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灰氮常被用来解除温室葡萄的自然休眠 ,其目的是使温室葡萄尽早萌芽 ,而且萌芽整齐。由于石灰氮的浓度不同 ,解除葡萄冬芽休眠的时间而有不同 ,而且对葡萄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 ,为此于 2 0 0 1—2 0 0 2年进行了实验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石灰氮为B红 ,含氮 19% ,电石含量≤ 0 5 %。以无核 86 11葡萄为试材 ,在冬暖式大棚进行。设石灰氮与水的比例分别为 1∶3,1∶4 ,1∶51∶6 ,1∶7,1∶8共 6组 ,代号分别为A ,B ,C ,D ,E ,F。在敞口容器充分搅拌后静止 ,取上层澄清液应用。将6种不同浓度石灰氮澄清液涂抹在葡萄…  相似文献   

2.
为解除温室内‘奥迪亚无核’葡萄休眠,提前萌芽,进行了不同浓度石灰氮涂抹试验。结果表明,5倍和7倍石灰氮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植株萌芽早,萌芽率高,成熟期早,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化学物质打破葡萄、桃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保护地栽培的葡萄、桃为试材,对氰氨类、细胞分裂素、赤霉酸和KNO3打破休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单氰氨、11%石灰氮可明显促使葡萄提前萌芽,提早着色9-10d;50mg/LGA3和100mg/L6-BA对打破休眠基本无效。TDZ与单氰氨混用提高萌芽率的效果最好。在2个葡萄品种上,均没有观察到单氰氨或石灰氮处理对果穗或果实品质性状的不良影响。在华光油桃上,没有观察到化学物质对提早开花或成熟有明显的作用。对葡萄和桃上应用化学物质打破休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化学物质打破桃休眠的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桃品种华光和寿星桃为试材,应用石灰氮、氰胺、苯基噻二唑基脲、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硝酸钾进行打破桃休眠的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氮破眠效果最佳,可使中芽提早萌发13-14天,花芽提早7天萌芽,提早开花7-13天,且萌芽率显著提高,其余供试药剂也有不同程度的破眠效应,只是效率较低,使用破眠剂的时期和浓度不同,效果也异。休眠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是解除休眠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石灰氮处理葡萄结果母枝,有促进ABA降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低温的生物学效应提早解除葡萄休眠。营口地区南部有葡萄设施栽培1000hm2,其中,温室栽培‘晚红’面积占80%以上。为了提早温室升温,抢占鲜果市场,果农大都在12月上旬开始揭苫升温,并普遍使用石灰氮打破休眠。由于使用浓度不当造成效果不佳和药害反应发生。为此,笔者设计了浓度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在甜樱桃自然休眠阶段,即使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与光照,甜樱桃也不能正常萌芽、开花,只有通过一定量的适宜低温,才能解除休眠,低温量不足时,萌芽、开花晚,花期不整齐。因此,解除自然休眠早晚是决定温室栽培甜樱桃升温时期的重要因素。为使温室栽培甜樱桃尽早通过自然休眠,日光温室扣棚初期,利用温室设施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促使甜樱桃提前解除自然休眠,提早开花,从而使果实提早成熟上市。此项技术在我国甜樱桃保护地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的文献多为日光温室栽培的综合技术研究,较少涉及在自然休眠期温室调控温度对解除甜樱桃自然休眠效果的调查分析。为此,  相似文献   

7.
石灰氮和水杨酸对破除葡萄芽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2月~2004年3月, 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农业科技示范园葡萄园, 以藤稔品种为试材, 分别在树体的初休眠期(12月上旬) 、深休眠期( 1月上旬) 和休眠后期( 2月上旬) , 取芽体饱满、生长充实的1年生枝条, 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氮(CaCN2 ) 和水杨酸( SA) 进行涂芽破眠处理; 之后放入温室进行发芽培养, 并每5 d取冬芽测定H2O2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21 d后统计各处理最终萌芽率。结果表明: 施用CaCN2和SA能不同程度的提高H2O2含量和POD活性, 降低CAT活性; 但在不同休眠期对SOD活性的影响不一致。而破眠或促进萌芽效果好的化学药剂处理, 花芽在培养前期的H2O2含量、POD和SOD活性增幅较大, CAT活性下降较明显。对萌芽率的统计表明, 初休眠期施用石灰氮和水杨酸对葡萄破眠无效; 到深休眠期及以后施用25%的石灰氮对葡萄破眠效果较为明显, 萌芽较对照提前4~6 d, 最终萌芽率达41.6%~90.0%; 而水杨酸处理对葡萄花芽破眠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8.
打破果树休眠的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满足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结束休眠,萌芽、开花。一般把50%的芽萌动所需要的最少低温(7.2℃以下)累积量,叫做低温需求量,或称需冷量。在热带、亚热带以及保护地栽培的苹果、梨、葡萄及桃、樱桃、杏、李等多种果树中,常常存在需冷量不足,萌芽、开花不整齐的现象,近年来保护地果树生产发展迅速,打破休眠、弥补低温需求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介绍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打破休眠的化学物质供大家参考使用。1.氰氨化钙(CaCN2) 俗称石灰氮,在多种果树(葡萄、苹果、桃等)上都有提早萌芽的作用。日本早…  相似文献   

9.
以中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为试材,采用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破眠剂1号解除葡萄冬芽自然休眠及促进萌芽过程中芽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破眠剂1号处理葡萄休眠冬芽比对照萌发早、整齐,且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休眠解除期)暂时抑制葡萄冬芽的总呼吸速率,后期(萌芽准备期)促进葡萄冬芽总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并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暂时抑制葡萄休眠冬芽的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激活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从而促进自然休眠的解除;处理后期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葡萄冬芽的萌发。综上所述,破眠剂1号可代替葡萄冬芽的部分需冷量,使其自然休眠解除并促进萌芽,冷量不足则阻碍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单氰胺对温室甜樱桃休眠解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温室栽培的红灯、美早和早大果3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单氰胺对甜樱桃离体休眠芽休眠解除的影响及喷施单氰胺对树体萌芽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2%单氰胺后,红灯离体休眠芽比对照可以提前10d解除休眠,而美早和早大果解除休眠的时间与对照相同。温室升温时喷施1%单氰胺可使树体的萌芽时间提前12-16d,开花时间提前15-17d,并且提高了树体的萌芽整齐度和开花整齐度。  相似文献   

11.
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休眠调控与扣棚升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加温.否则过早加温会引起不萌芽.或萌芽延迟且不整齐.而且新梢生长不一致.花序退化.浆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促早栽培中,  相似文献   

12.
利用石灰氮处理葡萄枝芽,可打破葡萄休眠,使其提早整齐萌发。但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配制方法要正确 配制浓度为20%的石灰氮水溶液。配制时要用40~50℃的热水将石灰氮化开,充分浸泡2小时以上,不断搅拌,使其与水混匀,过滤后加入适量展着剂即可使用。 2 涂抹时间要适当 一般在大棚开始升温后使用为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3~4年生辽峰葡萄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浓度单氰胺对温室辽峰葡萄萌芽率、花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辽峰葡萄用单氰胺处理能起到打破休眠的作用,在辽宁地区即中国东北地区,11月1日对温室辽峰葡萄扣棚休眠,可在第2年的1月15日左右进行破眠处理,能很好的打破温室辽峰葡萄休眠,而且浓度选择25倍52%单氰胺稀释液,此浓度能很好的提高温室辽峰葡萄的萌芽率和花芽率。  相似文献   

14.
怎样提高温室巨峰葡萄坐果率巨峰葡萄在温室内生长迅速,对抹芽非常敏感,容易发生高温障碍,出现坐果率低的现象。为提高温室巨峰葡萄坐果率,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应采取以下措施。1正确使用石灰氮打破休眠巨峰葡萄自然休眠需要0—7.2℃的低温。熊岳地区自然休...  相似文献   

15.
大棚葡萄破眠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蒙阴县大棚栽培葡萄已具一定的规模,大棚栽培的葡萄萌芽早、萌芽率高,这是其早成熟、早上市的关键.我们用石灰氮涂葡萄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石灰氮涂芽存在着葡萄枝蔓发芽不整齐、费工、费时等缺点.2002年12月,我们在大棚栽培葡萄凤凰51上试用德国产破眠剂3%朵美滋,打破其休眠,促进提早萌芽、成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提早解除葡萄休眠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除了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外,何时升温也是非常重要的,过早升温可能造成萌芽不整齐、花芽分化不良等情况,过晚升温又抢不上市场那么何时升温才是最佳时期?理论上,在温度等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升温的最佳时期是在自然休眠结束时。自然状态下解除休眠需满足其需冷量。目前适合于温室栽培的品种的需冷量,按尤他模型计算基本为1060-1810需冷单位[l,2],按O-7.2℃计算法计算需冷量为600~1 600hls〕。若想提早设施葡萄的上市时间,应通过选用低需冷量品种、休眠过程中增加有效低温量、提早打破树体休眠3个途径来实现。本试验选用了几…  相似文献   

17.
杨治元 《果农之友》2001,1(3):40-40
南方葡萄,尤其是大棚促成栽培,由于冬季休眠期低温量不足,影响萌芽。为探讨石灰氮对打破葡萄休眠的效应和使用技术,连续4年进行本试验。1试验设计1.1试验地点笔者大棚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实验园。实验园均采用双十字V形架,行距2.5米,株距1米。4米立一根水泥柱。萌芽前15天左右,6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硼砂2~3公斤作催芽肥。1.2试验年份与品种1997~2000年大棚促成栽培内供试品种:欧亚种:无核白鸡心、京玉、绯红、黑玫瑰、里扎马特、早玉、里扎马脑等7个品种;欧美…  相似文献   

18.
南方葡萄结果母枝涂石灰氮的效应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方葡萄,尤其是大棚促成栽培葡萄,由于冬季休眠期低温量不足,影响萌芽。为探求石灰氮对打破葡萄休眠的效应和使用技术,笔者连续4年进行了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为笔者试验园,大棚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均采用双十字V形架,行距25m,株距1m。4m立一根水泥柱。萌芽前15天左右施催芽肥,每6667m2施氮、磷、钾复合肥25kg,尿素10kg,硼砂2~3kg。1997~2000年大棚促成栽培内供试品种有欧亚种的无核白鸡心、京玉、绯红、黑玫瑰、里扎马特、早玉、里扎马瑙及欧美杂交种的藤稔、金星无核。1998年与2000年露地栽培供试品种为藤稔。1…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巨峰葡萄成熟种子种壳含有很高的ABA或类似物,用40%石灰氮浸出液处理18h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葡萄童期阶段细胞分裂素含量低,并且随节位升高变化迟缓,当临近阶段转变时,含量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0.
刘慧纯 《北方园艺》2012,(13):55-56
在温室大棚栽培"晚红"葡萄的生产中,升温前1周,应用含50%单氰胺的果树破眠剂2号喷布葡萄冬芽芽眼。结果表明:应用果树破眠剂2号20倍液催芽,催芽效果好于石灰氮,萌芽期比涂抹石灰氮提前7d,花期提前6d,萌芽率提高16.2%,坐果率提高9.1%,可在生产中代替石灰氮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