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制种方法使食用菌专业户受到限制。我们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简易快速制种法。现介绍如下:一、母种的扩制(一)选瓶选用扁的或方的酒瓶代替试管,这样每个酒瓶内所装培养基的面积相当于20个试管斜面。酒瓶易得,且瓶口与管口直径基本相等。(二)天然无琼脂培养基的配制配方为小麦粉25%,玉米粉15%,小米粉20%,黄豆粉15%,高粱粉25%,水220%~230%。将原料与水拌匀,装入酒瓶  相似文献   

2.
获得纯菌种后,一般都要转接试管扩制母种。在农村买试管较难,而酒瓶到处都有。为此,我从1983年起用酒瓶代试管制种,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做法:取土豆(去皮切细)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6克,维生素B_1 10毫克,水1000毫升,配制成PDA培养基,分装于20只酒瓶中,每瓶60毫升。以15磅压力灭菌  相似文献   

3.
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川芋56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的试管薯诱导率显著高于"固体+液体"培养基,但液体培养操作繁锁,易折断试管苗,造成污染.弱光和黑暗条件下,川芋56试管薯诱导率和平均薯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弱光条件培养的试管薯当时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黑暗培养的,黑暗条件下诱导的试管薯适于贮藏.通过7种培养基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调查,再次证明BA不是诱导试管薯的必备物质,虽然7种培养基成分含量各不相同,诱薯率PS6显著地高于PS4,其它几种培养基之间诱薯率均差异不显著.大规模生产宜选择PS5(MS大量元素100ml/L+MS微量元素10 ml/L+EDTA-Fe 10ml/L+VB1 0.4 mg/L+Vb60.5 mg/L+烟酸0.5 mg/L+食用蔗糖80g/L),组成最简单,不合BA,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4.
试管组织分离常常由于细菌、酵母菌污染导致失败,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培养基,实是遗憾。现将此法操作略作改进,可达到分离成功的目的。(一)试管组织分离培养法:子实体选取、消毒、培养基制作均同常规,只是在接种时,使试管培养基的斜面朝下,将组织块放于试管棉塞前的内壁上,塞好棉塞后竖立试管让组织块沿壁下滑达管的底部并接触培养基。注意组织块下滑时不能接触到培养基,这样即使组织块带菌也不至于污染整个培养基斜面。接种后将试管立放或斜放,斜放程度不得低于培养基在  相似文献   

5.
红菇的组织分离实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菇是名贵的野生食用菌。近些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价格暴涨。为了探索红菇的人工栽培,笔大曾在1974年7月做过红菇母种分离,后因原种培养基不适而失败。1994年7月又进行了野生红菇的组织分离,获得优质红菇母种。现将实验结果初报于下: (一)培养基质 用马铃薯250g提取液800ml;红菇地腐殖土300g加水400ml,煮沸20分钟,冷却取澄清液200ml。糖25g,VB_12片,琼脂23g,制成培养基装入试管180支,高压灭菌后制成斜面试管180支。  相似文献   

6.
在制平菇试管种时,往往因连续使用同一种配方的培养基,一些优良菌株会过早衰退和减产。为此,笔者探索了多次更换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制试管种,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更换的配方介绍如下:配方一:马铃薯200g,玉米粉20g,琼脂17~23g,白糖30g,黄豆粉10g,水1000ml,pH 自然。配方二:木屑350g,米糠125g,过磷酸钙5g,石膏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黑木耳的组织分离中通常采用酒精及升汞水溶液消毒.由于消毒效果不理想,杂菌污染严重.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一种加青霉索、链霉素的新消毒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配制药液取一支80万单位的医用针剂青霉素及一支100万单位的医用针剂链霉素,溶于5毫升的无菌水中搅匀备用.(二)试验处理设3个处理,每处理为一组,每组为10支装有PDA培养基的试管,灭菌后在未摆斜面前,将配制好的青、链霉素水溶液分别加入三组试管中:a组每支试管注入0.2ml;b组每支试管注入0.4ml;c组每支试管注入0.6ml.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服务于一家大陆与台商合资的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其香菇生产主要依托台湾太空包栽培法。现将有别于大陆袋栽香菇的一些技术要点阐述如下。 一、母种培养基配方与制作 除大陆常用的PDA培养基外,还有以下几种。 (一)麦片培养基 麦片20g,琼脂20g,葡萄糖10g,水1000ml。将麦片加水煮沸30~40分钟,过滤加琼脂及葡萄糖,再加水1000ml,调整pH6~6.5后分装注入试管中灭菌备用(注:麦片为一种食品,用燕麦或大麦粒压成的小片)。 (二)锯屑琼脂培养基 锯屑1kg,葡萄糖10g,琼脂粉20g。将柯类锯屑1kg加水煮沸40~60分钟,取汁液1000ml,加入葡萄糖及琼脂粉,加温溶解后,分装注入试管杀菌备用。 (三)完全培养基 硫酸镁0.5g,亚磷酸钾1g,次亚磷酸钾0.5g,蛋白胨0.5g,葡萄糖20g,维生素B_10.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将以上药品依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取其滤液加入琼脂,溶化后再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养基对草莓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草莓种质常温下离体保存的适宜培养基,本试验以宝交早生(F.ananassaDuch.)和UC5(F.vescaL.)为试材,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琼脂浓度,设计了9种培养基,将试管苗进行了常温保存,保存期间调查了不同培养基草莓试管苗丛生芽增殖数,根、愈伤、丛芽的生长量,试管苗的长势,叶绿素的含量及存活率等。结果表明:保存过程中试管苗经历了芽增殖、伸长和根生长的过程,生长越快,养分消耗越多,越不利于保存。草莓试管苗保存培养基应选择适宜浓度的营养物质来限制试管苗的生长。本试验中培养基(1/4MS+0.5mg/LBA+15g/L蔗糖+12.5g/L琼脂)是常温下草莓试管苗保存的最适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中可保存草莓试管苗11~13个月。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扩大制作母种的简便方法,我们改用200ml三角瓶代替试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简介如下:培养基分装时,可用50ml烧杯先量取25ml水,其高度用彩色皮筋或用红蜡笔划线做标记.尔后用此烧杯量取25ml培养基分别倒入每个三角瓶中,塞棉塞、包牛皮纸灭菌备用.  相似文献   

11.
斜面培养基在分装试管时,一般采用玻璃漏斗或分装漏筒作容器,我们也曾采用分液漏斗分装,这几种分装器存在的共同缺点:一是不能保温,冬季分装时培养液会出现凝固,尤其是活塞及漏斗口容易堵塞;二是培养基从制备锅转移到漏斗上,要用勺、缸等辅助工具,培养基抛撒损耗,操作不便,当母种生产量大时,漏斗盛装不完的培养基须采取保温措施,更是费时;三是漏斗难清洗,特别是漏斗管。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杠杆式气压热水瓶分装培养基,效果较为理想,每次可容装培养基2000ml,分装18×180mm试管220支左右。此法的特点是培养基基本无损耗,保温性能好,不凝固,分装均匀,速度快,适宜大量制作母种用。 1 操作方法 在气压瓶出水口处连接乳胶管,长度垂下超过气压瓶身长20cm以上,乳胶管下端续接一截5cm左右的玻璃管。乳胶管上再加一弹簧夹作为液流开关。将玻璃管垂直插入分装试管中,调整弹簧夹在乳胶管上的位置,使之置于试管口上,玻璃管口距试管  相似文献   

12.
在平菇生产过程中,母种的扩制传统方法是采用试管培养。但试管容积小,操作不便,制作麻烦,获得菌丝量又少。为了寻找扩制母种的简便方法,有人使用罐头瓶、三角瓶、酒瓶等器皿来代替试管生产母种。笔者在多年微生物教学实验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将微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平板扩大培养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平菇母种的扩制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试管母种培养基的分装,是一项紧张而细致的工作。在冬季,琼脂培养基很快会凝固,给分装试管带来不便。为使这项工作快捷、准确进行,笔者利用暖水瓶研制了一种“试管母种培养基分装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不同节位材料转接处理和不同浓度青霉素处理挽救在继代中被芽孢杆菌污染的葡萄试管苗的效果。结果表明,培养基灭完茵后未凝固时每升培养基中加入50ml 32万单位/L的青霉素钠溶液,能显著抑制芽孢杆菌发生,且试管苗生长正常。灭菌前加入青霉素的处理方法,虽对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很强,但对试管苗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经各种方法处理后获得的无芽孢材料,转接到改良B5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且无芽孢再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兴办了许多家庭菌种厂。由于资金等原因,大多数在制作PDA 培养基时,连一个长柄漏斗也没有,只好用一小勺及一般漏斗装试管,这样要2人操作,还增加了清洗试管的工序,并造成培养基浪费。为此,我们进行了培养基装管由液态热装改为固体冷装试验。做法是: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趁热倒在一个光滑的平底容器中(最好是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生产母种通常都用试管作容器,它体积小易保存,管口小可防杂菌污染,重量轻方便邮寄,但每只试管斜面培养基只有5~10ml,斜面面积小,菌种量较少,只能转接原种3~5瓶,一个菌种厂需各大量的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母种的扩大培养基,一般都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但在较偏僻的农村,往往难以买到琼脂。为此,我们试验用碎玉米粒制作母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颗粒放清水内浸4小时左右,吸水发胀后捣碎成米粒大小,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3),然后擦净试管壁、塞棉花塞、高压灭菌。在接种箱內,将购买来的试管母种移入玉米粒培养基上,于25℃左右培养7~10天,  相似文献   

18.
通常培养试管菌种,都是将试管斜面朝上(正放)培养,这样试管内易形成水汽,落入斜面培养基上,影响菌丝生长。特别是采用酒精消毒菇体表面分离母种,酒精挥发和水汽凝结成水滴,滴到斜面培养基上,会抑制菌丝生长。如将试管反放,即把斜面朝下培养,可克服上述缺点,发菌快且好。  相似文献   

19.
空白琼脂培养基存放久了由于失水干裂,无法使用,造成很大浪费。如何使培养基恢复,还要保证其营养成分不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试验。(一)用品无菌水,接种箱,70%酒精液,酒精灯,酒精棉球,注射器,铝锅,平菇菌株F_3,失水空白琼脂PDA培养基。(二)做法试验的全过程必须在灭菌接种箱内完成。注射器先吸入70%酒精液进行内部消毒,然后吸入无菌水清洗2次。根据失水多少注入水量也不同。一般18×180mm试管每支注入2~3ml。用酒精棉球先擦试管口,再用酒精灯烧棉塞外层,然后将已吸入无菌水的注射器针头灼烧灭菌后,沿管壁插入试管内,注水后迅速抽出,…  相似文献   

20.
笔者保存的香菇菌株有60~70株。过去均用PDA培养基斜面试管冰箱保存,每年转管2~3次,这样做颇感费时花工。为减轻工作量,于1983年12月2日开始探索用木屑培养基试管保存。经观察初步表明,采用木屑试管种在冰箱中可保存两年。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