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研发背景与功能目标目前用电客户的新建线路与设备或新增专用变压器要想接入电力网并投运使用,通常使用的搭火线装置是铜或者铝并沟线夹来T接;俗称并勾线夹它是一种应用于35 kV及10 kV配网线路搭接、T接使用的一个设备。使用传统的并勾线夹搭火必须将被搭接线路停电,并需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由人工登上电杆进行搭接;或采取目前比较成熟可靠的等电位带电搭火方式,而等电位带电搭火需要使用绝缘车与绝缘服并受制于交通和气候条件。鉴于目  相似文献   

2.
谢宏亮 《农村电工》2012,20(9):39-39
1事故经过某年7月29日,某变电站35kV隔离开关W相靠近断路器侧设备引线线夹断裂,造成母差保护动作,母线失压故障。现场检查,发现设备线夹已断裂,线夹断裂点为铜铝过渡接合部,不能再次使用,抢修人员拆除原断裂线夹,更换导线及线夹并重新压接。在现场工作负责人的监护下,仔细检查27022隔离开关其他的5只设备线夹及27021人字接线侧的3只设备线夹。这8只线夹接触良好,未发现裂纹和发热痕迹。  相似文献   

3.
正5月29日,由于高温天气客户用电剧增,导致南靖县10kV东华线22号杆分段开关设备线夹发热严重,影响电网用电质量,国网南靖供电公司带电班组织人员更换隔离开关及引线。然而,这只是该公司开展集中带电作业,增供扩销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网带电作业化率,该公司运检部对更换避雷器、断跌落式熔断器上引线、接跌落式熔断器上引线、断支接线路引线、接支接线路引线等尽可能采用带电作业,对业扩工  相似文献   

4.
<正>1研制背景目前,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中,绝缘操作杆带电作业法因对人员和环境要求相对较低应用较为普遍。但绝缘操作杆作业时使用的线夹仍存在较多缺点:(1)线夹在主线上挂接时,比较费时费力;(2)安装过程中,线夹及引接线容易出现摆动导致安装困难;(3)引流线压接时,压接过于紧密容易伤及导线,压接松动容易出现虚接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5.
1线路运行时间过长.许多农村10 kV线路年久失修,线路档距过大,线径不符合规定,很多拉线仍是16 mm2钢绞线,没有符合标准的拉线盘,也不使用拉线捧,拉线盘大都以石头代替,没有拉线棒就将钢绞线直接缠绕在石头上,有的拉线不使用专用线夹,而是以铝线缠绕代替线夹.  相似文献   

6.
正6月上旬,西藏日喀则供电公司在海拔3850m的10kV日美146线47支线7号杆完成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接线路引线工作,本次作业是日喀则地区首次开展的带电作业,刷新了国内带电作业海拔最高纪录。本次作业由6名作业人员利用两辆特种作业车历时2 h完成,同往常停电检修工作对比缩短了近3 h。  相似文献   

7.
带电作业是指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电力设备的安装、检修、测试和检验工作,一般可分为间接作业法和直接作业法两种方式。目前,县供电企业开展的带电作业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带电断接引线、带电断接设备、带电水冲洗、带电爆炸压接导线、带电气吹清扫设备、带电检测和更换绝缘子等。10kV配电线路密布于潍坊市寒亭区内,担负着向工业、农业供电的艰巨任务,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10kV配电线路,除重要用户外,多为单电源供电,缺陷较多,每遇到检修或为新增用户接电施工,往往以停电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8.
杨德庆  张涛 《农村电工》2008,16(2):18-18
目前使用的耦合电容器设备线夹未考虑带电拆装的便利性.在实际工作中,线路带电时,耦合电容器无法进行预防性试验.为了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往往采用等电位高空作业的方法.带电拆装耦合电容器引线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难度大,费时费力,并且危险性也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作了带电可拆装过渡线夹.  相似文献   

9.
董征森 《农村电气化》2011,(7):35-35,37
针对变电站10kV电压互感器柜消缺处理验电时,发现避雷器上部接线柱头带电,从现场接线方式与电气一次接线图、设备之间的安全检修距离、"三种人"对两票管理规定执行及工程验收等方面对10kV电压互感器柜避雷器带电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避雷器直接接于母线的接线方式进行改进、开展"图实相符"专项排查治理等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接地线夹严重发热缺陷,通过对该交叉互联系统接地线夹发热查因和对其发热所致的潜在风险分析,提出交叉互联系统接电线夹发热紧急带电处理的方法:通过加装临时引流线,可充分分流电流达90%以上,30 min内降低发热点温度到常温。该方法也适用于同类电缆交叉互联系统接地线、单段电缆线保户端接地线被盗或损坏的缺陷处理。能有效解决重要保供电线路申请停电难的问题,大大提高消缺效率,同时还为进行带电处理接地线发热作业的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石河子110kV城东变电站发生一起10kV开关柜爆炸事故,造成两台开关柜严重烧毁,不能恢复使用,并且还造成全站停电的严重后果。1事故经过110kV城东变10kV开关柜停电检修,工作票结束后,运行人员操作送电,第一次合闸后,保护动作,显示为过流一段动作。经检修人员检查,开关柜正常,  相似文献   

12.
昌平500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须更换四组容量1200MVA的无载调压自耦变压器,220kV母线单母线运行,#4、#5母线轮流停电进行改造更换,间隔2201、2202、2203、2204、2245甲、2245乙共计6跨导线须带电跨越220kV母线更换为耐热钢芯铝绞线NAHLGJQ-1440导线。针对带电跨越220kV母线更换导线这一施工难点,分析采用跨越架封绝缘网、索道桥两重保护进行带电跨越更换导线。  相似文献   

13.
正1事故经过2018年4月9日6时,某县调控中心配合上级丙变电站检修停电,对35 kV大平2线及东张孟T接线所带2座35 kV变电站进行停电倒负荷。甲变电站停电倒电恢复供电后,全站电网负荷运行正常;乙变电站停电倒电恢复供电负荷后,供电区域内大量出现电动机反转甚至烧毁的现象。经查,35 kV乙变电站有报文"2号主变压器低后备保护闭锁";分路  相似文献   

14.
李富强  程静  王坤 《农村电工》2010,18(7):22-22
开关柜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配电装置,由于空间小,设备接线与带电部位不明显,给检修人员带来诸多不便与安全隐患.如某供电公司在进行某110kV变电站10kV设备年检时,一名作业人员失去监护擅自移开开关柜后门所设遮栏,卸下该开关柜后柜门螺丝,在打开后柜门进行清扫工作时,触及开关柜内带电母排,发生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5.
2000年5月3日,汉江水电公司苏冢沟变电所10kV系统苏211出线Gw9型隔离开关,运行人员巡视时在出线门架设备线夹处发出“噼啪”的断裂声响,造成停电事故。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日常架设、检修架空线路的工作中 ,虽然已经断开了电源 ,有时还会发现线路带电的情况 ,我们称之为线路的非正常带电。1 感应电压(1) 由于带电设备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的作用 ,将会在附近的停电设备上感应出一定电位。高压双回路、多回路同杆架设以及两条平行架设的线路 ,如果一条线路带电 ,会造成另外停电的线路带电 ,特别是当和停电检修平行接近的带电线路出现三相不平衡或单相接地时 ,对停电线路的感应使其意外地带有危险电压。(2 ) 停电线路和带电线路同杆架设或交叉跨越时 ,因不符合规程要求 ,使两者之间发生意外接触或接近放…  相似文献   

17.
<正>1创新背景在10 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中,带电接火作业项目是重中之重,其在日常带电作业用户工程项目中占比高达85%以上。由于受地形限制,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在带电接火项目中应用占比达40%以上。相比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操作杆作业法为间接作业法,作业过程中不触及带电体,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  相似文献   

18.
<正>1事故经过2018年3月7日,晴,13∶05,我外出发现10 kV线路疾控中心支线L2相导线掉在地上,立即在此警戒并询问当值调控员10 kV线路是否带电,当得知带电后要求当值调控员立即将线路停电,并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前来处理。查看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信息:12∶13,某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L1相接地,12∶15,10 kV B线路过流Ⅱ段保护动作925断路器跳闸,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接地信号消失恢复正常。这时回忆故障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10 kV配网建设及检修工作常导致停电频繁、时间长等问题,从10 kV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原理入手,分析10 kV配网不停电作业几种常见的作业方法及应用情况,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分析,探讨10 kV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应用的具体方法及优势,有效解决以往10 kV配网传统停电作业法的弊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及可靠性。为充分保障10 kV配网不停电作业法的应用效果,实现不停电作业目标,提出了优化管理模式、增强安全意识、提升管理水平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孙新榜  曹真 《农村电工》2007,15(4):40-40
1事故经过 2004年7月12日,某县电业公司变电检修班工作负责人白某某带领2名职工,在湛开变电所进行处理10 kV侧路101断路器、湛开线108丙隔离开关线夹过热处理,101断路器清扫,侧路101断路器及支架刷漆等工作(三项工作开一张工作票).10 kV丙母线停止运行,108丙隔离开关线路侧带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