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黑米发芽过程中蛋白酶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实验表明,发芽前处理方法和发芽温度对蛋白酶活力的提高均有影响,黑米中的蛋白质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其水解产物是人体更容易吸收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选择特定萌发阶段马铃薯制备马铃薯PDA培养基,研究其对霉菌的培养效果。通过测定不同芽长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选择还原糖含量最高阶段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马铃薯PDA培养基,分别接种黑曲霉、毛霉和青霉,并比较其培养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芽长2 cm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达到37%;淀粉酶活性也达到最高,为5.2 U/mg。发芽马铃薯PDA培养基可以促进霉菌生长加速,菌落覆盖范围更大;青霉在培养72 h后出现分泌现象。马铃薯发芽过程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升高;发芽马铃薯PDA培养基可以加快霉菌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为强化莲子的保健功能,对干红莲进行发芽处理并研究其蛋白质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莲子经发芽18 h后莲胚乳粉中粗蛋白含量达到19.95 g/100 g,提高了1.10 g/100 g;还原糖含量为3.77%,提高了1.05%。莲子发芽经36 h后莲胚乳粉中粗蛋白含量达到19.82 g/100 g,提高了0.97 g/100 g;还原糖含量为3.07%,提高了0.35%。发芽莲子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未发芽处理的莲子。  相似文献   

4.
以红枣为试验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备低糖红枣粉。研究了温度对发酵过程中总糖、还原糖、总酚、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逐渐上升然后趋于稳定。不同温度对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总糖的变化影响较大,但对总酚、类黄酮的变化无显著影响。于25℃条件下发酵得到的低糖红枣粉的品质较好,类黄酮、总酚、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分别为742.15 mg/g,907.87 mg/g,9.74 g/100 g,10.52 g/100 g。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定了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和一些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比较结果是: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种子在吸水萌发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但是还原糖含量一直在增加;在48h前,不同土壤类型的白榆种子淀粉酶总活力、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在萌发的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β-淀粉酶活性在48 h后开始急剧下降,总淀粉酶活性在56 h时达到最高值,其中种子活性最高的是褐土,最低的是黄绵土,之后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冷冻(-18℃)、冷藏(5℃)、室温(20℃)等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甜高粱秸秆的糖分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讨论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贮藏水分变化相对平稳,室温下秸秆水分剧烈降低;3种不同温度下秸秆总糖含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冷冻贮藏下各时期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冷藏和室温下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极显著;冷冻条件对贮藏前期茎秆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秸秆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平稳;蔗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内总的变化均呈降低的趋势,低温处理的茎秆蔗糖含量降低趋势较慢,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室温贮藏秸秆的蔗糖含量。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著者可认为贮藏效果较好,变化显著者可认为糖代谢活动活跃而影响糖含量的变化,所以3种方法中冷冻贮藏方法较为合适。甜高粱茎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以冷冻的方式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7.
发芽谷物的开发利用正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检测发芽玉米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赖氨酸、膳食纤维的含量,研究玉米在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经过发芽处理后,淀粉含量迅速下降,发芽144 h时降低了22.7%±1.3%;同时还原糖含量增加6.5%±0.1%。发芽也会造成蛋白质含量的缓慢下降,144 h时从10.2%±0.2%下降至8.5%±0.3%;而赖氨酸含量则有显著增长(p0.05),从0.45%±0.01%增加到0.73%±0.03%。总膳食纤维含量下降,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降低。以玉米发芽过程中的参数变化为依据,试验确定了发芽72 h可作为制备高营养玉米粉的有效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中淀粉、总糖与还原糖等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中淀粉、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随之增加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总糖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3个烟叶部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时期之间淀粉、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总糖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中淀粉、总糖与还原糖等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中淀粉、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随之增加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总糖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3个烟叶部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时期之间淀粉、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总糖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湘西烟叶还原糖含量区域特征,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湘西主产烟区烟叶还原糖含量,研究了湘西烟叶还原糖含量在等级、品种、土壤类型、海拔和县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西烟叶B2F、C3F、X2F等级的烟叶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1.92%、28.99%、28.80%,属烟叶糖含量较高烟区。不同等级烟叶还原糖含量为C3F>X2F>B2F,差异极显著。不同县之间烟叶还原糖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间只有C3F、X2F等级烟叶还原糖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土壤类型间种植的烟叶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烟叶还原糖含量空间分布有从东南向西、东北两个方向递增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选用黑、白芝麻为材料,通过(58±1)℃人工老化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种子浸泡液中电导率和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芝麻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生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芝麻的下降幅度比黑芝麻的大。电导率、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则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上升,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下降。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黑芝麻的活力较白芝麻要高,以浸泡液的糖含量指示油料种子芝麻老化程度不合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根据24个水稻品种的萌发情况,筛选萌发速度差异的水稻品种5个,分别代表萌发速度快、中、慢3种类型。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萌发期内发芽速度存在差异的水稻品种,其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存在差异。萌发速度快的水稻品种‘盐两优888’和‘盐恢888’,其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高,有助于种子内淀粉的分解,同时这2个品种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反之,萌发速度慢的水稻品种,种子淀粉酶活性低、可溶性糖含量低。说明水稻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萌发速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磁化NaCl胁迫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磁化强度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强度的磁化NaCl胁迫溶液浸种并喷洒水稻种子及幼苗,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经0.05T的磁化强度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水稻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明显提高,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溶液经不同磁化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表现为酶带增多,酶带加粗;对酯酶同工酶影响不太明显。结论: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磁化处理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质引发对粳稻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抗寒能力的影响,采用沙作为引发剂,以南方粳稻品种‘南农粳3786’和北方粳稻品种‘空育131’为试验材料,设置2℃萌发环境和14℃幼苗生长环境模拟冷胁迫,研究沙引发种子与未引发种子冷胁迫后幼苗抗寒性变化。结果表明,沙引发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冷胁迫后粳稻幼苗中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提高了发芽率和成苗率,减少幼苗根系电解质的外渗,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了SOD、POD的酶活性。沙引发能够提高粳稻种子生长早期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树形及花穗整形长度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树形及不同花穗整形长度(3、5、7、9 cm)对夏黑葡萄果实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选用2 种树形及5 种花序整形长度的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字型棚架树形,可以增加穗重、提高果实还原糖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而十字飞鸟架形增加了果粒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随花序整形长度的增加,果穗长度、果穗宽度、果穗质量呈增加的趋势变化,而果粒质量、果粒纵径呈降低的趋势变化;不同花穗整形长度果实的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综合看,保留花穗长度5~7 cm是夏黑葡萄适宜的穗形长度。  相似文献   

16.
以大米、苦荞、黑豆粉、黑芝麻粉和黑米粉为主要原料,麦芽糊精、植脂末和糖粉为辅料,加工制作一种富含芦丁的苦荞复合代餐粉.以感官评分和溶解度指数(Determination solubility index,DSI)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苦荞复合代餐粉最佳配方.最终配方为:原料目数为80目,大米粉23.4%,黑苦荞粉25%,黑豆粉5%,黑芝麻粉5%,黑米粉13.3%,植脂末8.3%,麦芽糊精8.3%,糖粉11.7%.所得产品气味香甜,有浓郁的杂粮香味,颜色均匀,口感细腻,溶解度较高.通过对纯苦荞粉与苦荞复合代餐粉营养成分对比发现,苦荞复合代餐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87%和11.34%,均比纯苦荞粉含量高;且总氨基酸含量比纯苦荞粉高4.6%,营养成分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水稻耐盐种质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进一步鉴定现有水稻材料的耐盐性,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和耐盐亲本。以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获得的耐盐品系和当地水稻育成品种共21份为试验材料,评价各材料在盐胁迫下发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处理下,各材料发芽率及芽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材料D-1,D-3,D-4,D-7,D-13,‘长白10号’,‘节9’和D10在盐处理下的发芽率较高,相对盐害率较低,耐盐性均表现为极强,耐盐级别为1级,芽长盐处理(T)与非盐处理(CK)的比值较高,说明其受到盐的抑制较小,芽期耐盐能力较强;用100 mmol/L NaCl对各材料幼苗处理8天后,材料‘长白10号’、D-10、‘节10’、D-13、‘天井4号’、D-14、D-11、D-2、D10和D-8的相对死叶率较低,盐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含水量与未用盐处理的相比下降幅度较小,可溶性糖积累量较多,说明其渗透调节能力较强,属于苗期较耐盐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 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相似文献   

19.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了解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北方区试中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结果表明:在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干率和淀粉率均与淀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和大中薯率与薯干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中薯率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淀粉产量和薯干产量贡献最高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茎粗和黑斑病抗病指数,贡献率分别为29.67%和30.13%;而对鲜薯产量影响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和根腐病病情指数,贡献率为30.71%。通过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甜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而品质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甘薯品质贡献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还原糖、可溶性糖和蒸煮后的甜度,贡献率为59.12%;第二主成分为粗蛋白含量和蒸煮后粘度性状,贡献率为23.75%。总之,农艺性状对影响不同产量目标形成的侧重点不同,甜、糯性状是影响甘薯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