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北灌区是山西省忻州地区滹沱河水利管理局的三个灌区之一。该灌区建成于1952年,有效灌溉面积12.78万亩。云北灌区有四个支干渠管理委员会,1984年以前,支干渠管理人员实行的是固定工资制,支干渠管理委员会按规定向受益单位征收的水费和干渠管理费(作为干渠清淤费用,原来是以亩摊工)全部上交灌区。由于灌溉用水效益和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互不挂勾,管理人员搞好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2.
滹沱河灌区建立于50年代初,是山西省六大自流灌区之一,灌溉着忻州、定襄和原平县的38.7万亩耕地。这个灌区的行政建制是局,下面还分设三个灌区。现有干渠2条,支渠24条,斗渠322条,固定渠道共长1746.6公里,有各种水工建筑物4400多座,累计投资1010余万元。滹沱河灌区,自滹沱河干流界河铺山峡引水,主要引水枢纽为混凝土壅水坝,无调蓄水工程。由于生产的发展,河道上游工农  相似文献   

3.
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陕西关中西部,灌溉渭河以北300万亩农田,其中自流灌溉214万亩,抽水灌溉86万亩。灌区东西长181公里,南北平均宽14公里,按自然地形和工程布局分原上原下两大灌溉系统。原上灌溉192万亩,原下灌溉108万亩。均已初步配套,全部灌溉受益。原上渠道设计流量50米~3/秒,校核60米~3/秒,总干渠和东西干渠长215公里;原下渠道设计流量45米~3/秒,总干渠和南北下渠长198公里。灌区有支渠30条,其中抽水支渠7条。原上有渠库结合的中型水库4座,有  相似文献   

4.
井陉县人民灌区,位于河北省太行山西部山区,从绵河左右岸分两条干渠引水,灌溉井陉、平山、获鹿三县的山丘地区,共24个公社121个大队的10万亩耕地。灌区的专管机构是管理处,下设11个管理所、10个观测站、1个发电站、1个物资供应站,共有干部职工及渠道管理人员160人。灌区的民主管理组织是灌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干、支渠管委会5个,斗渠管委会  相似文献   

5.
鲇鱼山灌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东商城、固始、潢川三县境内 ,设计灌溉面积 9.5 3万hm2 ,有效灌溉面积 7.33万hm2 ,设有总干渠、干渠及分干渠计 11条 ,干渠全长 2 97.7km ,灌区总干渠最大引水流量 119.2 6m3/s ,年均灌溉引水量 2 .36亿m3。由于该灌区全部为土坡渠道 ,渠堤渗漏的存在 ,增加了输水损失 ,制约了渠道的输水能力 ,损害了渠道的输水安全 ,严重影响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 ,决定对渠堤进行帷幕灌浆防渗试验。1 渠堤灌浆设计(1)灌浆方式。根据试验渠段工况 ,结合土坝灌浆试验 ,试验段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的劈裂式灌浆 ,…  相似文献   

6.
研究灌区引水量变化规律,通过降雨量预报资料预测引水量,对于编拟灌区用水计划、预算当年资金收入、安排工程项目,指导灌溉管理工作和扩大灌溉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灌区渠道引水量与降雨量等主要因素的关系初步探讨如下。一、洛惠渠灌区概况洛惠渠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自黄河支流北洛河自流引水。灌区原设计40万亩,渠道设计引水流量15米~3/秒,于1950年开灌受益,1953年转入灌溉管理,1965年灌区面积曾发展到50万亩左右;1966年扩建洛西灌区,1972年洛西灌区正式灌溉,1975年后总干渠道引水流量扩大到18.5米~3/秒,灌区面积至1980年发展到77.6万亩,主要灌溉大荔、  相似文献   

7.
洛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是一大型国营灌区,管理局下设12个管理站,灌溉着大荔,蒲城、澄城3县32个乡、3个国营农场的76万亩耕地。灌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07.5毫米,蒸发量1567.ε毫米。灌溉渠道有总干渠1条,干渠4条,支渠13条,全长230公里,斗渠237条,长634公里;排水系统有千支沟21条;长179公里,分毛沟429条,长526公里。在“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指引下,根据原水利部[81]水农字第  相似文献   

8.
山西翼城县利民渠灌区在去年以0.7个流量灌溉农田73,000亩,平均一个流量10万亩,今年计划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大挖水源潜力,加强渠系防渗,使滴水归田,再扩大灌溉面积25,000亩。平均一个流量保浇14万亩,誓夺全专冠军。这个灌区有清水0.7秒立方米,全年出水量2,207万立方米,按渠系利用率85%计算,实用水量可达到1,867万立米,以麦田5万亩浇水四次,灌溉定额160立方米,棉田48,000亩浇水三次,灌溉定额120立方米,夏播5万亩浇水三,每亩灌溉用水90立方米计算,共需水量1,826万立方米,尚余50余万立方米水,以济有无,以补不足,全年可保证98,000亩的土地适时用水。其具体办法是:  相似文献   

9.
1989年1月12~17日我处对农二师塔里木垦区的卡拉和铁干里两灌区31~35五个团场的渠道防渗情况及防渗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概况卡拉和铁干里两个灌区总可耕面积60多万亩,卡拉灌区有卡拉水库和卡拉总干渠,灌溉三个团场。铁干里灌区有大西海子水库和铁干里总干渠,灌溉两个团场。灌区内土壤质地轻、地形坡度缓,开垦后大量的引水灌溉使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大面积土地次生盐渍化。作物单产得低,吃粮都难自给。70年代初利用种稻压盐实行水旱  相似文献   

10.
一、湖北省漳河水库一干渠灌区位于当阳县境东南部,江汉平原的西部。于1962年建成通水,1965年全面受益,灌溉14万亩农田,自1965年到1983年灌区共生产粮食11.17亿公斤,其中稻谷10.15亿公斤,提供商品粮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浑北灌区地处沈阳市西北部,土地面积285.5km2,灌溉面积1.49万hm2.灌区有总干渠1条,干渠2条,支渠22条.灌区渠首在浑河右岸,灌溉用水由浑河引水,水源由大伙房水库提供,灌区内有机电井120眼,在库水水源不足时由机电井提水来补充.  相似文献   

12.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江淮五陵地区,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由淠河、史河及杭埠河三大灌区组成,灌溉六安、巢湖两大地区及合肥市共辖十一个县(市),总面积13 130km~2,耕地1 175万亩,总人口632.9万人,设计灌溉面积近期为1 026万亩,远期1 100万亩。  相似文献   

13.
聊城地区位于鲁西平原,黄河、卫运河沿境而过,徒骇、马额河和引黄干渠贯穿全境,地上水源比较丰富。全区现有中小型泵站368处,装机52万kW,灌溉面积月亿m2(约合万0万亩)。这些泵站扬程较低(一般在2~5m),就工程、设备和地形而言,绝大多数可以实行一级提水自然灌溉。而由于受当时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相当数量的泵站灌区实行了两级提水灌溉,即由泵站从河流或引黄干渠提水人地下输水渠,再由农户用小型抽水机具,认输水渠中提水灌溉。浪费了能源和水量,增加了设备的重复投资,加大了农民灌溉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灌溉成本。为解…  相似文献   

14.
一、灌区基本情况及田间工程配套的重要性云谷川灌区灌溉面积为4.5万亩,自1978年基建结束后,耗用基建投资1043万元;1979~1984年又耗用小农水投资近500万元。建成了水库一座,蓄水765万立方米,三条干渠长65.8公里,支渠18条,长135公里,给灌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输水工程。中干渠实受益2万亩,为当地的农业生产翻番创造了条件。但东、西干渠仅试了水,支渠以下工程基本未做,只是兴修了一些标准极低的不配  相似文献   

15.
石津灌区1995年春灌灌溉成本调查总结灌区春灌自1995年3月14日至5月12日止断续放水历时54天。总干渠首引水2.97亿m3,斗渠口水量1.28亿m3。灌溉效益面积104.24万亩,灌水面积141万亩次。平均灌水1.4次,斗口灌溉效率617亩。平...  相似文献   

16.
徐家河灌区渡槽老化现状分析与加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灌区基本情况 徐家河水库灌区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境内,跨广水、安陆、云梦、孝昌、孝南5个县(市、区),设计灌溉面积4.29万hm2,总干渠长61.5km,渠首设计流量45 m3/s,沿渠有大型渡槽6座、水闸21座、涵洞19座及挡坝24处,6条干渠共长117.3 km.  相似文献   

17.
淠史杭灌区从1986年引用外资续建配套以来,到1990年12月底止,全灌区累计完成投资33 533万元,其中劳务10 697万元,占计划39 154万元的85.64%。这次配套的六条总干渠、干渠中:淠河总干、瓦西、瓦东、舒庐干渠已基本完成,汲东干渠和史河总干也都分别完成80%和75%:六条分干渠:小蜀山、河岔铺、保义、清凉寺、庐南、庐北分干渠已全  相似文献   

18.
位山灌区位于黄河下游,是一处有30年历史的大型引黄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灌区控制东阿、阳谷、聊城、茌平、冠县、临清、高唐7个县(市)的111个乡(镇)的大部分耕地,设计灌溉面积432万亩,占全地区耕地面积的一半,设计引水能力240m~3/s。灌区骨干工程主要有东西两条输沙渠、两个沉沙区和三条干渠,全长225km。  相似文献   

19.
黑龙滩水库灌区位于仁寿县境内,属都江堰扩灌的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工程由黑龙滩水库(囤蓄库容3亿米~3)、李家沟水库(1150万米~3)及各级渠道3312公里组成。灌溉乐山地区两县13个区104个公社,设计灌溉面积106万亩。该工程兼有发电、水产等综合效益。1972年水库建成蓄水且部分灌区受益,1982年灌溉面积达75万亩。十年累计灌溉面积为467.5万亩。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灌区渠道兴建较早,渠系量水设施不配套,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长期以来不能准确测定。因此,探索简单易操作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测定方法,对制定合理的水量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贵州省黔西县民乐灌区总干渠作为试点,采用流速仪测定该干渠不同水位下的流量,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归纳该渠道水位流量关系经验公式,为落后山区无量水设施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探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