级创建、开展城市群建设,在建设措施上要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在建设管理上,要提升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集体林地实行均山到户政策,由林农单独管理,难以实现统一的可持续经营,由此造成森林质量较低、森林生态服务能力减弱等问题,为此借鉴他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3个方面整理总结美国家庭森林发展与保护方面的经验,首先梳理其由政府主导构建的家庭林业政策扶持体系,其次对非政府环保组织培育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森林银行”进行分析,最后介绍美国利用市场激励机制通过林业碳汇项目引导家庭林主加强林地管护的做法;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集体林发展的建议:完善林地产权制度,保障林农合法权益;构筑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体系;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林业碳汇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